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破坏”相关结果1349

      来源:法制日报2015-02-12

      对于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环保部说,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法制日报2015-02-11

      其中,调查内容应包括公众对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的环境影响的反映,有拆迁安置的,调查其对安置的满意程度;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社会争议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来源:新华网2015-02-11

      意见提出,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5

      近年来,各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状有所改善,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多亿元。...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说: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事故频发是每个国家都会经历的阶段。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4

      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1-30

      从工作领域看,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来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五要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和示范县、市指标,启动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1-28

      同时,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也从之前的1.8千克下降到1.63千克,并且增加了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等条件。不仅如此,在评审申请报告、现场核查和遴选名单的实际过程中,环保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1-20

      必须将环境保护要求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来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第五,从保护思路看,过去,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来源:风雷网2015-01-16

      关注环境税政策的推进环境税是20世纪末兴起的概念,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环境税基本是基于两种思路制定的:一是以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课征专门性税种;二是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各种税收调节措施,包括为激励纳税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所采取的各种优惠措施和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所采取的某些加其税收负担的措施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5-01-13

      逐本溯源,过去的几十年,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工业化过程中,造纸、电力、冶金等重污染行业,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难度加大;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表植被受到破坏

      来源:发展导报2015-01-10

      这对及时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违法问题意义重大。...新《环保法》提出了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评、环境经济政策、总量控制、生态补偿、排污收费等一系列制度,同时提出了限期达标、按期达标的制度。而且,地方政府保护环境不力,将面临区域限批。

      来源:金华日报2015-01-09

      损害担责就是环境损害者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承担责任。二、明确了环境经济政策。新《环保法》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加以明确。...同时,为进一步应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新《环保法》又在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二、增加了环境公益诉讼规定。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1-06

      第九条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应当查明下列情况:(一)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单位基本情况;(二)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事件经过;(三)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身伤亡、直接经济损失情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服从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并按要求采取预防、处置措施的情况;(八)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其他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预防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措施的情况;(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是否存在伪造、故意破坏事发现场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5-01-06

      首家民间基金支持公益诉讼据自然之友环境公益诉讼项目负责人葛枫介绍,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提起的福建南平生态破坏环境公益诉讼得到了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的支持。...因此,《环保法》第58条首次将破坏生态的行为也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

      来源:新华日报2015-01-05

      在新环保法实施后,由该基金支持的第一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福建南平生态破坏案获得立案。...根据新《环保法》,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工艺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015-01-04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政策法规处处长依明江-莫合买提: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却给予行政许可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对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管理者发现或者接到举报不及时查处的

      来源:新华网2014-12-31

      柏仇勇分析说,有的污染事故造成的生态破坏是难以修复的,有些生态问题即使能够修复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区区数十万元根本难以弥补。...在审判实务中如何降低公益诉讼门槛,更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权利,保护生态环境,是环境司法迫切需要解决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微信2014-12-22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强调要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可见,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主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全面开创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来源:保千里电子2014-12-2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污染源日益增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事故时有发生。...通过对管理信息的统计、分析,为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决策支持、指挥支持、通信支持和信息交流支持,从而快速、准确、有效地防治环境污染,保障自然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活和生态环境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明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以避免地区生态在地方政府的盲目开发中遭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