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市场正文

深度!危废处置—环保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深度思考之基础篇

2018-04-09 15:04来源:强推环保作者:徐强等关键词:危废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危废处置:环保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4.1 A股上市公司近两年纷纷布局危废产业

危废处置版块是环保行业中商业模式最优质、业绩质量最高的细分板块:危废处置直接面向工业客户,市场化程度较高;同时,危废企业上游客户多而分散,决定了危废子行业属于业绩质量非常高的环保细分板块,现金流回流往往超前于收入确认。

除专营危废的东江环保(002672.SZ)之外,A股近年来先后有13家公司通过并购产能、购买批文并新建产能、申请批文并新建产能、技改扩产,等方式进入危废产业。随着学习效应积累,一方面,项目甄选更加专业,匹配需求意识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工艺配置更齐全:传统焚烧、水泥窑协同焚烧、物化、填埋和资源化等五种主要工艺各有其适用的危废品类,上市公司开始有意识的通过提升工艺全面性,互补优劣实现利润最大化。


4.2危废行业竞争的关键:快速、全面与内生

4.2.1. 点位争夺战即将展开,快速布点=区域垄断优势

由于地方政府对于危废产能批复的审慎性原则,确保产能规模与本区域产废规模接近即可,先进入者具有显著的垄断优势。危废产量大、产能缺口显著、企业偿付能力强的区域,将是行业争夺的重点,随着行业内进入明确的爆发阶段,危废点位的争取将会进入白热化阶段,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是首要的关键性因素。

目前市场上,对于危废处置业务的扩张方式,主要通过自主申请产能和外延式收购两种方式,按照资产被收购时所处的阶段,可分为收购环评批文、收购建成设施、收购成熟产能三种。产能越成熟、业绩兑现速度越快,但扩张成本也越高。因此,在兼顾速度与成本的角度,收购环评批文是目前成熟危废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而收购成熟运行产能,往往作为新进入者的敲门砖。

4.2.2.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点位尤其稀缺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工艺,需要依托现有水泥产能,而后者格局已基本确定,因此点位有限性更加突出。目前全国范围内新型干法生产线共计1769条,其中最终可进行协同处置危废改造的生产线预计将有150-200条,一旦高执行效率的企业将稀缺点位瓜分完毕,其他竞争者将会彻底失去进入市场的可能。符合条件的水泥窑较少主要由于:

客观限制:考虑①根据2016年12月环保部颁布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新建、改建或扩建处置危险废物的水泥企业,水泥窑单线熟料产能须 4000 t/d。而我国2500t/d及其以下规模的水泥窑占总产能的70%以上。尽管2017年发布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将这一限制下调至2000t/d。但政府审批层面仍有一定争议。②部分水泥厂出于水路运输扩张业务半径考虑,选址在河道附近,或随着水泥企业的人口辐射效应造成周围居民聚集,此类情景环评极难通过。

主观限制:①水泥窑所处区域的水泥供需格局较好,若竞争过于白热化,熟料产能难以提升,危废掺烧量小,投资回报低,则不宜改造。②当地危废产能供需缺口较大,且危废品类适宜利用水泥窑处置。

因此,最终可完成改造的生产线约为150-200条生产线,按照单线平均8万吨/年计算,对应产能约为1200万吨/年-1600万吨/年。

4.2.3. 全牌照产能配置=一站式收储+最优成本结构

一站式收储提升客户粘性:危废处置企业通过持有尽可能多的危废品类处置牌照,为产废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显著减少客户不同危废的贮存与管理难度,企业粘性也相应显著加强。在目前产能严重不足且全牌照布局极少的情况下,这一趋势还未充分体现,而一旦进入市场供需平衡状态,全牌照溢价优势将更加充分显现。

多工艺布局优化成本结构:由于不同的危废处置技术各有其最佳应用场景,通过多种工艺组合处置,可有效优化成本结构:

传统专业焚烧工艺,适宜处置少量多种危废:一方面,多种危废利于合理配伍,实现协同焚烧。另一方面,少量危废的单吨收储价格显著高于大宗危废。但由于单体规模较小,仅1-3万吨/年,对于动辄年产上万吨的单一大宗危废的处置往往力不从心。

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适宜处置大宗危废:一方面,产能规模显著提升后,大宗危废可快速提升产能利用率,以及设施盈利能力,解决专业焚烧炉一直无法解决的大宗危废堰塞湖,另一方面由于危废的掺烧要与水泥的正常生产相互配合,处置大宗危废可尽可能减少水泥工况的调整频率。同时,企业同时配有水泥窑和传统焚烧产能时,水泥窑可以较低成本处置传统焚烧炉产生的灰渣,灰渣处置费从填埋法的3000元/吨降低至500元/吨,提升旗下传统焚烧的盈利能力。

