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市场正文

研究报告|市场化提速抢占环卫风口 聚焦模式升级及行业变局

2018-01-03 10:43来源:Citics公用环保作者:李想 崔霖关键词:环卫行业环卫公司环卫市场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度机械化降低人工成本占比,强化重资产属性

美国生活垃圾的清扫与收集基本实现完全机械化,由居民先行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环卫工人直接通过驾驶特制装载车收集社区住户附近垃圾桶内的废弃物,然后将市政废物运往垃圾转运中心或者最终处理设施。以共和服务(RSG)为例,从员工数量和公司机械设备数量看,RSG的员工数量和车辆数量大体维持在2:1的水平;在2011~2016年公司运营成本构成中,劳动力成本在公司运营成本占比稳定维持在31%~33%的区间内,显著低于国内环卫市场中的劳动力成本占比。由此可见,通过持续不断的机械化替代,废物管理市场各参与方的劳动力成本规模和占比确实可以实现有效控制。

除人力密集型的清扫需求较低、行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影响因素外,企业上下游打通后后端处置为资本密集型对美国环卫公司重资产商业模式的塑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前所述,废品管理(WM)等公司在后端填埋领域的布局力度也比较大,而填埋场所需投资规模较大,重资本运营特征明显。

重资本模式提升进入门槛,

持续推动行业整合

从海外环保行业发展经验看,由于环保基础设施所需的建设投资金额巨大,重资本属性抬升环保行业进入的资金门槛,推动环保公司为追求规模效应而持续外延并购。从美国和欧洲环保行业发展经验看,重资本特征带来的自然垄断属性最终导致水、固废、危废等环保细分市场最终均成长为自然寡头垄断市场。

在市政废物管理市场目前面临废物产生量增长缓慢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不利因素下,通过外延并购也是企业提升收入和加速成长的重要手段。废品管理(WM)等三家龙头公司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实施外延并购,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定价能力。从并购对象标的类型看,大型及小型公司、前端收集及后端处置公司等均有涉及。

如前所述,即使在持续多年的并购整合之后,目前市政公司和小型私营企业在市政废物管理市场的份额分别为26%和10%,在填埋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26%和10%,未来仍有较大的市场集中度提升潜力。

美国环卫市场重点上市公司介绍

废品管理(WM):

外延并购成就固废巨头,规模经济提升运营效率

废品管理(WM)是北美规模最大固废处理公司,目前共拥有2.2万辆垃圾收集车辆,4.12万名员工,262个填埋场,310个固废中转站,120家资源回收中心和17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服务美国、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等2,700万户工商业和居民客户。2016年,公司营收规模为136.09亿美元,净利润为11.82亿美元,目前市值约330亿美元,是标普500指数成分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垃圾收集、废品回收、垃圾转运、垃圾填埋场以及垃圾焚烧,固废上下游产业链全覆盖。从收入占比看,2016年,圾收集业务占收入的54%,其次为垃圾填埋、转运、回收等业务,分别占公司当年收入的19%、9%和8%。近五年来,公司收入规模稳定在130亿美元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司坚持价格导向而并非规模导向,停止了部分低价合同。从净利润率看,剔除2013年的异常年份后,公司过去10年的净利润率基本稳定在8%左右。2013年,公司剥离焚烧发电子公司Wheelabrator发生5.09亿美元商誉减值损失和4.64亿美元资产减值影响,导致当年净利润率低至0.93%。

WM前身是一家芝加哥地区私人垃圾处理公司,发展初期仅有12辆拖车以及75万美元年营业额。1968年Buntrock和Huizenga把位于芝加哥和佛罗里达的垃圾储运资产进行合并,成立WasteManagement公司。WM成立第一年在伊利诺伊、威斯康辛和弗罗里达州共产生550万美元收入,并于1971年在纽交所上市,行业快速成长以及公司业务发展获得充足资金,推动公司业务步入高速成长期,1971~1980年收入复合增速达到48%,净利润率达到10%。

上市之后,公司持续开启一系列收购,仅在在上市后一年半内就完成75起并购。1998年,公司与全美第三大垃圾收集企业USAWasteService合并,2008年公司出价62亿美金欲收购全美第二大固废处理企业RepublicService,但最终没有获得成功。在立足美国的基础上,WM也在1975~1989年逐步进入沙特阿拉伯、阿根廷、澳大利亚、委内瑞拉和中国香港等地区,从事市政垃圾处理。1984年公司收购ServicesCorporationofAmercia,收入规模从10亿美元增加到12亿美元,一举成为美国最大固废处理公司。

总结而言,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固废产生量和处理需求增加,而美国政府固废法律和标准不断完善,推动固废产业并购整合。WM通过一系列并购不断成长,才有了今日固废巨头和环保市值第一股。

共和服务(RSG):

垃圾收集贡献主要营收,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共和服务(RSG)是美国第二大固废公司,业务基本覆盖美国全境。截至2016年底,RSG在美国39个州经营333个收集点,204个转移站,192个活性填埋场,64个回收中心,7个回收和处置设施以及10个盐水处理井,71个气体填埋和可再生能源项目。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88亿美元,净利润2.47亿美元。

1981年,公司前身RepublicIndustry作为垃圾处理公司成立;1998年,RepublicIndustry将共和国服务公司(RSG)分拆上市;2008年6月,RSG以61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其较大的竞争对手AlliedWasteIndustries,一举成为美国第二大废物管理公司。大体量并购推动公司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36.85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81.99亿美元,同比上升122.49%;净利润从2008年的0.74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4.95亿美元,同比上升570.73%。

近年来,公司依靠内生增长和外延驱动双轮驱动,营业收入稳步提升,2013-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推动营业收入稳健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垃圾收集&处理量和垃圾收集&处理费用的共同提升。内生增长方面,公司聚焦垃圾数量增长、价格上涨、回收能力扩大、基础设施发展,外延主要依靠收购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收购私营固废和回收公司,补充公司现有的业务平台。

公司当前业务涵盖市政固体废物收集、转移、处置、回收服务,其中垃圾收集业务占比高达76%,填埋、转运及E&P废物服务在收入总占比相对较小。从收集业务中各类客户类型看,公司31%的收入来自住宅垃圾收集服务,40%来自商业服务,28%来自工业收集服务。在住宅垃圾收集业务中,公司在路边收集废物运输到转运站,或直接运输到垃圾填埋场或回收中心。

原标题:环保行业国际比较专题研究报告-市场化提速抢占环卫风口,聚焦模式升级及行业变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卫行业查看更多>环卫公司查看更多>环卫市场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