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目前长江流域各省在为农业生产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为保证粮食达到高产的目标,依靠各种化学投入品的“石化农业”既污染环境,也在逐渐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长江流域探索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刻不容缓。
石化农业水污染“贡献率”达50% 长江亟需综合施策
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省份,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单纯追求产量,带来的农业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依靠各种化学投入品的“石化农业”既污染环境,也在逐渐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些专家和沿江省份干部建议,要从建立监控网络、理顺治理体系、探索生态农业和调整政策导向等入手,在长江流域探索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农村“远看绿油油,近看污水流”
近期在贵州、湖南、湖北、安徽等沿江省份农村采了解到长江流域各省在为农业生产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光、热、水、土条件得天独厚。统计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有耕地约25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流域内农业生产值、粮食产量占全国4成,水稻、棉花、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作物和家禽家畜生产在全国地位非常突出。
为保证粮食达到高产的目标,眼下我国粮食产区普遍依赖“化肥”与“农药”两大“法宝”,这样的生产模式被称作是“石化农业”。但是,多地干部群众表示,如今农村一些地方“远看绿油油,近看污水流”。溪流河湖有大量漂浮物、悬浮物,要么鱼虾死亡、水草不生,要么水葫芦、“革命草”疯长。在一些地方,水污染有50%“贡献率”来自农业。
贵州省一位农业部门官员说,全国各地都有乌江鱼馆。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贵州这些年网箱养鱼遍地开花,投料、投肥、投药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如今正严令几十个县按照1000亩自然水面只能养1亩网箱的标准,拆除超量养殖。
安徽、湖南、湖北一些环保部门干部介绍,水稻产区每年夏季“双抢”和秋收季节,稻田焚烧秸秆都能引发雾霾。有地方农民焚烧秸秆能导致PM2.5从70多猛地飙升到了500多,连高速公路都可能被迫关闭。
长江中下游各省多是生猪主产区,但养一头猪的排放,超过7个人总和。在长江中游地区一些养猪大村,猪粪横流,地下水也变得又混又臭,井水泡茶茶汤会很快变色,让人很恶心。在一些使用猪粪搞网箱养殖或高密度养殖的鱼塘和水库,水域成了大粪坑,养出来的鱼当地人根本不敢吃。
此外,长江流域农业大省禽畜尸体污染也很严重。据统计,一个农业大省每年死亡牲畜和家禽数量惊人。大量动物尸体主要靠简陋的“化尸池”堆埋,在农村埋下了很多“生态定时炸弹”。
专家研究发现,如今长江流域依靠石化投入品发展“化学农业”的特征十分明显。如偏施氮肥导致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土壤物理性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而滥用劣质磷肥则会带来砷、镉、氟、汞、铅、三氯乙醛等污染。
相关权威研究显示,即使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比较领先的省份如江西也存在氮氧化物排放优化、化肥施用合理化进展不大、农药施用合理化有倒退苗头等问题。而湖南、四川、云南等,这些方面指标多表现得更不理想。其中,湖南湘江流域从1956年前后农业领域开始施用农药以来,目前湘江流域每年施用农药4万吨、化肥220万吨,残留的农药和化肥成分,很多经雨水冲刷带入径流、汇入湘江。其他省份如贵州、湖北、重庆等,这些方面也多为“短板”。
“我们到底是要‘以人为本’还是‘以农为本’?”很多地方环保专家、农村干部和群众对这个问题异常困惑。
市场逐利导致“石化农业”泛滥
有专家分析认为,市场“无形之手”促动农业生产者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追求利益最大化,对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南洞庭湖平原沅江市,当地一些种粮大户介绍,化肥使用能带来约4成的种植业增产,使用农药与不使用农药,前者比后者一般要增产3成左右。农民每使用1元的农药,带来的增收效应为8至16元。
长江流域一个农业大省一位干部说到,这个省每年化肥消费量高达400多万吨,几乎离开了化肥就没有农林牧渔业。
相关研究显示,1980年以来至2012年,我国化肥使用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接近7000万吨水平。另有研究显示,从1991年至今的20多年间,我国农药用量基本保持着增长态势,总量已达到180万吨左右的水平。
管理导向对于农业污染问题也起到了催化作用。湖南一位畜牧兽医水产部门专家表示,我国没有一部农业污染防治的立法,相关法规散见于其他法律之中,很多法规粗放、抽象,针对性不强、强制力不够、操作性不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农业污染防治投入微乎其微,农业环境诉讼案件在拘留、起诉、判决等环节都存在宽纵。导致民众失去了依法依规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信心,种养业者也很难树立绿色生产的概念。
还有一些农业部门专家认为,长江流域很多地方各部门对农业污染管理存在很大随机性、随意性且缺乏协调,一些地方农业污染治理还基本停留在发文件、提口号、做“盆景”的层面。这导致长江流域农业污染管控近些年虽有局部进展,但总体上尚未取得决定性成效。
综合施策打破困局
业内建议,要打破“石化农业”污染环境的困局,迫切需要从监管网络、治理体系、政策导向等方面综合施策。
首先,建立监控网络。有专家认为,在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大省率先建立农业环境容量与影响评价体系,选取山丘区、平湖区、城郊区三大典型区,以若干重点农业产业体系为对象,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置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监测农业环境指标动态变化、构建监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预警体系与标准。
其次,理顺治理体系。还有研究则建议,借鉴美国、欧盟和日本经验,构建一个纵横交错、刚柔相济、全面系统的农业污染管控体系:纵向体系是通过法律和行政措施加以管控,国家在农业领域行使环境强制管理的职权。横向体系是通过经济激励(包括税收和补贴)、技术引导(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农药及可降解农膜推广等)和资金杠杆(如押金返还、鼓励生物治虫、发展秸秆回收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控制污染;吸收公众参与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即在农业领域要确立公民环境权和公众参与权的法律保障,切实发挥公众参与的功能与作用。
再次,调整政策导向。长江中游地区一个地级市主管农业的负责人建议,国家和各省在长江流域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重新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在此基础上改变“奖励农业生产不奖励农业环保”的政策,制定并公示合适的补贴额度,引导投资人在适养区、适种区生产,项目建设的环保设施经过了审查验收才兑现补贴。此外,在地方政绩考核中剔除引发追求产量冲动的要求,转而对减少化肥农药、推广生物农药和配方施肥等农业化学投入物的用量给予“加分”。同时考虑取消财政养殖大县奖励、能繁母猪奖励等项目,将资金归集起来重点引导和鼓励农业污染治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翠绿色的山体被豁开,灰色的石料遍布一侧,有些山体已经被削去原有的形状,灰色的岩石裸露在外。这是位于山东济宁邹城市将军堂村的一处露天矿山。等待这片矿山的不是修复工程,而是准备继续开采。而这里,几年前就应当停产,却被莫名地重新赋予了采矿权,开采面积相较此前扩大了近20倍。
