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市场正文

综合管廊收费糊涂账:回本遥遥无期 靠补贴维持

2015-10-29 09:07来源:财经国家周刊关键词:管廊建设地下管廊水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收费机制不完善是困扰管廊建设城市的普遍难题。完善收费机制,关系到综合管廊的科学建设和有效使用。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会同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指导意见。眼下,综合管廊收费机制不完善是困扰管廊建设城市的普遍难题,它关系到建设运营及使用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到综合管廊能否真正实现科学建设和有效使用。

近期,记者对苏州、厦门、广州等城市的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及收费情况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城市尚未建立管廊收费机制,个别城市即使进行了收费尝试,但仅够维持基本的维护费,很难收回投资成本。

除了长远的利国利民功效,在当下,综合管廊建设投资也被称为“稳增长”的“利器”。以每年建设8000公里和每公里造价1.2亿元估算,综合管廊每年可带动1万亿元投资。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很多城市盯着综合管廊投资这块“肥肉”,“铆足了劲”向中央财政申请补贴支持,但对运营收费制度设计考虑不足,有“先建了再考虑运营”的心态,这或会给后续运营带来一系列问题。

融资、收费两头难

今年以来,综合管廊建设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4月,包头、哈尔滨、苏州、厦门等10城市被确定为“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综合管廊由地方试点向全国铺开。

综合管廊建设热潮之下,各地动作频频。从记者调研的几个城市看,多数城市公布了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有的城市已启动相关建设工作。在综合管廊建设中,融资难、协调难,是调研的几个城市反映的普遍难题。

此外,调研中还发现,很多城市尚停留在忙于考虑如何规划、如何建设,至于综合管廊建成后的运营收费问题,很多城市的思考并不足。

苏州是10个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相关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合理确定各类管线的入廊费用及管廊维护费用、争取央企性质管线权属单位对地方综合管廊建设的政策支持、制定促进管线权属单位积极入廊的配套政策规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

事实上,苏州面临的难题,矛盾点便集中于管廊建设的运营收费机制尚未建立。

从全国目前情况看,前几年进行综合管廊建设的城市,大都是由政府财政兜底,缺少明确的收费政策。与苏州一样,综合管廊的收费机制建立,是很多管廊建设城市面临的新课题。

“先建成了,后续运营问题再说。”一位不愿具名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人士坦言,这或许是目前大多数管廊建设城市的普遍心态。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建设任务重,但收费机制这一综合管廊建设运营中的关键环节问题不解决,恐怕麻烦会在后续陆续爆发。

理不顺的管廊收费

国务院办公厅的《意见》明确,“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入廊管线单位向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交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但在具体操作执行中,建设和运营费用如何分摊,如何设计管廊收费的责、权、利,困扰着很多城市。

不仅对于综合管廊收费运营此前没有触及的城市,即便对于探索了多年综合管廊运营收费的城市,如何建立科学的收费机制,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2013年,厦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综合管廊管理办法,明确入廊管线使用费和管理维护费标准。其中,入廊费参照各管线直埋成本原则确定;日常维护费按占用管廊的空间比例分摊。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厦门最早建成并运营的未湖边水库片区综合管廊与集美新城片区综合管廊项目部分有收费,其中,涉及市财政投资项目的收费仍在协商处理中,涉及国家电网投资的收费尚未理顺。目前,所收取的管廊维护费不足以支撑两个项目的运营维护,仍需政府的财政补贴维持。

之所以综合管廊收费机制建立难,厦门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一是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大,但短期内经济效益低,按目前的收费标准,企业化运作存在一定困难;二是综合管廊运营维护成本较高,综合管廊是为30-70年的管线预留空间(结构使用寿命100年),投用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入廊率较低,现阶段收取的维护费无法满足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要求;三是部分管线单位入廊意愿强烈,但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入廊费缴交较抵触。

原标题:综合管廊收费糊涂账:回本遥遥无期 靠补贴维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管廊建设查看更多>地下管廊查看更多>水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