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CO监测方案尚有优化空间

2014-12-02 10:18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罗岳平 刘妍妍 曾钰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优化我国CO监测的建议

只有根据对环境空气中污染物认识的深化,以及监测目标的变化,不断调整监测点位,才能满足环境管理和保护人体健康的需要。对国内城市环境空气中CO的规模化、系统性的监测,同样要经历起步、完善、成熟等发展阶段。

一是科学开展CO污染规律研究。国外对CO污染特征的研究和常规监测可供借鉴。但是,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CO排放源数量巨大且分散,环境空气中CO浓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可能很不同。对此,要充分开展有组织的、系统的研究,准确掌握我国环境空气中CO污染的来源、分布以及控制技术。

二是及早着手CO监测点位优化方案研究。目前对CO的监测主要依托常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但基于CO浓度绝对安全这一事实,研究适当缩小站点数量很有意义。首先,通过规模适宜的监测站点完全可以掌握CO的污染水平,实现监测目标;其次,压缩监测规模后,可节省大量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此外,设区市的CO监测减少后,设备可转移至县级城镇,扩大监测覆盖面,有利于更全面了解CO的污染分布。

CO监测站点的优化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一个城市内,通过监测数据的积累和类比,同质的监测站点是可以撤销的。计算AQI时,可共享邻近站点的监测数据。此外,要重视CO的背景值监测,以及开展针对CO排放强度的临时监测,形成以长期定位监测为主、临时性其他监测为辅的格局。

三是建立CO监测回顾性评价制度。美国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有十分完善的回顾性评价制度。例如,对CO,要求周期性回顾标准执行情况,并出具独立的、具有第三方公正性质的科学报告,据此修订或提出新的标准。 标准是个科学问题,一旦认识进步,发现不适宜处,就要立即启动回顾性评价和修订程序,哪怕只是针对某一项具体的指标值。

有鉴于此,对CO的监测,一定要从整体启动之日起,加强顶层设计,对监测历程、监测结果、健康影响等定期进行科学的回顾性评价,需要调整的要及时增减,需要深化的工作要迅速安排。

四是运行维护好已建的CO监测网络。国内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一定要运行维护好投入巨资建设的CO监测网络,获得准确、真实的监测数据,再组织专项分析,深度挖掘数据,发现规律性,凝练科学结论,为将来的CO监测、污染控制等提供指导。

作者单位: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原标题:CO监测方案尚有优化空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空气质量查看更多>监测数据查看更多>环境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