2021年4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集团)下属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以下简称斜沟煤矿)开展督察,发现有关部门、公司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敷衍应对、表面整改,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导读:5月24—25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在武汉举办。沿江11个省市生态环境部门、28个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长江大保护。此次论坛由中国环境报社、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新研究引发了对全球日渐增多的海水淡化厂排出的有毒盐水的重重担心,凯瑟琳·厄尔利报道称。97%的水资源是海水,淡水只有1%。由于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导致淡水资源承受的压力逐步攀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造海水淡化厂,将海水变成饮用水,供工业和农业使用。然而,最近一份来自联合国大学水资源、环
日前,山东印发《山东省打好自然保护区等突出生态问题整治攻坚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全文如下: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打好自然保护区等突出生态问题整治攻坚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鲁政字〔2018〕16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
小水电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但对绿色转型十分挑剔的武义人,最近却叫停了10座有生态问题的小水电。宁可发电发来的那几万元钱不要,也要一池清水!近年来,桃溪镇陶村不少村民对村里东溪畔的镇澜桥水电站抱怨不止。镇澜桥水电站已运行30多年。尽管电站为村里的发展建设立下不少功劳,但上游的拦河堰坝导致
基于当前中小水电开发利用的新形势和汛期弃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压力,《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水电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日前印发实施,提出原则上不再开发建设25万千瓦以下的中小水电站,已建成的中小水电站不再扩容。云南是水能资源大省。经过多年努力,电力产业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中小水电是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也在持续增加,并且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又会带来一些新的消耗和污染,如何节约资源、遏制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12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举办的绿色化:生态设计论坛上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针对我国现在所
仔细研究中国的环保问题,我们会发现其存在两大特点。首先是企业自身对于环保的认识度不够,过于追求利润,或者因为经营压力,导致在环保方面投入不足;其次便是监管方面。环保建设投入巨大而见效缓慢,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看到实际效益,对于当前现行体制中的政绩考核帮助不大。巨大的环保投资,
土地荒漠化,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安全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很多都是荒漠化的土地。如不科学应对和解决,势必将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此,我提议,将沙漠治理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须面对土地荒漠化问题。就沿线国内地区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从总体来看,我国西部1/3是沙漠。具体到省区,新疆沙化率达到64.34%,宁夏55.8%,内蒙古52.2%,甘肃45.12%,青海26.7%。就沿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长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编制了《长春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可登录我局网站“通知公告”栏目(http://hjj.changchun.gov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现将黔西南州2023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如下:一、总体情况黔西南州固体废物管理严格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扎实推进全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本年度全州未发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事故。二、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状况
制定背景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利用不畅、处置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无废城市”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条款规定第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赣州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在工程建设、生态修复等领域拓展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途径。鼓励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开发区配套建设或者就近依托其他符合标准的利用处置设施,保障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利用处置。开展工业固体废物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经由2024年11月28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于12月6日发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
