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政策正文

《宁波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印发(附全文)

2016-12-27 09:1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环境水污染防治宁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四)深化地表水污染防治

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编制实施甬江、奉化江和姚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年度计划。落实流域水污染防治分区体系,确定流域重点治理区域和重点投入方向,探索推行基于控制单元的差别化流域水环境管理政策。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及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采用针对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参照国家和省断面考核要求,辖区内未达到目标水质的市级考核断面,各县(市、区)要编制水体达标方案,做到一断面一方案,落实工程措施,按要求全面实现考核目标。(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发改委牵头,市农办、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海洋渔业局等参与)

全面推进“清三河”工作。巩固“五水共治”和垃圾河、黑河、臭河整治成果。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2017年底前,全市建成区应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各县(市、区)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牵头,市农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加强河湖库塘清淤。编制并实施河塘湖库清淤疏浚行动计划。国家和省考核断面和水质较差的河道要优先安排清淤工程,原则上县级以上河道每5-6年实施一次清淤疏浚工程,至2020年全面清除河湖库塘污泥,有效清除存量淤泥,基本恢复水域原有功能,实现河湖库塘淤疏动态平衡。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全面严厉打击取缔非法采砂行为,对影响水源保护区和水生态的河道全部实行禁采,全面取缔洗砂水未达标排放的机制砂场。(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委、市农业局、宁波海事局等参与)

深入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巩固“河长制”,严格落实“一河一策”和《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对汇水区域内污染源治理、岸边生态整治、定期疏浚、水质修复等综合措施开展河道整治,力争省级、市级“河长制”河道成为全市标杆河道,市级示范河道水质类别全面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牵头,市农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深入实施《宁波市市控劣V类断面削减计划(2015—2017年)》(甬政办发〔2015〕147号),市控劣V类水质断面要按照“一点一策”的要求,制定每个劣V类水质断面整治计划,明确时间表、项目表、责任表,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按照省控劣V类水质断面削减总体目标,制定县控劣V类水质断面治理方案,公布劣V类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牵头,市农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参与)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切实加强全市主要江河源头水源地的综合保护和治理。推进东钱湖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全市现状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江河湖库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估,制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积极推进省级重点湖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林业局等参与)

(十五)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全面优化海洋开发布局,控制海洋开发强度,不断提高海域利用集约化程度。开展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和预警,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适宜开发的海洋区域,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生态环境评价,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海域海岛海岸带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有效保护重要、敏感和脆弱海洋生态系统。开展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使用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及其规模,海岸带开发活动应遵守国家、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生态脆弱敏感区、自净能力差的海域严格限制围填海,到2020年,修复整治海岸线不少于70千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严肃查处违法围填海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宁波海事局等参与)

落实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坚持陆海统筹,根据《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浙环函〔2013〕484号),深入实施杭州湾、三门湾和象山港等重点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实施总氮、总磷总量控制,强化直排入海污染源和沿海工业园区监管。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设置、设置不合理、经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超标入海河流、溪闸超标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提高涉海项目准入门槛。建立海洋环境风险应急处置体系,切实提升海洋环境风险处置能力,对沿海石化、化工、冶炼等企业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消除环境安全隐患。(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委、市农业局、市安监局、宁波海事局等参与)

(十六)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

严控地下水超采。在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排查登记已建机井,未经批准的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在地表水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求时,建设项目自备取水设施禁止取用承压地下水,限期封闭承压地下水井。严格执行市域内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非法开采地下水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建设全市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编制地面沉降区、海水入侵区等区域地下水压采方案。2016年底前,完成全市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市农业局等参与)

防治地下水污染。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切实提升环境风险处置能力,对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依法关停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事件的企业。加油站地下油罐应于2017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并进行防渗自动监测。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应实施封井回填。建立工业企业地下水影响分级管理体系,以石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排放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工业行业为重点,公布污染地下水重点工业企业名单。公布区域内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开展修复试点。到2020年,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委、市安监局等参与)

(十七)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开展甬江等重点河流廊道生态修复试点,建设、维护河道两侧的绿植缓冲带和隔离带,维持水源涵养生态空间。到2020年,全市河道绿化普及率、水体岸线自然化率不低于80%。积极推进水环境生物修复保护,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就地和迁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对滨海、河流、湖泊、溪源、高山湿地等重要湿地的保护,遏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趋势。加大水系源头的湿地保护和生态公益林抚育力度,加强溪源湿地和高山沼泽湿地的保护和植被恢复。(责任单位:市林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旅游局等参与)

延伸阅读:

宁波版“水十条”发布 全面防治水污染

《宁波市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实施意见》审议通过 将建“污水零直排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环境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宁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