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福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全文)

2017-04-19 11:3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福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七)提升环境监测预警预报和科技水平

不断整合市县两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大 气、水、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实现辖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互联 共享,研究构建全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预警预报系统。继续推进 全市大气、水环境自动监测管理平台的建设,2017 年前市级自 动监测系统均联网互通,实现监测数据内部统一管理,并实时向 社会发布最新的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大型工业园区、重点风险源 集中的县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加大科研、信息、宣教等科 技支撑,建设灰霾、水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相关科研 机构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

十、增强环保能力建设

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加强环境监测能力、环境应急能力、固体 废物监管能力、移动执法监管能力、生态环境安全监测预警能力、 环保科研及信息化能力,切实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一)全面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优化完善辖区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布局。根据“十三五”环境 管理要求以及福州市实际情况,在现有常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断面)基础上,通过增加、补充和完善监测点位(断面)和指 标,力争到 2020 年,建成一个布局合理、覆盖全面、指标完整、

运行高效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 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完善污染物在线监测网络,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在线监控范围,在石化、化工、表面涂装、 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加强工 业园区污染自动监测能力,健全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加强持 久性有机物和生物激素、抗生素的监测能力。

以点带面开展特色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根据国务院《生 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及生态市对环境监测发展的要求,实 现环境监测由理化监测向生物监测、生态监测拓展。在市本级建 设生态监测遥感解析工作站,开展城市型生态监测,力争到 2020 年初步建成以遥感监测为技术核心,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 规范》体系相适应的生态监测能力水平。

(二)提升环境自动监测预警预报和环境应急监测水平

通过不断整合市县两级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 大气、水、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努力实现辖区环境质量监测数 据互联共享,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全市环境质量自动监测预警 预报系统。2017 年前全市级自动监测系统均联网互通,实现监 测数据内部统一管理,并实时向社会发布最新的环境质量状况。 开发建设福州市环境质量信息管理与预警(预报)系统,2020 年前全面完成《环境监测支撑系统》项目建设,使福州市环境质 量监测预警预报水平跃上新台阶。

汲取近期国内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造成次生环境危害的 公共安全事件经验教训,针对福州市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在进一 步提升市本级应急监测统筹指挥应对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水平的同时,重点加强大型工业园区、重点风险源集中地区的环境 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福清市应在 2017 年前全面达到全国辐射环 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要求,并形成与核电站所在地监测机 构相适应的监测能力。

(三)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

继续推动市、县(区)两级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全市县级以 上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达标验收。建立“属地管理、分 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环 保网格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共用共享。细化 考核评价办法及奖惩措施,网格化环保监管工作列入地方党政领 导综治(平安建设)责任书,保障各级网格高效运转。严格落实 执法、监测等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区县基层环保执法及 “12369”环保热线接诉力量,推进具备条件(街道)及县级以 上工业园区配备必要的环境监管力量。推进陆源入海排污口、涉 海项目、江河入海口的环境监管。完善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和后台 移动执法业务管理支撑系统,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拍摄等非现 场监控技术手段运用。到 2017 年底,全市环境执法机构要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到 2020 年,实现全市各级环境 监管人员资格培训及持证上岗全覆盖。

(四)强化环境科研服务能力

加强环境管理决策支撑科学研究,开发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 段,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方法技术研究应用。以推进大气、 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破解环境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为重点, 加强大气污染源解析、新兴污染物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重点开展对生成臭氧、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的 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的研究,试点海岸生态 环境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研究重点产业风险评估、防范技术及 应急处置措施。

加强对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建设支持加,优先安排重大环境 问题与关键技术科研课题。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对经实 践验证具有较好效果的成熟技术模式,进行推广与应用。

(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手机客户 端、杂志等全媒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 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加大环保举报 热线“12369”和“福建环境”微信平台的宣传力度,及时受理 群众举报,并迅速核实、处理,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 监督权。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在政府网站设 立“环保违法曝光台”,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建 成福建省核与辐射宣传教育基地,对社会公众、中小学生和干部 职工开展全方位的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宣传教育。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保查看更多>生态文明建设查看更多>福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