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硝访谈正文

【行业论剑之二】近零排放:行业异数还是行业趋势?

2015-01-14 11:13来源:中国环境界关键词:近零排放脱硝环保上市公司峰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颜炳利(博奇电力副总裁):大家好,我是来自于一家专门从事火电厂烟气处理的中国国企公司,刚才听了张总讲话,应该说近零排放对每个企业都提出了要求,业界都在积极应对寻找解决满足所有近零排放的方法和措施。

对于近零排放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近零排放是按照燃气机组的排放标准来限制燃煤机组的排放值,也就是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分别有一个排放上限,那么这就对火电厂企业有要求,我可以一个一个跟大家分享一下。比如脱硫,我们国家的政策从2004年左右给出的脱硫排放标准是400毫克,逐渐经过这么几年,从400毫克到200毫克到100毫 克到50毫克,现在到了35毫克标准,还有一些个别地区和企业在追求20毫克或者10毫克标准,能不能达到呢?我可以告诉大家,脱硫达到近零排放的标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它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我们从400毫克到35毫克,每一轮的指标提高都意味着所有火电厂的脱硫设施进行一次大的升级改造,从04年每个千瓦两百块钱左右的工程改造,到每次改造大概每个千瓦需要一百块钱的改造,到现在为止还面临升级第二次,这是脱硫的情况。脱硝,近零排放标准要求NOx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不大于50毫克,脱硝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行业。也就是说我们首轮的国家要求到2014年七月份达标,我们好多企业刚刚结束100毫克指标,紧接着我们就面临50毫克,50毫克指标对于发电厂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催化剂简单加层的问题,还要对等离子点火等等,对锅炉系统升级改造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对于脱硝来讲,近零排放50毫克也是很容易达到的。

第二个是粉尘,近零排放指标要求烟囱入 口粉尘10毫克,个别企业已经提出5毫克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这5毫克包含了排放烟气中锅炉燃煤产生的粉尘以及整个环保系统,特别是湿法脱硫携带的石膏粉尘总和,不超过5毫 克或者10毫克,这个标准能不能达到呢?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媒体都在宣布,我们一些重要的和大型的示范工程已经通过了验收,我们在粉尘的排放上,从原来的100毫克、80毫克到现在的5毫克,我们确实是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是我在这里要跟大家交流的一点是,我们环保的目标是要完成整个大气的治理,那么我们还有好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比方说现在常用的脱硝办法是采用钒钛类的催化剂,使用寿命两万四千小时,可以经过一次再生处理,它的使用寿命也不会超过五万小时,钒钛类催化剂作为有毒有害物的处理, 现在还没有政府和行业规定的处理办法,也就是说未来两三年和三五年之内将有大量的钒钛类催化剂要从脱硝装置上退下来,怎么处理?我们治理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可能又带来 了另一种污染,这是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除尘,现在业界普遍采用的除尘技术,5毫克或者10毫克除尘技术,是湿电除尘,一种是水平式的、卧式的,还有垂直式的,我们叫立式的。其实是电除尘器演变 而来,我想说的是,我们整个环保行业都在想办法,按照政府的要求,按照近零排放的要求,现在没有经过一个很好的试验,或者说我们还没有经过专业的评价就已经把它用在工业产品上了。那么它到底能不能行,它的使用寿命如何,它未来长期运行当中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个可以说我们都不知道。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我想说的,实现蓝天不仅仅是我 们民众的要求,也是我们作为环保企业追求的一个目标,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包括我们的环保企业也好,包括行业协会也好,包括民众也好,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游戏规则,要有一个标准,才能逐渐的通过由点到面,比方说我们的粉尘,其实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在20毫克以下的粉尘测量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出来很精密的仪器测量它,也就是说它是20毫克 、18毫克谁也说不准,但是它的趋势是下降的。所以我想近零排放对于环保企业来讲我们是非常支持的,也是参与的,但是我们在呼吁行业的规范性,呼吁技术标准的规范性,呼吁检验标准的规范性。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规范这个行业,才能够减少我们的重复投资,才能够保证近零排放指标的真正实现。谢谢。

