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全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方式多样,由此形成了种类复杂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露天开采形成了众多破损山体和露天采坑,造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带来严重视觉污染;二是地下开采产生采空塌陷、地裂缝等,其中以采煤塌陷最为突出,部分历史遗留的非煤矿山采空区也存在塌陷隐患;三是废弃工业广场、固体废弃物(不含尾矿库)堆放占压大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全省露天开采矿种主要有石灰岩、花岗岩、砖瓦用粘土等非金属建筑材料矿产,在开采过程中造成了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也占压和损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目前,全省尚有破损山体4706处、露天采坑3109处,占损土地资源总计4.28万公顷。其中,历史遗留矿山破损山体4041处、露天采坑2640处,占损土地资源3.2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济南、烟台、潍坊、临沂等地(表3);生产矿山造成的破损山体665处、露天采坑469处,占损土地资源1.0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烟台、泰安、临沂等地。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规划区和重要交通线、海岸线(以下简称“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尚有历史遗留露天开采矿山889座,占损土地资源0.78万公顷。
(2)采煤塌陷
全省尚有采煤塌陷地184处,损毁土地7.24万公顷,造成房屋开裂、耕地破坏,影响村民居住、土地耕种等。其中,历史遗留矿山采煤塌陷地50处,损毁土地1.2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枣庄、济宁、泰安等地;生产矿山采煤塌陷地134处,损毁土地6.0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枣庄、济宁、泰安、菏泽等地。
(3)非煤矿山采空区及废弃矿井
全省共有历史形成、责任灭失非煤矿山采空区155处,主要涉及金、铁、石膏、耐火粘土、银、重晶石等矿种,主要分布于淄博、枣庄、烟台、潍坊、威海、临沂等地,部分采空区存在地面塌陷、地裂缝隐患,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全省共有历史遗留非煤矿山废弃矿井1302处,主要涉及金、铁、石膏、耐火粘土等矿种,主要分布于济南、烟台、威海、临沂等地。
(4)土地资源占压
全省共有废弃工业广场1264处,占损土地资源0.84万公顷,主要涉及粘土、煤、铁、石膏等矿种。其中,粘土矿废弃工业广场占损土地资源面积最大,为0.58万公顷,占比69%,主要分布在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地。全省共有历史遗留矿山废土石堆471处,煤矸石堆39处,主要涉及铁、饰面用石料、煤、花岗岩、金等矿种,积存量20505万吨,占损土地资源0.29万公顷。全省共有生产矿山废土石堆179处、煤矸石堆81处,主要涉及金、铁和煤等开采矿山,总积存量为22112万吨,占损土地资源0.30万公顷。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
1.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列为“生态山东”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各级政府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压实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治理模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各级国土资源及有关部门积极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监管职责,推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1)政策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
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并出台了《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保证金管理制度,推动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为今后一段时期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指明了方向。
(2)生产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组织矿山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主体责任,开展“边开采、边治理”。 对生产矿山履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保证金缴纳、治理方案编制和执行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矿山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对未执行治理方案、治理进度缓慢的,督促限期整改。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全省共投入治理资金约10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7亿元,省财政资金35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0亿元,矿山企业、社会资金投入30亿元,先后实施了矿山复绿、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示范县建设、历史遗留非煤矿山采空区和废弃矿井调查治理等重点工程,共完成地面塌陷、破损山体和废弃矿井等各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1400余项,恢复土地面积3.80万公顷,其中耕地1.50万公顷、林地1.27万公顷、建设用地0.20万公顷、水域0.65万公顷、其他地类0.18万公顷,大量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遵循“政府主导、社会投入、因地制宜、合作共赢”的理念,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了“捆绑治理、实现双赢”“打包治理、以地引商”“ 拍卖治理、变废为宝”等新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2015年7月,国土资源部在山东济宁召开了全国地质环境管理暨矿山复绿行动现场会,肯定并推广了山东省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落实规划分区制度;强化源头管理,改革采矿审批管理方式,坚持从严从紧的原则,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加强采矿权登记管理,严格禁止在规划禁采区设立采矿权,从源头上减少了矿产资源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加强矿产资源整合,推进矿产资源科学、合理、高效开发利用,不断优化资源开发结构和布局,全省矿山企业数量由2006年的8345家减少到2017年的1681家,压减了75%。全省3个市、22个县(市、区)获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5)矿山地质环境家底基本摸清
在前两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专项采空区调查、专项废弃矿井调查等基础上,2017年1-6月,全省开展了第三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共收集资料3000余份,完成遥感解译157900平方千米,矿山地质环境调查34290平方千米,调查矿山9672座,基本查明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规模、危害和治理工作开展等情况。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量大
自上世纪以来,矿产资源开发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同时也遗留了大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各级政府治理恢复的任务相当繁重,尚有5万余公顷占损土地未治理。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资金瓶颈
由于近年来矿业经济形势低迷,矿产品价格较低,加之国家已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各级财政可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矿产资源专项财政收入相应大幅减少,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受到严重的资金瓶颈约束。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投入模式单一
多年来,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资金渠道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投资开展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社会力量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综合运用市场、财税、土地等各方面政策的机制尚未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单一,主要采取削坡、卸载等工程施工方法,尚未建立多手段综合治理的有效模式。
(4)矿业权人自觉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的主动性有待提高
部分矿山企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主动意识不强,特别是在当前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矿业利润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矿山企业开展环境治理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由于现行法律法规中对矿山企业不依法履行治理义务的处罚力度不够,单纯依赖保证金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往往是保证金一交了之,甚至欠着不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国家已取消保证金制度,现正在建立基金制度期间,基金制度的作用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巩固。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趋势分析
1.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形势总体向好
随着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观的逐步树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和追求逐步提高,环保督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公益诉讼、“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的深入实施,各级政府、矿山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将进一步增强,监督管理将更加有序规范,保护与治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增量将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全省矿山企业的数量已由最多时期的万余家减少至1600余家,矿山企业的布局和结构也已得到进一步优化。今后,全省新建矿山全部按绿色矿山标准建设,生产矿山陆续按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推进,矿山企业主体治理责任将逐步落实,生产矿山形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增量将得到有效控制,增速将大幅降低,分布范围大幅缩减,影响程度逐步减轻。
