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信息”相关结果1154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2015-01-28

      因此必须辅之以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发布,集合政府和公众的力量对权利加以制约。建立环境权利交易市场,是发展生态金融的主要载...环境风险控制功能通过金融企业对环境风险的识别、预测、评估和管理,规避风险的天性,实现企业和项目的环境风险最低化。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恰好是环境风险最低的经济发展形式。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1-15

      在9种情形下,包括对环境违法进行包庇的,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未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的,环保工作人员渎职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甚至法律还首次写入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如果,企业、政府及个人都能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那么这部史上最严环保法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果。

      来源:法制日报2015-01-13

      罗清泉委员:要扩大环境信息公开度罗清泉说,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的公共治理机制,形成防治的合力。...罗清泉建议,扩大环境信息的公开度,不仅要定期公布各地环境质量状况,还要公布地方政府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行动计划,公布本地污染严重企业的名录及其治理目标,以利于公众了解情况、配合支持,并对防治工作加强监督。

      来源:中安在线2015-01-10

      (第五十六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进度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来源:发展导报2015-01-10

      同时,新《环保法》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有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等

      来源:金华日报2015-01-09

      公众参与是指环境保护要有公众参加,要保障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管理参与权和环境违法监督权,体现了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理念。损害担责就是环境损害者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承担责任。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1-09

      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环境监管执法中的责任,2015年6月底前全面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推进重点排污单位公开环境信息。...推进执法信息公开,完善国家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监管责任追究,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建立倒查机制。明确各方职责任务,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有效解决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和地方保护问题。

      来源:E20环境平台2015-01-08

      环保部出台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已于2008年5月正式实施,是目前唯一的专门针对环境信息公开出台的部门规章。2014年新修订的《环保法》,专门设立一章对环境信息公开做了强制性规定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1-06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第二条环境保护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来源:海通证券2015-01-05

      政府公开污染与环境状况: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6) 补缺。

      来源: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015-01-04

      ;第六个是,违反本法规,查封、扣押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没有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还有呢将征收的排污费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1月1日起,新《环境保护法》开始施行。过去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环境监管不足、执法力量不够等情况将得到有效的扭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政策法规处处长依明江-莫合买提对此进行了解读。

      来源:红网2015-01-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六项重大改革任务之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亦即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包括: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来源:新华网2014-12-31

      、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等行为。...在审判实务中如何降低公益诉讼门槛,更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权利,保护生态环境,是环境司法迫切需要解决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4-12-30

      为确保新法有效落实,使各项条款更具操作性,与其配套的《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四项实施细则近日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包头日报2014-12-25

      近年来,公民的环境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环保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公民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环境保护三项具体的环境权利。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要求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要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排污单位必须公开自身环境信息;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2-19

      新《环保法》原文: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解读:本条是关于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按照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单一的罚款难以有效威慑违法企业,实现惩戒目的,因此在此之外,还应当对企业的该违法行为予以公告,让公众知晓。

      来源:法制日报2014-12-16

      环保部要求,排查结果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向社会公开,并作为vocs排污收费、总量控制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等的依据。...,也应纳入重点监控名单,限期淘汰相关设备、装置;企业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非正常工况相关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12-16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旨在构建支撑地灾预警和应急指挥的技术支撑平台,整体提升地质环境信息的采集与监测、分析与预警、决策与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发布施行、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规划编制有序开展、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付诸实施、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12月1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座谈会上,这些为我国地质环境保护

      来源:法制日报2014-12-01

      办法要求,排污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公开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等环境信息;同时,重点排污单位应当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就办法规定的许可内容如实编制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在报环保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开。...此外,环保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信息公开的要求,每年向社会公开排污许可证发放、监督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