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规制”相关结果216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印发《长三角区域污染物总量协同控制实施方案》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3-12-14

      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积极创新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一体化监管协作方式,合力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协同监管,探索区域联动、协同治理、合作共赢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新路径,为实现污染减排与社会经济、环境品质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中国环境2023-09-06

      据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国际上规制海洋问题的公约,第12部分是关于海洋环境的保护保全。公约第192条规定,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相关链接:对日本核污染水直接排海的违法性认定一、风险预防原则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原则十五规定: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根据它们的能力广泛采取预防性措施。

      来源:中国环境2023-07-20

      《环境保护法》效力位阶高于前述条例,根据该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个人应属受规制对象。是存在牵连关系的一行为,还是侵犯多个法益的数行为?...因此,“未验先投”与“无证排污”是存在牵连关系的环境违法行为。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2022-06-06

      遵循自然规律规制被告人自行投放外来物种行为,明确增殖放流应符合生态环境特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人民法院明确以技改费用抵扣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应以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在没有法律强制要求情况下,自觉采取措施节能减排、降低环境风险、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为前提。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2-05-23

      近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2022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印发。...两地将协同推动地方性法规制修订,实施毗邻地区河流重点水域、岸线河库警长、河道警长联合巡查,依法打击跨区域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毗邻地区开展涉水、气、固危废等方面的跨区域联合执法、交叉执法。

      来源:中国环境2022-05-20

      而在今年3月,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邯郸市行政审批局制定了《一次性告知制度》(以下简称为《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在《制度》制定之前,尽管邯郸市行政审批局并没有对一次性告知明确规定,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对类似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着相应规制:《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五条明确,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

      来源:山东高法2022-05-13

      ,因此法律法规对排污行为及其他影响生态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规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限度范围内进行生产生活,一般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生态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即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的人类活动是环境可以容纳的,并且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

      <mark>环境</mark>第三方治理中的契约规治问题

      来源:中伦视界2022-01-10

      在第三方治理中,既有行政法律关系,又有民事法律关系,其中缔结的各类合同也同时受到公法与私法的双重规制,但其性质又不同于行政合同,而更具民事属性。...狭义的环境第三方治理专指“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治理范围详见后文服务模式部分所述。鉴于对环境的治理不应局限于“事后补救”,而应从源头控制、过程清洁、末端治理的全局视角理解。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1-29

      聚焦长江流域司法审判中的重点法律适用问题记者特别关注了《长江纪要》在环境污染防治类案件审理方面形成的一些共识。...把保护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严守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加强对水资源利用的司法规制。二是解决环境违法成本低的突出问题。

      程亮等:中国环境保护投资进展与展望

      来源:环境论评2021-11-28

      中国一直沿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建立环保投资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环财发〔1999〕64号)界定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包括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以及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三个部分

      来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21-11-09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依法审理涉及水资源保护、土壤生态修复、大气质量改善、废弃物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各类案件,努力通过有效法律手段把生产生活规制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范围内

      来源:中伦视界2021-11-03

      此外,《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历经征求意见稿、草案修改稿,将成为未来规制碳市场的重要法律规范。...由于《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工作尚未正式列入国家的立法计划,规制温室气体的上位法尚存空白。鉴于此,涉及机动车二氧化碳超标排放等行为是否可罚的执法活动引发是否有法可依的质疑。

      来源:法岸环境律师2021-11-02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但也存在一个问题,排污许可证中的内容首先应当是依据法律规定所制定的,若其内容不在法律的规制范围之内,法律中没有相对应的处罚规定时,这种情况下的监管即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能耗“双控”政策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来源:曾宁大宗商品研究2021-09-26

      能耗“双控”机制是一项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回溯历史可知,一旦地方的考核绩效出现预警,而后该地区必定会利用行政手段加以控制,力求完成年度目标。...(三)预警后地方政府则会采取实质性措施能耗“双控”机制是一项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回溯历史可知,一旦地方的考核绩效出现预警,而后该地区必定会利用行政手段加以控制,力求完成年度目标。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9-23

      同时,法律作为环境治理的一种手段,也有其规制不到的“真空地带”,而环境政策则可以通过发挥其灵活性作用,对法律规范中的原则性规定进行细化完善,增强其可操作性,保障法律的实施效果。...1 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演变规律(一)环境政策是环境法律的先导和补足1.从时间维度来讲,环境政策总体比环境法律出现的时间早,为环境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本内容和施行经验。

      来源:东方法学2021-09-18

      上述内容与宪法总纲中的第9条、第26条和第89条共同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宪法规范,也推动了我国宪法从“环境宪法”到“生态宪法”的转型和跃进。法学实为诠释、解释之学。...碳达峰碳中和法律制度以规范人类温室气体排放行为为规制重点,其规制目标和制度实施成效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指引和判断标准。由此,绿色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法律制度实现了逻辑衔接,前者为后

      来源:中国工业经济2021-09-13

      考虑到中国传统行政干预型环境规制工具(如环境目标责任的逐层分解、对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考核等方式)的主导地位,以及当前北京等地区碳市场覆盖主体多为国有企业、碳市场机制薄弱等国情,一个合理的猜测是:控排主体基于碳交易激励机制以及受政府行政管控两大原因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8-17

      由此可见,垃圾分类立法在当前地方生活垃圾处理立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关于垃圾的减量化及后续资源化利用的立法规制则相对较少。而事实上,垃圾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已获得较多民意支持的背景下,还需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制度,创建使公众垃圾分类的外部行为利益内部化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公众不仅能感受到环境福利,还能从中获得收益,切实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土地2021-08-03

      生态保护修复主要是为避免、减轻或抵消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目的是显现生态产品的正外部性特征,两者的发力点和规制方向不同。...且没有能力履行保护修复责任以平衡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时,根据法律或监管规定,可就超控制标准的资源能源消耗量、污染排放额度,向有剩余者或从事技术革新、节能减排等活动产生资源能源、污染排放配额方购买相应的资源能源配额、环境权益,促进责任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6-22

      王海芹表示,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市场有效性,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值得进一步推广。此外,碳排放交易政策通过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转型升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