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每个环境法学人,都曾经寂寞的成长!
寂寞真的很折磨人,沉浸于疏离或孤独时,却又无法否认环境法情结的顽固潜伏;努力地呼喊或回应时,也不能逆转环境法学科的浅薄根基。这样的心态,不时在隐约中闪现,却又无从定义和表达。所有的踌躇,无非是走近的情怯,离去的不舍。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孤独,不如直接书写环境司法的寂寞。
环境司法在寂寞中起步,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值得珍视!
环境司法在民事诉讼方面开局顺利。1980年,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青岛市房产局机具厂女工王娟诉青岛市化工厂大气污染损害赔偿案,在无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院根据民事政策,基本遵循无过错责任原则,运用因果关系推定方法进行裁判,法官的司法智慧令人感佩。其后,各地法院又陆续受理了多起案件,如1983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深圳市蛇口区环境监测站诉香港凯达企业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案,1987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人民法院受理的春阳村村民委员会诉桦南金矿局采金船排污污染水田损害赔偿纠纷案,1986年上海海事法院受理的温州市渔业协会诉巴拿马籍油轮“海利”号污染温州海域案,1991年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武汉市严西湖渔场诉国营武汉船用机械厂等水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2004年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武汉市东西湖区2227户梨农状告武汉市交通委员会等单位栽种桧柏使梨树减产甚至绝收案。这些案件,到今天都可以贴上“第一案”的标签。环境司法的寂寞之花悄然绽放!
几乎与此同时,环境司法在刑事诉讼领域却忧喜参半。既有把握环境犯罪与传统刑事犯罪特点的审判,如1979年苏州人民法院受理的张长林泄毒案,1982年湖南省邵阳市东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朱世斌玩忽职守污染邵河水案,1983年四川省汶川县人民法院受理的冷志中猎杀大熊猫案,等;也有一些将环境纠纷认定为破坏生产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案件,如《中国环境报》公开报道了相关系列案件,包括湖南省怀化地区溆浦县人民法院受理的“三武”破坏生产罪案,浙江省浦江县人民法院受理的马荣秋破坏生产罪案,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法院受理的谭连贵等人破坏生产罪案,安徽省怀宁县人民法院受理的张代潮故意毁坏公共财物案,河南省济源县人民法院受理的郭合生扰乱社会秩序案。这些案件最终都得到了纠正,但也留下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环境司法的寂寞之果从来五味杂陈!
还有一些今天看来匪夷所思但真实的故事:1989年前后,为推动环境司法,一些地方法院和环保部门联合成立环保法庭,办公地点设在环保局;有的地方环保局被告上法庭,该地方人大常委会专门讨论环保局是否应诉以及出庭。后来,联合环保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叫停”。而人大常委会是否应该或者可以讨论环保局的应诉和出庭,没有“正确答案”。环境司法的寂寞之路也是山重水复!
从80年代初开始,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了由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分别审理环境刑事案件和环境民事行政案件;1988年后行政审判庭相继设立,环境行政案件由行政审判庭审理。90年代中期,最高法院撤销经济审判庭,环境民事案件由民事审判庭受理,海洋环境案件由海事法院和高级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第一个环境审判案例——深圳市蛇口区环境监测站诉香港凯达企业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案。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系列司法解释,对环境案件的裁判进行业务指导。比如,在环境民事审判方面,有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7、98、99条关于相邻排污关系的解释;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对关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举证责任转移的解释;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关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因果关系推定的解释;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若干规定》对海事法院受理海事环境案件的规定。在环境刑事审判方面,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刑法修正案》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罪名进行了专门规定。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分别对破坏土地资源、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进行了司法解释。环境司法寂寞前行,留下了蹒跚的脚印!
