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评论】十年应急路 走到哪一步?

2015-11-18 13:43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霍桃关键词:环境应急环境应急管理环境监测专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研究称,世界上76.2%的化学危险品,是通过海上集装箱来运输的,之前或之后,这些危险品都堆放在危险品库,等待下一步的中转。

瑞海国际正是持有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许可的港口危化品经营资格证的物流仓储公司。然而,拥有4万多平方米仓储面积的瑞海国际,只有包括两个危化品库在内的1/7面积在海关监管区,爆炸事发的运抵区,并不在海关监管范围,却存放了一堆危化品。

中国分散的化工企业布局,实际上也加大了物流和仓储的压力,一般500公里以内,是危化品比较安全和经济的运输距离,但许多危化品运输,往往大于这个距离。

有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煤化工与沿海石化的空间距离无法缩短,而铁路运力又无法弥补,大量危化品需要通过公路长途运输,仓储时间也更长;另一方面,许多化工企业仍遍布城郊,运输必然要经过城市道路,加大了风险。

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道路上运输的危化品超过3亿吨,在内河上运输的危化品数量也近于此数。

化工石化企业的布局不合理,大大增加了环境风险,导致河流水环境事故性风险和污染累积效应显著放大。

我国两万多家石化企业,1万家设在长江流域,3000多家设在黄河流域,2000家设在人口稠密区和饮用水水源地。以长江为例,长江航务管理局资料显示,长江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长江干线港口危化品吞吐量已达1.7亿吨,年均增长率达9.4%,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超过250种。目前长江沿线共布局化工园区62个,生产企业约2100家,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多达250余种。

专家指出,我国正处在重化工行业高速发展阶段,危化品的生产量、储存量、运输量异常巨大,经营单位数量众多,管理核查难度极大,处罚手段较少、处罚标准严重偏低,种种原因导致此类事故难以防范,难以遏制。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曾表示,我国涉危、涉化园区和建设项目面临的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布局性环境风险仍然是威胁环境安全、公众健康甚至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从环境保护角度看,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产业空间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之间,以及产业结构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存在的两大突出矛盾。从发展态势上看,短期内这类产业及项目快速扩张,对环境安全的压力加大,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冲击加大,对城市环境安全的威胁加大,对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要求也在加大。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化工园集中规划布局,是解决化工围城的最好办法,监管方更容易进行规范设计和信息监控,单个企业的安全风险大大降低,企业的排放监管也更为便利。并且将来在城市规划布局的时候,完全可以绕开大型化工园区进行设计。

前阶段,酝酿已久的危化品企业搬迁重新提上日程。

8月29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的联组会议上介绍,在天津爆炸事故以后,各省份纷纷上报危险化工企业的搬迁改造计划,共涉及1000多家化工企业。而针对这次大规模的搬迁计划,他也给出了高达4000亿元的总搬迁预算。这其中,企业搬迁后的级差地租将解决部分资金,而中央的支持资金主要投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不过,有专家表示,目前除了一线城市,其他城市的土地市场并不乐观,能否顺利搬迁,还很难说。

根据环境保护部应急办开展的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结果,全国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和医药制造业中,较大以上环境风险单位有60%未进入工业园区,52%距离环境敏感目标较近,65%未编制现场应急预案,85%未定期开展演练。

记者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涉危、涉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境保护部10月下旬起对部分省(区、市)重点化工园区及涉危、涉化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环评专项检查。

田为勇认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问题,使突发环境事件处于高发态势,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也是环境应急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他提出,在应急准备环节还需进一步强调企业主体责任。根据新环保法相关规定,企业要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供4类材料,包括风险评估报告、资源调查报告、预案文本和说明、专家论证等。

田为勇表示,我们现在着力加强的就是抽查制度。每年抽取10%的企业预案进行审查,组织专家形成建议。抽查范围细致到堵井盖的沙袋在哪个地方,每个责任人具体时间节点上的操作流程是什么,爆炸、火灾、漏油、漏气了分别怎么办,厚厚的一本预案要分解到每个工人手上,成为卡片式管理。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还要开展责任倒查,对没有按照预案执行的,或是预案不合理导致照做后仍然没有避免问题的,一律追究其预案编制责任。“乐观地说,今后5~10年,企业的应急预案将会持续改进。”

原标题:十年应急路, 走到哪一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应急查看更多>环境应急管理查看更多>环境监测专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