河南人大网站发布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6号),《河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出,河南省将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充分利用,最大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12月2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管理规定》意见的函,其中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四)清除污染、
全省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支持,感谢你们在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工作中所做的积极努力!2020年9月,新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以来,对加强危险废物全流程管理、强化信息化监管能力建设提出了更多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我省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推动综合利用,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部部组织编制了《赤泥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c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推动综合利用,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部部组织编制了《磷石膏利用和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1月17日,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宿州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5年)的通知。通知明确,近期目标(2024~2025年):重点建立和完善建筑垃圾专项运输、专项处理利用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控源减量,实现市辖区内建筑垃圾从源头到处置的全过程管控;加快提升各乡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3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重点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制定深入实施农膜回收行动等17项措施,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六水系、赤水河等重点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打好农业污染治理攻坚战。2023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重点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坚
摘要: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十四五”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建议,提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治污,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出通知,全面打响净土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坚决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到底,抓好污染防治工作。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实现“八清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清零”、基础信息企业核实确认任务“清零”、新增调查对象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清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近日,笔者到华北平原的部分农村走访调研,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情况。一些整治之后的农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在整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比如,在全面整治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等污染问题时,部分农村环境不佳的养殖场被淘汰、拆除,短期内虽未对生猪禽蛋供应产生较
近一年以来,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升温,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村农业污染治理等涉水战役次第铺开。把污水清理干净,把河道变清,让饮用水更纯净,提升用水效率水污染防治越来越倾向于对治理成效的把握。截至目前,全国建成投入运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超过5000座,日处理能力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了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乡村要美,就要践行ldquo;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dquo;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之路。但是当前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农业面源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整治,加快土壤污染源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湖北省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黄巧云认为,加强农业污染防治,是生态强湖北省建设的重要基础,也关系到人民舌尖上的安全,非常重要。黄巧
摘要:有些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和研究发现,农业污染源在细颗粒物形成过程中起很大作用,该因素在研究和治理中被忽视。经有关团队获得大量研究数据,氮肥氨气促PM2.5生成大量污染物,并建议对农业源氨排放控制。另外銨盐类等化肥成份还是大气中微生物的营养源,在合适湿度、温度条件下大量繁殖,形成大
农业活动中化肥和农药的过量或不合理施用、污水灌溉、各种垃圾的农用和农业塑料等废弃物的产生与堆积等过程,都可能使重金属、有机物和其它无机物(如氟)在土壤或地下水中积累和迁移,从而产生场地污染。1、化肥与农药施用近代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化肥的使用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化肥中所含的重金属污染
面源污染,亦即非点源污染(non-pointsourcepollution),是相对于排污点集中、排污途径明确的点源污染而言的。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用化学品污染(化肥、农药等)、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等方面。对于中国绝大多数流域,如太湖、滇池流域等,农田径流、畜禽场径流以及城乡结合部污水排放和垃圾
内容提要: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