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评论正文

石膏循环利用之路缘何步履维艰?

2015-07-09 09:17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刘晓星关键词:脱硫石膏环境保护石膏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分会秘书长杨再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工业副产石膏多以堆场堆弃的方式进行处理,而磷石膏和脱硫石膏中含有的酸性及其他有害物质,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磷石膏的pH值通常在2~6之间,如果处置不当,磷石膏中的可溶磷、可溶氟会渗入地下,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一位长期研究环境与健康影响的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磷石膏中所含氟化物、游离磷酸、磷酸盐等杂质,是导致磷石膏在堆存过程中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与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积相反,目前,由于过度开采,我国大部分优质石膏资源已接近枯竭。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数据显示,我国天然石膏储量近600亿吨,其中品位较低的普通石膏占总量的60%以上,作为优质资源的特级及一级石膏仅占总量的8%,其中纤维石膏仅占总量的1.8%。可以说,我国既是石膏大国,同时又是优质石膏的穷国。且大部分优质石膏地处偏远,长期过度开采,不仅造成了优质天然石膏资源的消耗,加速了资源枯竭。同时在开采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与其他工业废弃物不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工业副产石膏完全可以全部得到开发利用,而且是优质的石膏资源。”杨再银说,绝大部分工业副产石膏品位可以达到85%以上,部分化学石膏品位甚至高达98%以上,可深加工利用空间非常大。

江苏一夫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工业副产石膏再利用,公司总裁唐绍林告诉记者,用工业副产石膏生产石膏砌块、条板、构件等产品,不但碳排放强度低,而且石膏墙板墙体自重轻、抗震性佳、经济性好,在国外应用比例很高。“美国住宅80%以上墙体使用石膏产品作为隔墙材料,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石膏砌块在建筑内墙市场份额超过了40%。因此,未来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唐绍林说。

这就意味着,工业副产石膏经过适当处理,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石膏。当前,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用作水泥缓(调)凝剂,约占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量的70%;二是生产石膏建材制品,包括纸面石膏板、石膏砌块、石膏空心条板、干混砂浆、石膏砖等。

近年来,尽管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的利用途径不断拓宽,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量约为8660万吨,其中有6000万吨用于水泥生产,2160万吨用于纸面石膏板行业,400万吨用于墙体材料生产,其他消耗约为100万吨。

杨再银介绍说,随着我国水泥产量的不断增大,对石膏的需求也相应地增长。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泥、石膏、陶瓷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导致天然优质石膏资源不断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对天然石膏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提高工业副产石膏的再利用比例,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大势所向。然而,在我国,目前,一边是石膏大量堆存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边又是几近枯竭的优质石膏资源。本可综合利用的工业副产石膏,何以堆积如山?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之路缘何走起来如何艰难?

困境

问题一:缘何工业副产石膏不具备价格比较优势?

记者此前在赴四川等磷石膏堆存大省采访是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使用工业副产石膏加工制成石膏粉的成本为150元/吨,而当地市场上石膏粉的价格仅为100元/吨。原本是由工业固体废物加工而成的石膏粉为什么会失去了价格优势呢?

记者在采访中到了解到,在我国湖北、云南、贵州、山东、安徽5省的磷石膏产量占到了全国磷石膏总量的78.3%,且企业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这就决定了我国磷肥工业布局及磷石膏的产生、堆存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但是,石膏的消费市场并不在这些石膏富集地区。正是由于受地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地区工业副产石膏产生、堆存及综合利用情况差异较大。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工业副产石膏的再利用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北京、河北、珠三角及长三角等地区脱硫石膏产生量小、综合利用率高;而山西、内蒙古等燃煤电厂集中的地区脱硫石膏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较低。使用量大的地区供不应求,而产生量集中的地区却大量堆存。

唐绍林告诉记者,经过加工后的工业副产石膏在各项指标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天然石膏,而江苏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石膏制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仅靠当地企业产生的工业副产石膏早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工业副产石膏也十分紧俏,我们根本吃不饱。”与此相反,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低,本地市场对石膏产品的需求量小,企业产生的工业副产石膏远远消耗不完。

记者在四川采访时,一位磷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企业每年产生100万吨磷石膏,厂里现有两套处理磷石膏的设备,但是每年仅能消耗30万吨磷石膏。原因是当地对石膏粉的需求量很小,而且销售价格远远低于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量不高,直接导致了脱硫石膏在当地出现有价无市的境况。

导致工业石膏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昂的运输成本。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果将运输成本计算进去,这些脱硫石膏最远只能销售到企业周边60公里范围内;再远的话就会亏本。因此,过低的市场售价和较高的运输成本,都导致了这些脱硫石膏被“束之高阁”。

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国华电力目前在脱硫石膏的处置方面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销路受到当地市场、运输成本等影响,只能就地消化。

原标题:石膏循环利用之路缘何步履维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脱硫石膏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石膏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