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破坏”相关结果1349

      来源:西部商报2015-05-07

      不可否定,无论哪里,在资源开发中,地方狠抓的只是看得见的财富,却往往忽视了看不见的生态破坏,对于明摆着的污染隐患,从生产企业到地方政府,双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本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任期生态严重破坏将终身追责,再次重申和警示生态红线不可逾越,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和底线,积极彰显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杂志2015-04-30

      环境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管理逐渐规范,形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但由于环境管理部门监管力量有限,环境管理过多倚重于环评和环保验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监管较为薄弱,而恰恰这一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破坏较为突出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5-04-21

      在重大环境事故、严重生态灾害尚未爆发,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持续发生的当下,环保部门很难直接对市、县两级政府相关负责人施压,使之承担领导责任、监管责任。...4月初,环保部、河北省政府召开约谈会,督促保定市进一步加大白洋淀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严禁工业企业排水入淀。

      来源:法制日报2015-04-15

      作为新环保法的配套规范性性文件,近日,环保部公开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提出,公众可参与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根据征求意见稿,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范围包括:制定或修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政策、规划和标准;编制规划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可能严重损害公众环境权益或健康权益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2015-04-09

      ,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此外,与厂家勾结、在监测设备上造假、在运营防治污染的设施,或者维护设施时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都需要与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21世纪数字报2015-04-08

      中国环境规划院2010年度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环境退化成本上升89.6%,直接物质投入上升55%,2010年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成本合计15513.8亿元,约占当年gdp的3.5%,远高于减排的损失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3-24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结构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直是山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十三五期间,山西结合全国产业地域分工,仍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来源:新华网2015-03-23

      这表明,国家将以最坚定的决心调结构转方式,以最严格的措施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指日可待。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说。铁腕治污,严格法律责任治乱需用重典。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2015-03-21

      新修订后的管理名录项目涵盖23个行业、199个类别,与现行名录相比,降低环评等级的45个,提高环评等级的12个,新纳入的12个,体现了进一步严格环评管理、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的要求,对于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新华网2015-03-10

      通过税收,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他接受采访说。...行政干预难解治污困局征收环保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

      来源:新华网2015-03-09

      通过税收,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他说。截至目前,中国尚未设立专门的环境税种。...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接受采访说。她举例,国外的碳税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成本,在固定的市场需求下,意味着新能源相对便宜。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5-03-06

      业内人士指出,征收环保税,是种经济手段,旨在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其中包括,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传统产业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3)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5-03-05

      农工党中央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完善环境税收政策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环境税制度的建议》提案,认为环境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生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是要破除gdp出政绩的观念。生态建设不仅需要决策者的主动作为,作为共同的责任,更需要每个公民个体的贡献。

      来源:新华网2015-03-02

      此外,相比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更大,甚至会导致物种灭绝。高吉喜介绍,环保部对环境污染治理有一套顶层设计。

      来源:新环境微信2015-02-27

      一是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导致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害,受害人的抗争式维权。...究其原因,在环境法层面看来,侵权行为的损害形式是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比如向水体、大气、土壤排放污染物,砍伐森林、猎杀野生动物、围湖造田,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既有对他人人身、财产、精神的损害,又有对自然环境本身的破坏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5-02-26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调要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在中央协同防治精神的指导下,京津冀开啃硬骨头。...此外,生态环境保护、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将有较大突破。

      来源:环保部2015-02-25

      重点整治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的项目;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项目;试生产未按要求备案或以试生产为由,超过法定期限未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的项目

      来源:新环境杂志2015-02-13

      延伸阅读:【专题】:新环保法:翻开环保法史上新篇章2.应当防止污染和危害《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依据新《环境保护法》第64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排污者的排污行为给周边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造

      来源:新环境杂志2015-02-13

      根据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以及采用的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来源:半岛网2015-02-13

      在当前海洋管理制度下,用海企业不必为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埋单,导致日益严重的过度用海行为,加剧海洋生态破坏。为让企业理性用海,减少生态破坏,我们建议青岛市尽快制定并实施海洋生态补偿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