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市场正文

研究报告|市场化提速抢占环卫风口 聚焦模式升级及行业变局

2018-01-03 10:43来源:Citics公用环保作者:李想 崔霖关键词:环卫行业环卫公司环卫市场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使用者付费体系&付费模式多样化

在美国,居民每月向市政管理部门交垃圾处理费,市政管理部门再与固废公司签订合同,一般来说公司可以通过竞标形式获取合同,合同有期限在1~5年之间的短期合同,也有期限在10年以上的长期合同。此外,公司也可以直接与居民签订合同,居民以订阅的方式提供垃圾收集服务。在最终付费主体方面,美国垃圾收费体系以使用者付费为主,政府主要以税收减免、税收优惠等形式对环卫公司提供间接补贴。

以纽约市为例,其环卫服务业由政府环卫管理处与私营垃圾运输公司共同运营,但私营公司受到环卫管理处监管,并要遵守相关地方规范。纽约市环卫管理处(DSNY)主要职责是垃圾收运、道路清洁和清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卫管理处,负责每天收运纽约市的10,500吨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以及1,760吨再生废弃物。纽约市另外13,000吨垃圾由私营垃圾运输公司(PrivateCartingCompanies)进行收运,环卫管理处对这些私人运营负责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并发布其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

另一个典型城市是旧金山。其环卫服务业务具有两大特色:(1)在垃圾收运环节中加入分类和减量化措施,可以极大地降低下游产业垃圾处理与再生资源利用环节的物力、人力成本,减轻环境压力;(2)整个地区由两家公司分别承揽环卫业务,形成市场化竞争&定价机制;旧金山市2009年颁布《垃圾强制分类法》,两家公司在提供垃圾收运服务同时,也需要提供分类垃圾桶,每户居民按照产生垃圾量收费,再生资源占比多的居民可得到收费优惠,运营企业所有收入都来自垃圾收费,而没有政府财政的额外补助。旧金山市附近的LopezLandfill(填埋场)距离市区约80多公里,需要垃圾车上门收集垃圾后集中到垃圾转运处理中心,进行预处理后再由大型车辆运往填埋场处理。1921年以前,当地有100多家小规模的垃圾运营公司,存在恶性竞争、收运效率低下,标准难以统一、管理混乱等问题。现在旧金山实施公司运营成本公示、业务竞争性取得等政策,并在运营监管协议中设立退出与行政接管机制。如果企业垃圾收运和分类没有通过考评,将会受到严重处罚,甚至退出项目经营,由政府部门进行接管。

美国各州和市的收费方法不完全相同,很多地区的垃圾处理收费实行垃圾投放付费制度(PayAsYouThrow,简称“PAYT”),即市政管理部门根据居民、商业及工业企业所投放垃圾的量、体积及分类程度收取相应的垃圾处理费。旧金山市自1932年以来就实行了PAYT制度,上世纪70年代PAYT制度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纽约州和华盛顿州等地区大规模推广,目前PAYT制度已在美国7,100以上的社区实施,被认为是减少垃圾处理和鼓励回收利用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

PAYT制度通常下的定价模式有全单位定价模式、部分单位定价及浮动定价等三种模式。以全单位定价的PAYT模式为例,居民首先需要购买由当地政府统一印刷的标牌,并将标牌粘贴到一定容量的垃圾袋上;或者根据自己产生垃圾量大小向政府申请垃圾桶,政府根据垃圾桶大小而收费。以夏威夷州的考艾岛为例,该地区在2015年7月开始实行PAYT制度,居民可以选择两种尺寸的垃圾桶,一种是96加仑的垃圾桶,每月需付费18美元,一种是64加仑的垃圾桶,每月需付费10美元,一个64加仑的车,每月10美元。

集中度提升&产业链打通塑定价能力

定价能力体现:

