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这就尴尬了!治霾资金成“唐僧肉” 最后到底都花哪去了?

2016-12-14 09:50来源:财经第一声作者:刘颖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治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产厂商借霾设套,地方财政甘愿中招

有媒体以“雾炮车”为关键词搜索标题,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检索,找到了38条中标公告。这些中标公告共涉及47台雾炮车,总中标金额3132万元,均价66.6万元。最贵的一台,是鸡泽县环境保护局在去年12月买的,中标价为133.16万元。

其实,雾炮车并非新事物,原先多用于农林喷洒。只是,如今摇身一变,竟“顺带”有治霾功效了吗?

在某中央媒体刊发的报道中,山西阳泉市环境监测站投入300万元,购买了6台雾炮车。站长郭历兵宣称,“经过我们的测算,空气中的PM 2.5降低幅度是20%左右”。然而,在其后的一次采访中,郭历兵却坦承,他并没有做过测算,“我们的数据是从其他城市的报道中摘过来的。”

尽管治理效果难料,但雾炮车企业们却已经迎来了春天,政府订单不断。购买雾炮车的单位,以前主要是负责道路清洁的市政园林部门,现在环保部门也加入了采购大军。

河南万丰农林设备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牛元昌曾对媒体畅谈生意经:“做环保产品的一般有一个瓶颈,就是如果没有高压政策的话,地方政府部门可能不会下大功夫去使用这些环保产品。现在受大环境的影响,雾霾严重,他们感受到压力了,推介时也没有明确表态不采购的了。”

一种农林喷洒用车摇身一变,成为政企追捧的“治霾神器”。尽管治理效果难料,但政府订单已不断。如此荒诞剧的背后,是企业投其所好的政府生意,更是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治霾邀功。

在外界看来,这似乎是一场政府“病急乱投医”般的闹剧。如此荒诞剧的背后,是企业投其所好的政府生意,更是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治霾邀功。要改变这种看似热闹、其实胡闹的“神器治霾”,就要有更精细化的治霾考核。

犹记得,在北京连日黄色雾霾报警的某一天,有网民晒出了16年前的一张《北京晚报》。在1999年3月9日,这家位于霾之都的媒体,在头版头条上印了一句话,“绝不让污染的大气进入新世纪”。


昔日豪言壮语,今朝无稽之谈

然而16年过去,我们依然只能“等风来”。

延伸阅读:

国家用来治霾的上亿资金 他们竟拿去发奖、修楼、办招待!财政部怒了

防治大气污染必须堵住资金流失漏洞——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检查典型案例的通报

原标题:给你们讲个笑话:治雾霾“投资一万亿元都值得”!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治理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治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