3.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存量将会逐步减少
随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破损山体,“矿山复绿行动”中专项治理的废弃矿山和因政策性关闭的矿山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得到解决和治理,存在地质环境问题的历史遗留矿山数量也将快速减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意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行政,科学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尽快形成在建、生产矿山和历史遗留矿山等“新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统筹解决新局面,全面提高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山东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源头预防,规划管控。完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体系。强化矿产开发管理对生态环境的源头保护作用,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严格生产过程监管,严格责任追究,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责任落实到矿产开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矿产资源开发必须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
——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把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遵循自然恢复为主治理原则,根据矿山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和环境功能要求,充分结合地方发展规划需求,因地制宜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使之与周边环境协调,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新老统筹,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历史遗留和新产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纳入当地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以“谁开发、谁治理”落实矿山企业保护与治理的主体责任,以“谁投资、谁受益”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治理。
——共治共享,和谐发展。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与地质灾害防治、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地产开发、旅游、养老疗养、养殖、种植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资产要素投入,实现政府、企业、公众共同治理,治理成果共同分享。
——转变观念,创新管理。从重开发向重保护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从重事前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积极探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机制、新政策。
(三)规划目标
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法规体系及监督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有效管理。全面推行绿色矿业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改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强化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全面掌握矿山地质环境状况。
1.近期目标(2018-2020年)
到2020年,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矿业开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社会公众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0%,做到“边开采、边治理”。
——煤炭企业治理已稳沉的采煤塌陷地应达到80%,新增稳沉塌陷地达到同步治理。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0%。“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80%,地方政府治理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达到80%。
——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全省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
——开展典型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试点,探索建立省、市、县、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表4)。
2.中远期目标(2021-2025年)
到2025年,基本建立省、市、县、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全面掌握和监控全省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建立矿业权人履行保护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法定义务的约束机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责任全面落实,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基本完成,全省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机制,确保“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尽快形成在建、生产矿山和历史遗留等“新老问题”统筹解决的保护和综合治理新格局,基本建成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措施得当、管理到位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机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11月,贵州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黔西南州开展督察期间,发现黔西南州非煤矿山生态修复推进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频发。一、基本情况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矿产资源储量大,矿种多,全州非煤矿山有效矿权235个,其中在产在建66个。多年以来,黔西南州矿山开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日照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日照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规划》是“十四五”期间,日照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生态修复保护,指导县(区)编制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涉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2月23日,天水市生态环境局公布天水市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第三十四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公示,天水市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自查报告指出,已完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但调阅天水市自然资源局资料显示,还有12个历史遗留矿山未完成恢复治理,工作不严不实。天水市省级生态环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12月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监管工作(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强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生态修复责任义务的监管。详情如下: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监管工作(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0月28日,中招联合招标采购平台发布海伦市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EPC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联合体中标,项目包括13座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总面积138.8834hm2。详情如下:海伦市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EPC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煤炭、稀土、铜、金等重要矿产的供应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勘查开发区域布局更趋合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更加协调,基本形成绿色勘查开发新格局。到2035年,重要矿产资源供应
9月20日中招联合招标采购平台发布海伦市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详情如下:海伦市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TCL-ZB-226111)招标项目所在地区:黑龙江省一、招标条件本海伦市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EPC工程总承包(招标项目编号:HTCL-ZB-2
日前,自然资源部公布江西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上坪矿区等8个企业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和专家意见,详情如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结果公示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有关规定,我部委托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组织专家对江西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
国家森林公园内,车辆行驶在随意丢弃着废石的道路上,颠簸不堪,望着窗外尚未返青发芽的草木,愈加肃杀。向公园深处走去,裸露的山体、掺杂着雪水的渣土,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停下车行走,只见连绵不断的山峦被“开膛破肚”,走近矿坑边看上一眼便会倒吸一口凉气。这,还是人们印象中的
