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项目正文

江苏徐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附项目清单)

2016-07-20 13:4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水处理生活污水水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7.加大重点水体治理

以南水北调东线区域及出省河流为重点,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配合宿迁市开展骆马湖生态环境安全和河湖健康评估,到2020年,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III类,淮河流域国控考核断面III类水质达66.7%。(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财政局等参与)

48.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严格落实《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案》。禁采区划定范围为高铁两侧各200米内。限采区划定范围为市区、丰县、沛县等地4处880.5平方公里。坚持分级分区管理、用水总量与水位双控原则,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凡地下水超采区涉及到的乡镇,不论涉及面积大小,整个乡镇全部按超采区进行管理。在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开展封井、水源替代、地下水压缩、企业节水改水等治理工作,全面压缩地下水开采量。严格控制深层承压水开采,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全面推进未经批准或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机井的整治工作,其中永久填埋水井277口,每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1744万立方米;取水井封存备用水井511口,每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13611万立方米;取水井改建专业监测井28口,每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1006万立方米。2020年底前,力争使超采区全面达到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红线控制要求。全面加强城区地下水用水管理,在公共供水管网可达区域严禁私自开采浅层地下水,对使用自备井的用水户,严禁串层开采地下水。(市水务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发改委、经信委等参与)

49.防治地下水污染

开展丁楼、张集、贾汪区、丰县、沛县、邳州等6个县级以上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区环境状况调查,强化补给径流区的保护。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国土资源局等参与)

加快加油站地下油罐污染防治设施改造,2016年底前完成58个加油站223个油罐防渗池建设或更新为双层罐;2017年底前完成余下的159个加油站614个油罐改造。报废矿井应按照闭坑要求进行封堵,报废钻井、取水井应实施封井,在全省率先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市环保局、商务局牵头,市水务局、国土局等参与)

50.全面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建立33条“黑臭”水体档案,制定整治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完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采取截污、清淤、活水、保洁、生态修复等措施,系统治理黑臭水体,实现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口、水体无异味,2020年前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定期通报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局等参与)。

51.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重要湖泊、河流、湿地保护,围绕“两环(环骆马湖、微山湖)、七湖(云龙湖、大龙湖、潘安湖、九里湖、吕梁湖、庆安水库、高塘水库)、三带(古黄河、大运河、大沙河沿河带)”及采煤塌陷地等重要湿地为重点,建设以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等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全面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促进湿地生态系统进入稳定发展的良性状态。到2017年,全市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达12057.9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2%,基本形成总量适宜、保护有效、功能完备的全市自然湿地网络体系。(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局、农委等参与)

52.实施控制单元精细化管理

在国家、江苏省控制单元基础上,细化市级控制单元划分,分为生态保护类和治理改善类,实施精细化管理。生态保护类的控制单元有26个,主要包含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优于III类等良好水质的控制单元,重点加强水生态保护及风险防范措施,控制和逐步削减区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护和维持良好水质,确保水质不退化。治理改善类控制单元有4个,包括近年来水质持续为Ⅴ类、劣于Ⅴ类或水质目标改善为III类的控制单元,需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增加生态流量、强化污染源治理等综合措施,大幅削减控制单元内污染物排放总量。根据超标主要污染物,对控制单元内相关行业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对水质现状为Ⅴ类、劣于Ⅴ类的纳污河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应执行地表水Ⅳ或Ⅴ排放标准。(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等参与)

以3个国家级优先控制单元为重点,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治理改善类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通过开展大沙河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二坝水生态修复工程、大沙河补水通道郑集南支河及梁西河整治,到2020年大沙河华山闸断面水质达到Ⅲ类。通过完善铜山新区、三堡镇、棠张镇的污水管网,奎河沿线污水处理厂提标达到地表水IV~V类排放标准,采取区域联合调度、引排结合、生态补水等措施,维持奎河基本生态用水,到2020年黄桥断面水质维持在Ⅴ类。通过维持河道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开展农业面源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支浜及大沟水环境整治等工作,到2020年运料河下楼公路桥(八王闸)断面水质达到IV类。(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局等参与)

53.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制定实施达标方案。2016年6月底前,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编制大沙河华山闸断面、运料河下楼公路桥断面达标方案,同时编制奎河控制单元水环境整治方案,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自2016年起,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断面达标治理进展和水质改善情况。市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跨县(市)区行政区的交界断面达标整治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环保部门对水质不达标的区域实施挂牌督办,必要时采取区域限批等措施。2016至2020年期间,有关县(市)区好于Ⅲ类断面比例逐年提高,劣Ⅴ类断面逐年减少直至消除。(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等参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生活污水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