骆建华(环境商会秘书长):谢谢颜总,你讲的大家听的很投入。实际上我对近零排放这个问题也一直很有疑惑,刚才姜教授说了,国家要控制煤,后果煤电怎么办?煤电 提出来我要近零排放,我搞煤电没问题,可以零排放。于是从浙江开始,从神华开始,现在开始已经成了燎原之势,这就带来很多问题,我更多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刚才你讲了脱 硝催化剂将来处理的问题,当然张总他们也开发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在指标上已经有所突破了。我也讲个观点,我们国家现在一方面是治理不足,或者是低度治理,另一方面,过度治理,包括水,有的地方一窝蜂,四类水。所以这样的过度治理,无论是经济成本也好,各方面也好,是否能解决问题。所以我还是提出适度治理的问题,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标准。柴院长点评一下。

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我也不是点评。近零排放之所以现在比较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确实是技术上有进步,这个技术上的进步包括张总和其他的一些 单位他们开发了一些相应的超低排放技术,虽然无法确定现在的监测方法适用不适用,但是目前的监测方法前后对比的话确实各种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大量提高了,这是技术上的突破。二是政府的推力,能源局和环保局前段时间发布了要试点和推广,对电厂进行改造,用类似的近零排放技术,燃煤电厂达到天然气电厂的标准并且改造,他们有一些计划。所以在这两个合力作用下,目前总体来说,近零排放的进展多技术并举,大家都在寻求最关键的技术、投资费用最低的技术。因为毕竟这种提高它的边际成本,按通常来说大的多,但是如何降低这个边际成本就成了大家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有各方面的竞争。 我个人对近零排放的一个观点是,我们还是应该支持近零排放这样一个概念,让我们的电厂向着更清洁的方向发展,即符合我们现在污染控制的要求。虽然姜教授刚才说2015 年可能煤就是顶点了,但是毕竟煤炭消费量还很大,由于燃煤带来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所以我觉得更清洁的排放,包括电力系统,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但是我也要说一句话,实际上我们电力行业现在在污染防治方面确实走在重点行业前面,如果说我们的建材行业,我们的钢铁行业,我们的玻璃行业,包括我们的中小锅炉,都能像电力行业这样,去挖掘 更有效的技术,更清洁的技术,对我们污染防治来说是一个好事。所以我觉得电力带了一个好头,但是我希望近零排放,或者说超低排放这样的概念能够在我们各个行业里都能展开来,而不仅仅是电力行业。因为从全社会来说我们要算一个总账,我们每降低单位污染物,每改善一定的环境质量,到底全社会的代价是多少,是要算一个总账的。

总结一下,我认为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是方兴未艾,但是我们更期待的是所有的重污染行业都能像电力行业这样发展更清洁的生产技术和更好的控制技术,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

骆建华(环境商会秘书长):柴院长说了,现在电力行业走在前面,提出了近零排放的问题。非电行业,用煤的其他行业现在产量落在了后面,正好也有一家公司恰恰关注 的不是电力行业,是建材、有色金属这样一些高耗能行业用煤,它过去都是散煤,它带来的污染肯定更重。他们怎么样把这个煤也做到了清洁利用,请科达洁能的朱总说说。

朱亚锋(科达洁能董事长秘书):谢谢大家!我是科达洁能边总的助手小朱,今天很荣幸参加这个会议。关于近零排放,最近也一直在研究,我提三点内容。

一、是对我们所有环保企业的机会,在座很多企业是做脱硫脱硝的,技术在升级,更高的标准带来更大的机会,希望我们把握住这个机会。

原标题:行业论剑之二:近零排放--行业异数还是行业趋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零排放查看更多>脱硝查看更多>环保上市公司峰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