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VOCs装备制造涂装政策正文

浙江绍兴十三五工业污染防治 深入开展VOCs污染治理(全文)

2016-11-25 13:44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VOCsVOCs污染治理VOCs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3“十三五”工业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3.1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

我市工业的素质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解决,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要素消耗、过多依赖传统市场及销售方式,过多依赖低小散企业等,导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低下,使得经济增长潜力越来越受到限制,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尚未根本化解,转型升级压力依然较大。突出表现在:

一是绍兴纺织印染、化工等传统产业占比仍较大,产业高端化发展不够快,工业总体效益水平相对偏低,且依然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的低端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是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偏低,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依然不高,技术竞争优势不够明显,印染等产业规模大但缺少龙头企业,有序竞争相对较差,多数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产品,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三是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消耗水平仍相对偏高,企业管理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粗放式经营管理现象仍较普遍;

四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环节体制创新滞后于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1.3.2工业污染治理深度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十二五”期间全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六大重污染行业整治,电力等减排重点行业也都按照国家部署完成了脱硫脱硝治理,易实施、投资省、见效快的减排项目均已经基本实施,单位排放水平已经处于国内、省内领先,大大减弱了工业领域进一步减排的潜力。“十三五”期间国家仍将推行总量控制制度,国家还将要求长三角地区对重点行业的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总氮、总磷进行总量控制。VOCs减排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涉及行业多、中小企业多、底数不清、无组织排放多,治理技术复杂、成本高,以及监测、监管难等一系列问题,治污减排难度很大。总氮、总磷减排的重点虽然在于集中污水处理厂实施脱氮除磷提标改造,但必然要求纳管工业企业也同步进行提标。

一是仍有大批工业企业流于监管之外。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形成了区域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一些小集群、小块状产业集聚了大量的低、小、散、劣作坊式工厂,这些污染源基本没有纳入环境统计,往往被日常监管所忽视。但这些企业的排污量和对局部地区的环境影响非常大,其中部分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安全生产隐患和社会稳定风险,需要结合“三改一拆”、“腾笼换鸟”、“五水共治”“五气合治”等行动加以转型升级。

二是行业性污染依然突出。“十二五”我市工业污染防治主要关注印染、化工、铅酸蓄电池、造纸、电镀、制革等重污染行业,但金属加工行业中的表面处理、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涉水行业污染贡献也不小。此外,铸造、合成革、化纤、废塑料再生、橡胶制品、涂装、印刷等行业大气污染影响也较严重,其中列入全省VOCs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就有13个。这些传统行业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尤以中小企业为主,过去往往游离于环保部门的严格监管之外,目前的污染防治水平仍然较低。

三是特征污染物防控明显不足。限于管理能力和监管成本,以往的污染防治主要针对常规污染物,但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及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更大,必须进一步加大有毒有害、特征污染因子的防控。

1.3.3工业污染仍是影响环境质量和环境信访的主因

根据2014年环境统计数据,工业源污染物排放仍是全市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仍是影响环境质量和环境信访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环境质量改善仍然形势严峻。虽然从监测数据上看,2014年绍兴全市地表水水质和空气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上达标率仍然较低,雾霾现象仍较为严重。从区域环境容量研究结果看,全市的水环境容量和市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均已超过负荷。工业固废安全处置上仍有薄弱环节,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不足,环境风险隐患依然突出。

另一方面环境信访仍然呈现高发态势。随着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和各类媒体的高度聚焦,近年来公众环境维权意识快速提升。根据统计,2014年全市环保系统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6550件,比去年增加了50%。投诉内容中,涉水1459件、涉气3996件,分别占总量的22%和61%,说明当前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已成为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方面。鉴于大气环境污染物,尤其是工业臭气成分复杂,扩散范围广、监测难度大,而且难以采样取证,预计“十三五”时期仍将为信访投诉高发期。

1.3.4工业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和监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差,整治成效难巩固。通过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和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等措施,环保工作有明显进展,但企业对环保科研的投入、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的选用,专业环保技术人员的配备离现实需要差距较大,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意识仍然薄弱,治污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是环保系统自身的素质性、基础性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距离工业污染防治长效常态监管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还处于研究阶段;环评和“三同时”验收工作教条化,清洁生产审核形式化,企业存在“批件不符,未批先建”现象;排放标准体系不健全,配套达标技术规范难以满足需求。挥发性有机物底数不清、标准缺失、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新发布的印染行业标准可达性差,部分指标达标难度大,特种纸执行造纸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技术难度大。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2.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浙江省“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腾笼换鸟”等决策部署,以及绍兴市“五水共治”和“五气合治”要求,按照“依法治污、科学治污、铁腕治污、公众参与”的原则,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环保倒逼经济持续转型升级为抓手,按照“培育一批领跑企业、集聚一批小散企业、消减一批危重企业”的工业污染防治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行业领跑示范,巩固行业整治和污染减排成效,提升监测监管能力,有效管控环境风险,基本建成可持续的绍兴市工业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2.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治污,执法必严。紧紧围绕新环保法及其配套法的制修订,充分利用新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强有力手段,坚持依法治污、应治必治、治污必严、违法必究。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标本兼治。坚持红线思维,优化工业开发格局;坚持环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标本兼治逐步建设工业生态文明。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制度治污。结合“五水共治”、“两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工业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强化各方责任,用各项制度推动建立严密的工业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治污。积极开展绍兴市区域特定重污染行业整治,实施区域块状经济专项整治。坚持标准引领,强化技术支撑,突出VOCs和行业特征污染物防治,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和群众满意度提高为核心的工业污染防治体系。

五是坚持信息公开,社会共治。依法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对政府和企业的有效监督,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

2.3主要目标

至“十三五”末,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工业排污强度明显降低,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本消除局部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信访,全面建成重污染行业长效监管机制,基本建成绍兴市可持续工业污染防治体系。

——环境质量方面: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消除劣V类水体;重污染行业集聚区特征大气污染因子浓度明显降低。

——行业治污水平方面:印染、化工、铅蓄电池、电镀、造纸、制革等六大行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化工、涂装、合成革、纺织印染、橡胶塑料制品、印刷包装、化纤、木业、制鞋、电子信息等十大VOCs污染重点工业行业实现工艺、装备、环保配套设施、环境管理等全面提升。

——污染物削减方面:工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点行业的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曹娥江流域、浦阳江和鉴湖等水体的总氮、总磷排放量持续减少,完成国家、省减排考核任务。

——环境监管方面:建立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和重点源名单,全面实施环境信息公开,重点企业自行监测率100%,工业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风险管控方面:重点地区、重点园区和集聚区建成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有效防控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2.4防控重点

根据2014年环境统计报告,工业废水排放量前3位的区域依次是柯桥区、上虞区和袍江区,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工业SO2排放前3位的区域依次是柯桥区、袍江区和诸暨市,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业NOX排放前3位的区域依次是柯桥区、诸暨市和袍江区,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纺织业。

绍兴市工业主要分布在各地的工业园区(集聚区、开发区),故确定绍兴市“十三五”省级工业重点防控区域为柯桥区和上虞区,柯桥区的重点防控行业为纺织印染;上虞区的重点防控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省级重点防控工业园区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重点防控行业为印纺织印染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延伸阅读:

广东大气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 实施VOCs排放总量控制 (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VOCs查看更多>VOCs污染治理查看更多>VOCs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