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全文|《淄博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2017-10-09 11:30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污减排环境质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集约利用能源资源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全面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建燃煤项目实行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落实煤炭替代来源及削减量,切实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市县制定相关激励和补贴政策,强力推进高效煤粉锅炉替代改造工作,鼓励经营性生产、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用煤淘汰劣质煤炭,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优质煤炭、洁净型煤,大力推广环保炉具。到2020年底,完成国家、省下达的煤炭削减任务。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的应用,推动生物质成型燃料、液体燃料、发电、气化等多种形式的生物质能梯级综合利用。加强天然气供气设施建设,加快村镇燃气管网敷设工作,瓶装液化气供应要达到城市边缘地区、乡镇及居民点。强化热电联供,推行集中供热,淘汰分散小锅炉,到2020年底,实现区县以上城市集中供热全覆盖,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7%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率达到18%。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建立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煤、石油、铁、铝土、耐火粘土等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开发集约化水平。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延长资源和资源产业生命周期。积极研究探索淄川“矿枯城衰”的应对措施,通过产业转型积极化解其资源衰竭困境。

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管控。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取用水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工业企业再生水循环利用,推进企业节水改造。到2020年底,全市用水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家、省下达的考核指标要求。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实施生活节水改造。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和水生态功能。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节水型城市创建,建设节水型社会。到2020年底,缺水区县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到2017年底,完成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编制地面沉降区地下水压采方案。岩溶水源地及地面沉降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控制深层承压水开采,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应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全面排查并整治未经批准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到2017年底一律予以关闭。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国家、省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管理,严禁核准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炼油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建立并公开取缔清单,取缔“十小”企业,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立足创新驱动,通过实施“退城进园”、培育“高端制造产业”等举措,不断提高新旧动能的转换效率,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让传统产业在与新动能融合中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链。

科学规划工业布局。以“调结构、控新增、减存量”为主攻方向,实施产业园区整合战略,促进动脉产业为主向动脉、静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积极培育高技术、高效益、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两高两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按照“大企业+产业基地”的思路,加快推进淄博高新区、淄博经济开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齐鲁化工区(一区四园)、主城区南部区域、淄博新城区等六大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园区规划建设。提升九大省级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以节能低碳环保为方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支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为契机,调整全市化工产业布局,推进化工产业园区化、集约化、集群化和绿色化发展,除市规划园区和集群外,不再新上化工项目。大力引导石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生态产业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生态化工优先,实现由资源驱动的传统石化基地向技术创新驱动的多链条现代化工产业集群转变。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动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动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系统之间、区域之间的循环连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产业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水循环利用。鼓励企业、产业间建立循环经济联合体,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完善循环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打造石化、建材、冶金、纺织等循环产业链,加快推进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齐鲁化学工业区、桓台氟硅材料产业园、博山经济开发区、高青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加强煤矸石、粉煤灰、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强余热、余压、废气、废水回收利用。完善再生资源社会回收体系,开发利用“城市矿产”,鼓励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100%。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治污减排查看更多>环境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