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结果384

      来源:CTeam气候行动2021-04-07

      各国政府原定于在2020年11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6)上提交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做出更加严格的减排承诺,以满足将全球温升限制在“远低于2°c”所需的减排要求,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来源:长江网2021-04-07

      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

      来源:复旦金融评论2021-03-31

      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碳市场被视为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风向标。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介绍及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德恒律师事务所2021-03-30

      一、碳排放权交易概念简介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

      权威发布 | 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

      来源:中国建材报2021-03-26

      《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达成的一致性原则、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统计等相关规定、行业核算的原则,以及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上

      碳中和碳达峰带来的投资机会:替代、循环、节能高效

      来源:招商策略研究2021-03-25

      从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成立,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

      来源:秦朔朋友圈2021-03-2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缔约方在2020年之前通报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因此,从2018年开始各国纷纷作出碳中和承诺,多数把目标设在2050年。

      “碳中和”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初探(一)

      来源:我的钢铁网2021-03-09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次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并且确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即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给予发展中国家在减排上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戴晓虎等:碳中和背景下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发展方向思考

      来源:给水排水2021-02-25

      为应对气候变化,1992年5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15年12月,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李俊峰:我们必须加入全球碳中和大潮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21-02-22

      其次,各个国家应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坚持公平,即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来实现低排放发展。...碳中和是全球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愿景。无论是2050年实现还是2060年实现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大家有个共同的认识,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前进。

      来源:环保圈2021-02-20

      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扎实推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点评:降碳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02-18

      虽然原定于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大会由于疫情原因推迟至2021年10月举办,但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正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发展,发挥其促进减排的作用。

      来源:排污许可大环保2021-02-14

      05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的致辞(2020年11月22日)二十国集团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导下,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

      来源:国泰君安2021-02-03

      除了《巴黎协定》,全球多国为保护地球生态还先后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于1994年3月21日,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终极目标是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该水平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不会发生。

      来源:梁中华宏观研究2021-02-01

      在1992年的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为首个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它明确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即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支持。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01-28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首批缔约国,并为达成《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作出重要贡献。...2014 年11月和2015 年9月,习近平主席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次发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中美两国各自2020 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来源:广东生态环境2021-01-19

      《巴黎协定》所规定的目标,是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立即明确国家自主贡献减缓气候变化,碳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在20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在20世纪末将全球地表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上升的幅度控制在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2021-01-18

      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7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了《巴黎协定》。...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黄震院士介绍,从三次工业革命来看,化石能源的利用,包括煤、油、气一方面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类社会得到了大繁荣大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问题。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1-11

      为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缔约方各国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bdr)和各自能力原则,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新华日报2020-12-29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该协定将长期目标设为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