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大数据揭示“蓝繁”秘密 为何环境监测数据与直观感受不同

2016-07-04 09:43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 董若义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监测机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夜晚能不能看见天空中“繁星闪烁”也要成为大气考核指标?没错,山东就是这么做的。从2013年1月起,山东省环保厅采用“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个指标来通报各市空气质量状况。

随着山东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17市环境空气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仍有不少人心存疑问,感觉大气改善的数据与直观感受并不同步,甚至质疑监测数据存在“水分”。

日前,山东省环保厅通过对2013年以来全省近500万个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大气数据与公众感观不同步的“小秘密”。大数据如何能分析蓝天指标?怎样确保监测数据“说真话”?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关注1:“蓝繁”指标从何而来?

从2013年起,为方便公众了解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山东环保部门在专业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具象性指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简称“蓝繁”)天数。这是山东省继2010年将“恢复鱼类生长”作为水环境描述性指标后,在大气领域再次提出类似的指导性目标。

众所周知,流域治理包含COD、氨氮、总氮、总磷、悬浮物等多种指标,用这些指标评价水环境比较科学,但这样的词语公众不容易看明白。当面向普通公众的时候,最好能用一般人容易理解和判断的描述性指标,将专业的术语“翻译”成公众能理解的语言。

“河里有没有鱼”正是把抽象的数据变成具象性指标,让群众可感可知、看得见摸得着,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因此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以此为借鉴,山东省在大气治理领域也引入了具象性指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质量专业术语更易被理解,也让普通群众都能成为大气环境的监督员。

不过,仅有描述性指标,尚不足以科学反映大气改善的成效,环保领域也很难找到一个指标直接对应“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此,山东尝试将气象学上的“能见度”作为对应的技术参考指标。

山东省环保厅监测处空气室的李岩对记者说:“观测经验表明,在济南等市能见度超过10公里,即可达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描述性指标。考虑到能见度与PM2.5(细颗粒物)、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山东省将‘能见度’作为‘蓝繁’指标的技术判定依据,并综合制定了具体判定标准。”

关注2:500万个数据背后有啥规律?

能见度与PM2.5息息相关,那么,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也成为科学判定“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重要依据。

2012年8月,山东省将17市144座空气自动监测站全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以TO(转让—经营)模式移交给第三方运营,并遴选出了3家运营单位和1家比对单位,分别承担空气站运营、比对业务,且运营、比对机构只对省级负责。

这种模式下,省、市两级环保部门共同对运营、比对单位进行质控考核,共同出资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归省、市环保部门所有,实现了空气站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管理。从此全省17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好与坏,不再由环保部门“自说自话”。

与此同时,山东建立了“运营公司内部质控,比对公司移动比对,省级环保管理考核,市级环保定期互查及公众参与监督”的“4+1”监督模式和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退出机制,确保数据“说真话”。

目前,山东省空气自动监测站已增加到154座。各站点每小时报出一组数据,包括SO2、NO2、PM10等实时小时浓度值和最近24小时浓度均值。大量真实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环境分析提供了支撑。

山东省环保厅通过对2013年以来近500万个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能见度和PM2.5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能见度逐步降低,但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李岩告诉记者,大数据分析表明,以常见湿度(RH)=40%为例,当PM2.5大致在60-70μg/m3之间时,能见度的提升存在一个“拐点”。这样的“拐点”,如同治霾过程中环境治理的屏障,一旦突破,公众的环境获得感就会明显提升。

原标题:大数据揭示“蓝繁”秘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监测数据查看更多>环境空气质量查看更多>环境监测机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