环境司法的寂寞,给了研究者精神的纯真,去聆听环境司法花开的声音,呼吸环境司法果实的气息,触摸环境司法脚印的温度。环境司法在寂寞中成长,一直有孤独的环境法学人陪伴。中国环境法学肇始,环境司法研究的论文、著作、从未缺席;环境法教科书中,始终有环境司法的内容;各地受理的环境诉讼案件,多有环境法学者参与,或担任委托代理人、或提供专家意见。建立环境审判庭、制定环境诉讼程序、探索环境裁判方式、培养环境审判队伍,是几代环境法人的梦想!为了这份梦想,许多人在寂寞中坚持,在时间的孤独中蓄积能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报告明确,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快出台相关能源法规制度和政策,构建系统完备、有效衔接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法治保障。加快《电力法》修订
编者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两会建议工作组于2025年2月20日上午9点召开第十届“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会”,本次会议由绿会党支部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科学期刊提供学术支持。此次会议在绿会融媒等平台同步直播,在线参会人数达2000人次。现将绿
在“双碳”背景下,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面临巨大压力。天然气发电具有清洁、高效、灵活等优势,成为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过渡路径。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规模快速提升,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增大,燃气电厂作为灵活调峰电源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为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十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示范基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党的二十大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人民法院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预防为主的原则,始终把常态化和创造性开展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环境资源
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会议中心发表讲话,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特朗普在担任总统期间曾推动废除数十项环境法,目标是让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和电力。他表示,将增加在公共土地上的石油钻探,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生产商提供税收减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8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有记者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请问在能源转型方面,中国将强化哪些能力建设?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7月26日印发《福建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以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推进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精细化,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优化营商环境。详情如下:福建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第一条为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推进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精细化,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对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629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杨志明委员:您提出的《关于以法治为引领推动新疆绿色低碳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研究办理情况答复如下:一、关于法治先行的建议(一)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立法方面国家层面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
据悉,新一届欧洲议会选举将于6月6日至9日举行,这是英国“脱欧”后欧洲议会首次选举。欧洲议会作为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其选举结果一直被视为欧洲政治“风向标”。然而,随着选举脚步临近,围绕欧盟绿色新政、气候和环保政策及其背后一系列社会问题,欧洲各国主流政党之间博弈不断,欧盟推进绿
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强化各级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部门协调联动,持续加大打击危废违法犯罪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为有效震慑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
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公布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提到,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力争年内提请审议。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2月26日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的通知,以规范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详情如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
今年以来,山西省生态环境系统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坚持以打促建、以打促治,深入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依法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行为,用法律武器守护绿水青山,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省生态环境厅集中通报4起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破坏典型案例。一、长治市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典型性、震慑性、示范性作用,持续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整理了涉及篡改监测数据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未按技术规范进行排放检验案、无危险废物许可证从事收集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非道
今年以来,辽宁省持续保持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高压态势,紧盯重点行业、重要线索,联合公安等部门精准查办一批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为进一步加强警示宣传,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指导各地学习借鉴经验做法,现将3起危险废物领域典型案例公布如下:案例一: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称“三部门”)联合印发《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下称《指引》)。《指引》通过条目化的证据清单,引导公安机关规范、高效取证,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审查重点和方向,不断提升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办案质效。《指引》指出,办理污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执法大练兵|2024年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详情如下::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环办
近年来,赣州市生态环境局、赣州市人民检察院、赣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联合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现将危险废物领域相关典型案例公布如下:案例①:步某某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一、案情简介2024年4月21日接群众举报反映小松镇石田河可见整片水域呈红褐色,赣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立即
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辽宁省持续优化污染源自动监测异常数据分析规则,有效提升了非现场执法能力,实现对违法企业精准打击。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示范引导作用,现公布3起“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领域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案例一:沈阳某禽业有限公司涉嫌污染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力震慑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贵港市以强有力的手段查处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近日,贵港市生态环境局公布6起综合执法典型案例。案例一:平南县某石业有限公司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案一、案件简介2024年3月18日,贵港市平南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其中包含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案例2件、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案例3件和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例3件。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引导和促进企业自觉守法,现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持续组织开展了“昆仑”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今年上半年,公安部挂牌督办60起破坏生态环境犯罪重大案件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21日下午举行全体会议,12位常委围绕“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曹卫星常委提出,必须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内涵,着力构建多层级、多尺度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21日下午举行全体会议,12位常委围绕“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曹卫星常委提出,必须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内涵,着力构建多层级、多尺度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落地有一年半的时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也近一年。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初步形成,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和完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实现碳排放交易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6月2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
6月14日,全国政协调研组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围绕“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保障”开展专题调研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强卫,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全国政协常委于革胜、甄贞,全国政协委员段余应、凌振国参加调研。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随着今年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我国即将进入“两会时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举世瞩目。全国两会将聚焦哪些议题?释放哪些中
2021年9月7日下午,中国法学会以视频方式组织召开《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专家研讨会暨2021年第29期(总第230期)立法专家咨询会。会议由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同志主持,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副主任林丹、正高级工程师魏新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副主任刘海涛,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二级巡视员王炜,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二级巡视员李仕春,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李慎秋处长、贺佐琪主任科员等实务部门同志出席会议。
内容摘要:制订《长江保护法》的过程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既需要突破现有的部门立法理念、单项立法原则和分别立法模式,确立流域立法新层次、新模式,也需要发挥立法重构社会关系、重塑管理体制、重建社会秩序的价值引领功能,确立长江流域治理新规范,并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遵守。为此
摘要,本文为吕忠梅老师在博雅大学堂上的报告。题目为《绿色民法典实施:环境法的机遇与挑战》。内容主要涉及民法典为什么要绿色化、民法典的绿色规则体系及绿色民法典给环境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详情如下:[$NewPage$][$NewPage$]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并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在此,笔者就《民法典》对于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更新,对企业的潜在影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说,我们要环保督查、环境执法,但不能“一刀切”;我们要发展经济,但不要“带毒”的GDP。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觉得只要发展经济一定会污染环境,等发展到一定程度,有钱了、富裕了再进行治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就像一位网友说的:“发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过得更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两会期间,约有能源电力领域全国代表委员140人就能源环境领域各方面问题建言献策。-政府-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推动干部任用考核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两会,她将建议完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核算体系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