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评论正文

特许经营与PPP到底哪里不同?

2016-03-15 15:30来源:PPP头条作者:刘尚希关键词:PPPPPP模式政府特许经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 以PPP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PPP是新的治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其逻辑起点是公共服务提供是政府、市场、社会共同责任;政府、市场、社会三房共治,共建机制共担风险与责任、共享利益。今后,PPP是公共服务提供的长期化、常态化趋势,应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一) 改变以公共服务与私人产品划分政府与市场分工的界域思维,树立以“风险—利益—效率”为基准的行为主义思维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

由于以公共服务与私人产品划分政府与市场分工,不符合社会、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现状,跨领域的行为上的合作将成为新的趋势,因此,需要建立适应政府、市场、社会合作的行为准则。

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从三方的行为出发,分析三方合作的条件。政府与市场、社会三方之所以能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原因在于合作能满足三方激励相容条件,即政府与市场、社会三方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各方共治、共担风险与责任、共享利益、共建机制。以公共服务提供是政府、市场、社会共同责任为逻辑起点,以“风险与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效率提高”为基准的行为主义,成为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新基准。这种基于行为主义的思维,符合经济学的微观理性。凡是能有助于公共服务提供效率提高、降低和化解防范风险的领域、环节,都可以交给市场、社会,或让市场、社会参与。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在于如何降低政府与市场、社会合作中的不确定性风险,让市场、社会有积极性参与公共服务提供。

(二) PPP模式将推动政府职能向降低不确定性与风险转变

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职能与治理模式、资源配置模式紧密相关。在政府主导提供公共服务模式中,政府既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运营者,又是监管者、管理者。运用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市场、社会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投入减少甚至不需要投入,公共服务运营、生产可以交给市场,政府的角色则定位于制定政策、规划和监管公共服务质量,核心降低政府与市场、社会合作中的不确定性,重新分配风险,这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三) 推动PPP模式发展为分权改革、结构性改革良性互动

加快PPP模式发展,助推结构性改革。通过PPP模式提供养老、生态文明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加快公共服务发展,并形成新的机制,推进结构性改革。与此同时,以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动员市场、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可以SPV(特殊目的公司)为载体运营,以此推动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分权改革、结构性改革步伐,推动PPP模式发展。加快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市场开放力度,减少行政许可和审批,加快开放步伐,尤其是首先对民营企业加快开放步伐,并改革公共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为PPP模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 以“共治、共建、共担、共享”为理念加快推进PPP模式发展

改变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责任的逻辑下引入社会资本、推进PPP发展的思路,以公共服务提供是政府、市场、社会共同责任为逻辑起点,以“风险与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效率提高”为基准的行为主义,以“共治、共建、共担、共享”为理念,加快推进PPP模式发展。宏观上,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治;微观上,共担风险与责任、共享利益、共建机制。

原标题:特许经营与PPP到底哪里不同?哪个更适合改革期的中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PPP查看更多>PPP模式查看更多>政府特许经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