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乔琦: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策略详细解读

2017-07-08 10:48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环保技术国际交流合作部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污染防控清洁生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工业园区绿色生态化建设策略

工业园区承载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集中的环境污染源,是环境污染的高发地,绿色发展对工业园区尤为重要。工业园区绿色生态化建设,是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工业共生的理念,引领工业园区提高绿色发展程度,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道路,因地制宜,分类选择绿色发展模式。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是绿色发展非常重要的途径,很多园区在探索中已经获得了有益的实践。

生态工业园与循环化改造园的区别。创建生态工业园的核心是生态化理念如何指导园区,与发改委的工业园区循环改造有所区别。发改委的工业园区循环改造重在支撑项目的资助,而生态工业园则在更宏观的层面提出构建框架并指明方向。前几批发改委循环经济改造选的园区,无一例外都是国家级生态工业园。

生态工业园的指导思想。生态园区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的一种理论,推崇企业之间形成很好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物料和能源的集成利用,把一个生产工艺的副产品变成另一个工艺的原料,实现园区物料高效流转,资源能源最大化利用,污染物最小化排放。一个理想的生态工业园区,应该实现物质的闭环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应用。在我们国家的生态工业园,因为技术条件和管理条件等原因,不能做到理想化,因此需进行分类指导,无限向理想化目标前进。如中西部地区有强烈的经济增长需求,因此创建应立足于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把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是1999年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的。此后,环保部会同商务部和科技部,在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办法上不断总结研究,管理办法进行了多次修改。2015年对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了最近一次的修订,本次修订吸收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标志着生态工业在生态文明的旗帜下,进入了新的规范化、特色化、示范化、能进能退的发展阶段。目前为止,共有93个工业园区创建了国家生态示范园区,其中48家满足了标准要求,实现了规划中的重点任务,有总结有积累,具备一定的传播性,通过了三部委的验收,获得了命名。93个工业园江苏最多,浙江第二,山东第三。上海第四,广东第五,西部地区如甘肃青海等地目前还是空白。

标准驱动提升是生态工业园的主要目标。目前创建的生态工业园区综合利用效率水平比较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了90%,平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4.1%。三部委强调生态工业园的创建为宽进严出,制定严格的标准,树立标杆,创建园区需不断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不断完善园区建设,努力实现标准要求。

生态工业园注重环境管理。园区需做好规划环评的落地,并与项目环评密切衔接,促进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招商布局等方面更加合理。园区还应完善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防控机制,完善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建立工业园区环境信息统计机制,并探索污染治理与排污许可证机制的结合。

(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环保技术国际交流合作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治理查看更多>环境污染防控查看更多>清洁生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