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工业污染治理矛盾凸显 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要如何抓排放失控牛鼻子?

2017-11-10 09:33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陈湘静关键词:工业污染治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生态环境损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九大关于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了新提法。而对于工业污染治理特别是工业聚集区,当前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哪些变化?环境管理的政策着力点又将在何处?

主要矛盾未变,中心任务是从面上遏制工业园区排放失控

全国7000多家各类工业园区环保达标率也就两三成”。这个坊间流传的说法可能离真实状况并不特别远。当前,不具备稳定治污能力、长期处于环保及格线以下的园区,数量多、分布广,其对区域、流域的生态环境损害巨大且持续,仍然是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主要矛盾。

对此,决策层已经开始进行统一部署,层层推进,力图堵住排放失控的窟窿,提升污染治理水平。

首先是新环保法的出台实施,树立了违法者必将付出经济、法律代价的氛围,正持续发挥威慑力。此前备受关注的宁夏腾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诉讼系列案在宁夏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调解结案,8家被诉企业承担超过5.6亿元,用于修复和预防土壤污染,并承担环境损失公益金600万元。

而“水气土”三大战役的持续深入,从环境要素角度,正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和聚集区废水处理、工业废气和vocs、固废和危废处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工业集聚区应于2016年底前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而今年以来,“从未如此密集,力度强度空前”的各类环保督查、专项行动等则是开出的“加强剂量”。前三批中央督察中,反映出工业聚集区的环保问题较为严重,其中,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不建设、不运行是普遍症状,也将成为下一步各地的整改重点。

不过,笔者建议,工业园区的环境监管不能只靠中央发动,更不能仅靠运动式、高压手段。一方面,要在排污许可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拓展社会监督渠道,让区域环境质量的相关利益方直接参与进来,建立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园区的污染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地方发展观念和产业结构等决定的,病根在内部,解决起来不是单靠上设施,而是要进行根本性的调整与升级。

地方环保部门管园区还缺抓手,强化责任信息公开或将是出路

对单个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基层环保部门有法规、有标准,有处罚,从前端审批到末端排放,工作有体系有抓手;但对于工业聚集区,基层环保部门手中是没有王牌的。

园区政府环境管理的责任落实一旦正面遭遇地方经济发展指标的硬任务,很可能是妥协,环境管理不到位甚至缺位;这种情形下,基层环保部门对园区监管执法遇阻,也并不罕见。

工业园区的环保责任怎么落实,环境监管体系从何入手,在进入攻坚期的工业治污格局中是个重要而不可回避的命题。对此,环保部也一直在努力,在2015年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
原标题:工业园区环境管理要抓排放失控牛鼻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污染治理查看更多>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损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