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深度报道】首个BOT项目尴尬“坚守”

2014-11-05 10:02来源:法治周末作者:张舒关键词:PPP污水处理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此,梁军也表示,柏林水务在中标后确实经历了很长一段复杂而艰难的谈判过程。

“2004年年初,我们投标成功。可直到2004年7月,我们才正式成立了项目公司,并签署协议。2004年12月移交工作才全部做完。”回忆起最初的谈判过程,梁军有些感慨,“所以说那时候合肥市政府和我们都做了非常细致和严谨的前期调研工作,这个项目才得以成功运作下去。”

“当时双方协商的内容都特别细致,包括政府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水量和水质,需要我们处理完成以后要达标到什么样的水质;一旦国家环保法规有了变化,双方如何处理新出现的问题;追加的投资及运营费用应该如何来承担和分配等细节问题。”梁军补充道,“甚至于在水价、电价变动时,污水处理价格要如何调整,我们都列在了合同里。”

“在中标到签订合约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双方花了很大精力把能够想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纠纷都摆上台面来谈判,最后把谈判的结果列入合同。”梁军说,“所以后来真正实施起来,反而没有什么问题纠纷。”

政府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角色分离

“在PPP模式中,政府与投资者的责任要非常明确的分立出来。”在梁军看来,过去有些政府部门在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中,往往充当着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

“这种时候,如果碰到一些不达标的或违约的项目,有些政府部门可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都是自己的企业嘛。”梁军表示,PPP模式改变了政府过去双重角色的尴尬地位。

梁军认为,在PPP模式下,项目一旦出现不达标的情况,政府可以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来处理,对项目进行处理与调整。“这种监管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好事,当责任明晰时,政府和企业再出现任何纠纷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孙洁也认同了这一观点,同时,他提到,过去的PPP项目,政府招标总是过多从企业资金投入角度考虑问题,而忽略了这个企业自身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原来政府做PPP项目最重视投资,找到一家投资多的,二话不说就成立项目公司来做。实际上,PPP项目应该是多种优势的结合体,项目公司的投资、运营、管理、设计都很重要。”

孙洁解释道,随着市场变化的日益复杂,单纯从投资角度招来的企业,往往会影响项目的后续管理和运营。“其实如果操作得当且规范的话,企业完全可以给政府提供一个长期的、优质的、价格稳定的公共服务。”

民企仅凭一纸红头文件获刺桐大桥建设经营权

首个BOT项目尴尬“坚守”

项目建设初期,刺桐大桥建设经营方名流公司和泉州市政府并未签订任何合同,仅凭一个红头文件,民企就获得了刺桐大桥的建设经营权。也正是这纸内容过于简单粗糙的文件,给刺桐大桥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埋下隐患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张 舒

法治周末实习生 代秀辉

刺桐,福建省泉州市的雅称,本指带着圆锥形皮刺的乔木。1996年年底,这个别致的名字伴随着泉州一座大桥的建成通车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身为内地首例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PPP模式的一种)项目,泉州市刺桐大桥曾备受各界关注。

原标题:专题报道:首个BOT项目尴尬“坚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PPP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