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颁布施行了11年之后,《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第一次面临这么强烈的修改呼声。
不久前,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提出,要启动环评法的修改工作,希望环评法的修改能够列入人大的工作计划。在3月2日举行的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新闻通气会上,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也表示:“环保部正在研究对环评制度的改革和对环评法的修改。”
在许多地区雾霾严重的情况下,环评法该怎么修改?如何用好“环评”这个“环保部最大的权力”?
腐败侵蚀环评
2003年9月1日环评法施行开始,作为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前置性审批条件,环评便一直被视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阀门”。国家环保局(环保部前身)首任局长曲格平更是直言:“环保部真正的、最大的权力是环评,因为项目环评这一关过不了,后面什么手续都办不了。”
但是,这个环保部真正的、最大的权力正在被内部的腐败侵蚀。
今年2月,中央第三巡视组向环保部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指出该部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存在,环评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情况,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不仅导致污染隐患,而且加大权力寻租空间等。
对于中央巡视组反馈的环评腐败现象,在3月7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会上,陈吉宁表示,要坚决查处一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的环评违法行为,要把违法企业纳入诚信“黑名单”,把情节恶劣的企业移交司法。彻底解决环评“红顶中介”问题,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
但是,环保系统内存在的问题并不只是腐败,还有现行体制本身的问题。
冯永峰是环保项目“自然大学”的联合发起人。他认为,目前我国环保系统内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由现行的环保体制造成的。例如,由于环评法规定没有办理环评手续的项目可以在后面补办,这就导致企业或项目可以先上马后补办,“未批先建、‘边建设边环评边上马’的项目很多”。
另外,旧有的体制又造成环评资源被垄断在环保部门,有环评能力和环评资质的机构都来源于环保体系内。“这就导致‘红顶中介’和环评资质挂靠情况非常突出。”冯永峰说。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教授曹明德认为,在现有的环保体制下,由于环评机构不独立,缺乏公信力,环评工作很难开展。他进一步解释说:“一方面环评机构作为事业单位,基本都隶属于各地环保局,跟环保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是委托方,导致环评工作的埋单人事实上是企业或项目业主。”因此,大多数环评项目基本都会顺利通过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大大损害了环评机构和由他们发布的环评报告的公信力。
对此,陈吉宁公开表示,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中的8个环评机构,将在2015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环评机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陈吉宁还表示,要让环评阳光化,压缩环评审批权的空间,强化两项宏观控制。“不能把一个不该建的项目放在生态敏感区和饮用水保护源地,要强化行业的污染源总量控制。同时,我们要下放审批权,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部近日修订发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HJ131-2021)(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导则产业园区》)。为全面深入了解《规划环评导则产业园区》的主要内容、实施重点,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对《规划环评导则产业园区》进行了详细解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推进“放管服”改革需要,环评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取消了环评机构资质管理,对监督管理、责任追究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提升环评审批效率、激发基层改革活力、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环评领域弄虚作假现象仍屡禁不止,给环评制度带来了负面影响。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昆明中院)作出一纸判决,令一场持续近三年的环境公益诉讼有了结果。更值得一提的是,提出诉讼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胜诉。为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栖息地免遭正在建设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破坏,2017年7月12日,自然之友向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召开新闻通气会,就新修正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行解读。未来,四川将持续用力全面推进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努力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突破。修改内容将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本次修正确立了生态保护红线、环
2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4份“环评文件编制单位有关问题线索移交的函”,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给本就混乱的环评江湖,当头一棒。处在环评变革的时代,天天看标题含有“重磅”二字的文章已经习惯了。但是作为一名环评工作者,看到这份移交函还是被震到了,这才是真正的“重磅”。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
春节刚过,很多公司还没有开工,国家生态环境部的网站上却惊现环评文件编制单位有关问题线索的移交单,生态环境部向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河南等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移送部分环评机构问题线索,并要求上述地区依法开展调查取证,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于2019年5月15日前报送。好快的节奏,好大的决心!