2022年4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自治区发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黄岗梁铁矿区的7个采区全部在内蒙古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生态破坏问题突出。一、基本情况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黄岗梁铁矿区现有内蒙古黄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岗矿业公司)和克什克腾旗西
日前,十堰市茅箭区朝北沟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工程一期朝北沟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合同估算价3225.66万元,详情如下:十堰市茅箭区朝北沟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工程一期朝北沟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BSY-202203SZ-00900
2023年11月,贵州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黔西南州开展督察期间,发现黔西南州非煤矿山生态修复推进不力,生态环境问题多发频发。一、基本情况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矿产资源储量大,矿种多,全州非煤矿山有效矿权235个,其中在产在建66个。多年以来,黔西南州矿山开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12月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监管工作(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加强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生态修复责任义务的监管。详情如下: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监管工作(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
日前,自然资源部公布江西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上坪矿区等8个企业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和专家意见,详情如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结果公示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有关规定,我部委托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组织专家对江西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
国家森林公园内,车辆行驶在随意丢弃着废石的道路上,颠簸不堪,望着窗外尚未返青发芽的草木,愈加肃杀。向公园深处走去,裸露的山体、掺杂着雪水的渣土,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停下车行走,只见连绵不断的山峦被“开膛破肚”,走近矿坑边看上一眼便会倒吸一口凉气。这,还是人们印象中的
为进一步规范新建、生产企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秩序,落实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近期,市自然资源局组织陕西核工业、西北有色矿山修复技术支撑单位,对全市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的提取、使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执行及年度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5月6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继续公开曝光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三批典型案例。攀枝花市米易县非煤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不力,生态破坏问题突出被点名曝光。通报指出,攀枝花市米易县矿山生态环境常态监管存在盲区,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缺位,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欠缺,个别花岗石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未严格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工作要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020年3月,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了《关于规范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20〕3号)(以下简称《通知》)。为方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政策内容,正确理解、贯彻和高效开展、监督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作政策解读。一、《通知》文件出台背景依据为贯彻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有关规定,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等8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通过审查,现予公告。8个通过审查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名单
各有关矿业权人: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业复工复产,现就疫情防控期间自然资源部发证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有关事项函告如下。一、疫情防控期间,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安排专人负责2020年
自然资源部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昌吉油田吉17井区等13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通过审查的公告,详情如下:自然资源部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昌吉油田吉17井区等13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通过审查的公告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忻州窑矿等10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通过审查的公告,详情如下: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有关规定,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忻州窑矿等10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通过审查,现予公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7日,山东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临港区管理办公室发布威海碳纤维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临时用地的批复,项目地址为临港区南黄山村、东武林村、磨山村、西武林村、小黄村、新权村、东杨格村、西道头村、台道头村、山马埠村、西马格村、东马格村、东柳村、西刘章村、王家
近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宁夏华电牛首山东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接入系统设计评审,编制印发了评审意见,标志着宁夏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据悉,目前宁夏没有已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仅在建牛首山抽水蓄能电站一座,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预计于“十五五”末
3月21日,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包括预应力钢管构架式风电机组塔架关键技术:通过引入预应力技术,缓解全钢结构塔身的节点疲劳,将钢结构塔身下部设计为构架式方式增强刚度,采用四点式承重分布减少塔架实际占地面积,可以跨灌渠、跨生产道路、跨老旧设施,低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2日,山东核电第三核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地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留格庄镇大辛家海阳核电厂,注册资本6亿元,法定代表人刘非。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热力生产和供应;建设工程施工;自来水生产与供应;餐饮服务;住宿服务;港口经营
3月18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开工建设500千伏观龙、桂陵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工程。观龙变电站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计划于2025年12月投运,本期扩建工程将新增10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组,配套500千伏断路器2台、220千伏出线间隔6个,新增60兆乏并联电容器、电抗器各2组。工程投运后可提升青岛电网供电能力
3月27日至4月2日的太阳辐射置信度较高,都在85%左右。27日的光照条件一般,但风速高且置信度都在80%左右,建议相关的发售电企业在市场上卖出。28-29日光照条件较好,风速较高但是置信度偏低,建议相关发售电企业关注气象波动,注意操作风险。(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Lambda)30日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山东鲁北基地300MW/600MWh独立共享储能EPC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分别为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环能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价格801459169.4元,约合1.3358元/Wh;临沂超越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国孚电力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价格
3月25日,中国核建-中核二四山东片区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入围中标结果公布,入围企业共计10家,分别是:1、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2、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4、常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5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2月退市经营主体名单,涉及2家售电公司,首注地均为山东,详情如下:
日前,国能山东公司新能源石横分公司#1、2炉低负荷脱硝改造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1150万元。公告如下:
2024年山东电网直调公用机组中,前四大发电公司为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国能集团和大唐集团,山东省电力市场的Top-4指标值为89.39%,HHI指标为238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