资源化工艺,适宜处置含贵金属的危废:金属资源化工艺是危废处置中较为独立的板块,可以简单理解为金属二次冶炼,通过将各种小宗危废中的贵金属富集为大型炼厂可使用的粗铜,实现危废的彻底无害化,是目前各种资源化工艺中附加值最高、成本最低且无害化最彻底的工艺。

4.2.4. 内生性成长:标志着危废企业登堂入室

危废处置产业,作为管理壁垒、资源统筹壁垒较高,资本壁垒相对偏低的行业。尽管企业普遍通过并购成熟长切入,但持续性并购发展壮大的成本较高(PE≥10),资金消耗过大,并非企业运营的长久之道。

我们认为,判断企业能否获得这一领域的持续成长,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内生性扩张。即,通过不断丰富危废业务团队,从自主申请环评或并购成熟批文起步,进行项目的建设与政府沟通,并最终在投产阶段,通过内生团队,完成项目的高质量运营。内生性扩张是公司低成本积累优质运营性资产的最佳方式,同时重视企业的人才培养与运营团队建设,有助于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控制人力成本,且有效防止了并购带来的对赌期结束核心管理者流失带来的风险。

5危废产业新动能:金圆股份与海螺创业


5.1金圆股份:轻资产扩张+高效执行+布局超前

金圆股份作为一家传统的水泥企业,2014年借壳上市后,水泥行业受产能过剩影响出现显著降价,公司积极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自2015年起为切入危废行业做准备。目前已累积在全国15省市布局危废项目25个,总产能达到231万吨。在危废“快吃慢”型市场格局下,高效扩张奠定领军地位。

5.1.1. 全国复制:扼住技术与管理咽喉,联姻水泥友商合作共赢

格尔木宏扬项目,作为金圆股份首个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已于2017年下半年进入试运行阶段,在工艺设计、运营管理方面,积累经验作为先发优势。公司未来通过①独立生产,改造旗下其余水泥窑,与②联合生产,利用技术输出+利益分成模式,改造友商水泥窑,完成技术扩张。

独立生产:金圆股份的格尔木宏扬项目,作为公司首个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在工艺设计、运营管理方面,积累经验作为先发优势。鉴于公司旗下其余水泥窑,均不存在环评硬伤,均具有协同处置危废改造潜力。未来公司自有水泥窑改造比例有望达到100%。

联合生产:利用技术输出+利益分成模式,改造友商水泥窑,完成技术扩张。截至目前,公司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环评公示或环评通过)的合作型项目已有9个,通过寻求与有条件的水泥企业合作,为后续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技术输出+运营收益分成模式的合作打下伏笔,未来有望在全国出现多点开花局面。

5.1.2. 危废一站式服务供应商

在深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同时,公司着意配置成熟的传统危废处置产能,通过并购新金叶配置资源化处置资质,新建灌南项目配置传统焚烧资质,补足水泥窑处置品类不全的短板,进一步完善工艺框架,努力达到全牌照覆盖。

公司最终将形成水泥窑协同处置为工艺重心,协同布局传统焚烧与金属资源化工艺,达到全牌照覆盖一站式服务效果。产能结构从低成本、投产速度快和全牌照覆盖三方面,充分发挥优势,高效率高质量的快速占领市场。

5.1.3. 民企高效执行、精细化管理优势

近一年中,公司在项目拓展方面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绩,绝大部分项目为内生性拓展。仅仅新金叶项目作为技术蓝本考虑,通过并购成熟产能获得,其余均为自主申请与建设、收购环评批文后自建产能。公司通过输出技术与管理,通过最低的资本消耗实现产能的快速扩张。

公司的优异成绩主要得益于突出的民企基因,凭借较强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的锐意进取精神和快速决策的高效执行能力,具备角逐危废处置市场的各项软实力指标。

除此之外,公司在各危废项目中,均给予项目管理人员股权,针对危废产业精细化管理属性与现金交易的特点,将有效促进员工通过合理激励与互相监督,减少利润跑冒滴漏,激发企业合力,推动公司业绩扎实成长。

5.1.4. 目标市值 184 亿元

预计公司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4亿元、6.1亿元和9亿元。青藏两省基建需求稳健、供给格局有序,传统业务业绩稳定;多个危废在手项目进入快速释放期,业绩兑现无忧,给予公司2018年30倍PE,目标市值184亿,目标价25.6元,维持“增持”评级。

原标题:【国君环保 | 建材】重磅深度!危废处置—环保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深度思考之基础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危废处置查看更多>水泥窑协同处置查看更多>危险废弃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