近期,生态环境部向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河南等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移送部分环评机构问题线索,要求相关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据悉,此次移送的问题线索大部分是生态环境部在组织对环评文件进行技术复核时发现的,主要问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决定,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次修改,主要是对《环评法》第十九条、二十条、二十八条和第三十二条四个条款作出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取消环评公司(技术单位)的资质审批监管,有能
日前,全国人大网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根据小道消息,环评资质有可能会取消。以前也有朋友问过类似的问题,咨询我是否属实,我当时不以为然。最近从一位公职人员那听说,部里曾调研环保部门顶层设计的问题,提到过环评简化,提到过垂直管理,取消环评资质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我记得以前有位粉丝给我留言说过,他认识的一位企业老板,正在为出
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在今天举行的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上表示,要落实好新修订的《环评法》,确保各省级环保部门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完成历史遗留的未批先建环评违法项目清理。从明年1月1日起,对未完成清理任务的未批先建项目,要依法严肃查处。黄润秋强调,新时期的环评要履行好经济结构调整助推器
6年来,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扩大,案件类型趋于多元,法规制度逐渐健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取得长足发展。不过,在赔偿金管理和使用等困扰环境公益诉讼多年的老问题尚没有彻底解决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保法实施。新环保法明确提
江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一起年度典型案件:一家负责处理污水的公司,偷排污水并将其通过暗管排入长江,并人为篡改监测数据。被告单位南京胜科水务有限公司领到国内污染环境“最严厉罚单”,被判处罚款加环境修复费共计5.2亿元,相关责任人员最高获刑6年。5.2亿元,这个数字很高了,但纯属咎由
史上最高规格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刚刚结束,生态环境部即开始酝酿如何调兵遣将,以彻底解决地方对本地区环境违法下不了手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在今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暨环境执法大练兵总结会上指出,大量调集地方骨干执法力量开展异地交叉执法,目的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
史上最高规格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刚刚结束,生态环境部即开始酝酿如何调兵遣将,以彻底解决地方对本地区环境违法下不了手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在今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暨环境执法大练兵总结会上指出,大量调集地方骨干执法力量开展异地交叉执法,目的就是为了很好地解决
关于新旧.发排污许可证衔接的回复来信:《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发布后,环保部环保部印发了《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环水体〔2016〕186号)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明确现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在实施时限内申请排污许可证。
环境保护部9月5日向媒体通报各地环保部门2017年7月执行《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及移送环境犯罪案件的情况,并对7月份案件数量较多的山东、浙江、陕西、江苏和1-7月份案件较多的安徽、浙江、山东、广东等地进行表扬。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介绍说,1-7月,全国实施五类案件总数20631件。其中,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这应该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到普通民众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攻坚也好,啃硬骨头也罢,根本上涉及的都是利益调整和分配问题,表现形式则是各领域的改革要求和举措能否真正落地,能否自上而下得到充分贯彻实施。相
环保部近日通报了7起新近发生在京津冀环保大督察中拒绝检查、阻碍执法的事件。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环保督察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中央环保督察尚且遭遇阻挠督察的尴尬,平时一些地方环保监督执法之难,可见一斑。新环保法被称为带牙齿的史上最严环保法,期待这部环保法不仅钢牙利齿,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意外带火了一位被称为ldquo;宇宙区长rdquo;的光明区区长孙连成。这位ldquo;胸怀宇宙rdquo;的官员在重要岗位上ldquo;为官不为rdquo;、尸位素餐,一番ldquo;拖字诀rdquo;的功夫好生了得。《人民日报》曾点名批评这种为官不作为,说其本质上也是一种腐败的表现。而ldquo;孙连
2015年伊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颁布实施,重点强调依法治污和严格执法。两会人大发言人傅莹表示: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不光是雾霾等大气污染,水、土壤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我们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来保护环境。而新环保法是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是零容忍。含汞电池生活中的隐形炸弹为助力环保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等四个办法被认为是新环保法的四个锋利牙齿。在过去一年,ldquo;四个牙齿rdquo;都咬了哪些违法行为?受环保部委托,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领衔的课题组今天发布了《新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实施与适用评估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对四项配
日前,有用户向南京市政府咨询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需不需要环保部门进行审批验收?。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总容量大于6000千瓦,且接入电压等级不小于10千伏)的建设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报环评审批部门审批;其他光伏发电,需填报环境影响登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1月14日,启迪环境发布关于子公司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的公告,披露控股子公司包头鹿城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头鹿城水务”)收到环保罚单情况,罚金合计超50万元。公告称,包头鹿城水务于近日收到包头市生态环境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包环罚150207【2023】28号、包环罚150207【20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30日,中国电建福建院承接的能源环保部电网谐波综合治理技术改造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成功启动送电。该项目是公司首个福建省炼钢市场的谐波治理技术改造总承包项目。该项目地址位于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220kV德盛变电站内,建设规模为新增一套二阶高通滤波器装置和两套高压SVG无
2022年6月,相城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某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前期该企业木制家具生产项目未验先投,因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停产、恢复原状的情形符合《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3.0版(11项)》第5项的规定,相城生态环境局于2022年9月初决定对其不予处罚,予以警示。2022年9月底,省厅交叉互
据新华社消息,日前,中央对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进行了调整。李强同志不再兼任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陈吉宁同志兼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书记。10月28日,上海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称这次调整是中央从大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上海市领导班
10月25日,二十大报告全文公布。以下为环保部分节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原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原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同时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报告中提到,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
“因你单位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且逾期不改正,现向你单位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请签收!”这是近日合肥市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在辖区A公司送达行政执法文书的一幕。A公司因环境违法逾期不改,被环保部门重罚130万元!据了解,A公司属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建设有一条电镀生产线,也是合
日前,衡水市发改委公示了衡水市2022年利用外资重点招商项目100项,北极星环保网截取了其中的节能环保项目部分,详情如下:第七部分节能环保48节能环保磁悬浮机组及环保设备设备项目一、项目内容和规模项目占地6.13公顷,新建长270米,宽60.8米车间一栋,长270米,宽72.8米车间一栋。项目新上加氟机、
5月31日,黑龙江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布公告,下属控股子公司太原豪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污水”)于近日收到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环罚字〔2022〕01009号)。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于2021年12月19日对太原污水进行了调查,发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