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访谈正文

明晰责任 科学治污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8-07-09 08:52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保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环境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

对话人: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黄婷婷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哪些深刻体会?

人的文化价值观和发展观要进行深刻变革

中国环境报:您于2004年~2008年担任原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司长。在此期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您是否还记得,作为生态司司长,当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理解?

万本太:客观地说,那时的理解很肤浅。认为中央是迫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为了加强环保工作,要求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对环境文明以礼。后来通过对中央文件的深入学习、对学者有关文章的学习,特别是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逐步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人的行为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人类在吸收工业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为了化解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选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生存方式,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

中国环境报: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否谈谈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体会?感触最深的是哪几个方面?

万本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人类是主体,不是主宰。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既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就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伤害自然最终就会伤害到人类自身。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认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宗旨出发,高瞻远瞩,透彻地论述了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大深远意义。环境是财富、是生产力、是民生。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既是重大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社会问题。2013年4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总书记指出,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环境关系文明的兴衰,关乎民族的未来。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在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存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总书记曾讲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2014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讲,“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生态环境问题在共产党人手里是可以解决的。总书记强调,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出现了“APEC蓝”。这次压力测试证明,只要有关方面携手努力、下大决心,生态环境是可以治理好的,不是什么绝症。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借鉴了国内外历史和现实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精髓创造性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径。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提出坚持六项原则、五大体系。比如,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这就意味着,人的文化价值观要进行一场深刻变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引领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文化理念。比如,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因此,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生态环境面临危机的形势下,谋全球之命运,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国内外各种场合,呼吁各国政要和各界人士,要同舟共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书记强调:“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大家也看到,中国积极承担国际义务,践行庄严承诺。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对各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哪些具体建议?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污、明晰责任、依法行政

中国环境报:您刚刚提到对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理解。能否结合您的工作经历,谈谈您如何看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万本太:政府可以通过对物质生产的规模与强度的调控,化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但一些地方由于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认识不够、把握不当,还是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法与模式不适当,往往就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比如,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会造成生态破坏;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对资源的粗放利用既会造成浪费又会污染环境;对生活资源的奢侈消费也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和保护都是为了人民,二者可统一于同一目的之中。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主要矛盾不同,两者的平衡点也不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必须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中国环境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同时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您认为在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方法可以助力污染防治攻坚?

万本太:打好这场大仗、硬仗、苦仗,首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应该说,在我国环保40多年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尤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预防为主,治理着力。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是我国环保工作取得一些成绩的重要经验,是治理污染的根本之策。比如,要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全面节约资源,开展区域环评、战略环评、政策环评等。为什么要治理着力?因为环境之所以受到污染,重要原因是治理不到位、不彻底。把所有的污染源都治理到达标排放,环境污染就会大大减轻,环境问题才能切实解决。因此,要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在治理污染源上下大力气,舍得投入。

科学治污,注重治理效果。生态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治理水、气、土污染,修复生态环境,必须遵循规律,依靠科学。近几年,有的地方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钱没少花,治理效果不显著,关键是缺少科学精神。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没有在恢复水生态健康功能方面下功夫。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也有类似的教训。对于PPP治污项目,一定要事先明确责任主体,充分论证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并作为要件列入项目招标条件中。

明晰责任,强化考核追责。这是近年来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任期内要进行目标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有关部门要问责,而且是终身追责。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党政领导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此外,企业的治污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的履职责任等,都要依法依规严格考核问责。

依法行政,避免“一刀切”。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既要认真履职,又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把握政策的水平。要充分调动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形成污染防治攻坚的合力。

原标题:科学治污 明晰责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污染防治攻坚战查看更多>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