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民间组织实践新《环保法》“第一案”

2015-01-06 08:29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作者:王尔德关键词:环保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公益诉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环保法》修订草案经历了4次审议方获通过。其中,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是修法过程中一个颇受关注的焦点。此次两家民间环保组织作为共同原告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被立案受理,是新《环保法》实施以来,首起被立案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具有标杆意义。环保部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李静云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案件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

同时,此次诉讼获得民间第一家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支持。该基金用于资助和支持民间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提高环保组织的诉讼能力,从而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真正落实。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保法》正式生效实施当天,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作为共同原告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被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这是新《环保法》实施以来,首起被立案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对此,环保部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副处长李静云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案件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

2014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从2012年8月始,新《环保法》修订草案经历了4次审议方获通过。其中,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是修法过程中一个颇受关注的焦点。

在修订过程中,曾将公益诉讼主体范围规定为“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后又扩大为“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在最后的四审稿中,汲取了此前审议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的意见,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扩大到“在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

根据新《环保法》第58条规定“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同时规定“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据此,前述两家民间环保组织提起此次公益诉讼。

而在1月4日,由自然之友发起、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支持的“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是民间第一家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用于资助和支持民间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提高环保组织的诉讼能力,从而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真正落实。

“破坏生态”行为纳入诉讼

据自然之友介绍,被告2008年7月底在未依法取得占用林地许可证及办理采矿权手续的情况下,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区葫芦山开采石料,并将剥土和废石倾倒至山下,直至2010年初停止开采,造成原有植被严重毁坏。

在国土资源部门数次责令停止采矿的情况下,2011年6月份,被告还雇佣挖掘机到该矿山边坡处开路并扩大矿山塘口面积,造成植被严重毁坏。2014年7月28日,延平区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对三被告判处徒刑。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诉讼部部长刘湘介绍,原告赴现场调查时发现,在山顶的采石现场,原本茂盛的森林植被已经全部被移除,裸露出的岩石被切割成块,废弃的石材露天堆积。

经福建天祥司法鉴定所鉴定,确认被告采石破坏林地面积共计18890.6平方米,折28.33亩。已毁林地被大量采石、堆放弃石和设备等,原有植被完全毁坏和消失。

原标题:民间组织实践新《环保法》“第一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法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法查看更多>环境公益诉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