持续高于CPI的价格上涨

根据WasteBusinessJournal统计,美国市政废物管理市场规模自1997年的341亿美元持续攀升至2013年的589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速为3.5%,高于同期人口增速和废物产生量增速。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规模自2008年的55.7亿元略微下滑至2009年的53.7亿元,但在2011年即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如前所述,自2000年以来,美国废物管理市场近年来面临产废总量增速放缓以及废物回收力度不断加大等不利因素冲击。但是,从2000年以来市政废物管理市场规模变动趋势看,行业规模维持上升趋势,且增速明显快于同期产废量增速,2000~2013年的市政废物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3.14%,而同期产废量增速仅为0.46%。由此可见,废物管理行业内企业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通过持续提升处理费等推动行业规模稳健上升,成功规避废物产生量增速放缓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以废品管理公司(WM)为例,2013年迄今,其废物收集&处置季度均价均维持上涨态势,价格同比涨幅维持在1.4%~2.6%的区间之内(季度均值为2.1%);此外,除2017Q1外,废品管理公司(WM)季度均价涨幅均超过同期CPI涨幅。由此可见,在和上游工商业客户及地方政府的博弈中,美国市政废物管理公司确实拥较强的定价能力,能够维持长期可持续的温和价格上涨。而行业内企业拥有较强定价能力,是维持行业健康繁荣、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攀升的重要一环。

定价能力来源:

产业链打通及市场高度集中

市场分割和一体化是两种常见的市政废物管理市场参与模式,其中在市场分割模式下,市政废物的前端收运和后端处置业务分别由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完成;而在一体化模式下,市政废物市场参与企业将整个固废产业链条打通,业务全程参与。相比市场分割模式而言,采用前后端一体化模式有助降低参与企业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成本,具有更好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最终有利于社会公众。

美国环卫市场为典型的一体化模式,相关企业在大力参与前端收集&转运业务同时,后端处置及资源回收领域也积极布局和参与,以充分发挥协同和提升公司竞争优势。从废品管理(WM)等三家全国性市政废物管理公司的2016年收入构成看,收集&转运业务收入分别占到三家公司2016年内部抵消前总营业收入的63%、75%和94%,后端处置分别站到合并抵消前营业收入的19%、19%和4%。

废品管理(WM)等美国三大环卫龙头公司除在前端收集及转运已经牢牢树立垄断地位外,多年来通过在后端处置环节的持续大力参与,目前在填埋环节的领先优势也异常明显。2016年,三大环卫公司在填埋市场份额占比合计高达54%,WM、RSG及WCN在市政废物总填埋量中占比分别为26%、21%、7%,填埋市场的寡头垄断特征突出。

从美国市政废物填埋市场发展历史看,政府在后端填埋领域强化监管和废物填埋的重资本属性在提升填埋市场集中度以及塑造进入壁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最终导致填埋市场以私营公司主导,以及寡头垄断竞争格局的出现。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市政废物填埋场曾经爆发大气、土壤、水源污染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居民对于社区周边建设和运营垃圾填埋场的反对声音日益高涨。针对上述环境问题,1991年,专门用于监管非危废填埋场的《资源保护与回収法》D条例颁布,大幅提升了市政废物填埋场的设计、运营及环保等标准。受此影响,大量靠近社区或运营不达标的填埋场在上世纪90年代被迫关停,且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上升明显。根据EPA的统计,美国市政废物填埋市场数量自1988年的7,900座下滑约75%至2009年的1,900座,填埋场数量降幅明显。

因为建设时间较早,政府下属市政公司所拥有的填埋场普遍靠近社区,运营效率不高&环保不达标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其在D条例颁布后被迫大面积关停。随着靠近社区的老旧填埋场被关停,在偏远地区建设具有规模经济的大型填埋场受到越来越多青睐,偏远化和大型化成为填埋市场发展趋势。但政府下属的市政公司的环卫和填埋业务通常规模较小且基本不跨区域运营,因此他们在边远地区新建大型填埋场的资本实力和业务基础都不具备;此外,从规模经济角度出发,相比自建设施,中小型环卫公司通过支付填埋费的形式将废物交给周边第三方填埋场更节约成本。因此,新建大型填埋场的工作主要有具有资金和运营实力的大型私营企业承担,而小型参与者的退出导致填埋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最终形成私营企业主导市场以及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经过多年发展,私营企业无论从填埋场数量还是规模上看,均在填埋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从市场规模看,根据EPA统计,政府下属市政公司在填埋市场份额大幅下降,市场份额占比已经从早期的超过70%下降到2016年的26%;从填埋场规模看,近年来虽然仍有市政公司从事填埋业务,但主要以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小型填埋场为主。根据EPA统计,即使在填埋场已经普遍大型化的2004年,市政公司所属的填埋场平均填埋能力仍不倒200吨/天,而私营企业所属填埋场的平均填埋能力约为1200吨/天。

原标题:环保行业国际比较专题研究报告-市场化提速抢占环卫风口,聚焦模式升级及行业变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卫行业查看更多>环卫公司查看更多>环卫市场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