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281

      来源:发改委2015-09-25

      (四)推进城市建设的绿色化循环化在城市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充分体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功能分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优化、集成共享。...、环境承载力、产业结构和区域特点,实施大循环战略,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来源:河北新闻网2015-09-02

      实行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8-25

      如环保法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8-18

      、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三)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突破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四)作出的决策严重违反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五)地区和部门之间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方面推诿扯皮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8-13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成昆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严守划定的森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越线行为的惩戒;加快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禁止开发区域为支撑的全市三屏两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来源:中国硅藻泥网2015-08-12

      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经济展评价体系据新《环保法》相关要求,地方政府需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中国环境网2015-08-12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对抓紧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建设大气和水环境监测网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等作出重要批示。

      来源:高能环境2015-08-07

      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针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06-29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划定和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线,水、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红线以及耕地、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红线,调控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同体是一个大系统工程。

      来源:海口网2015-06-25

      会议要求,水污染直接关系广大市民的每天生活与健康,市政府要有责任担当,在贯彻实施一法一规定的同时,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的水十条,立足解决主城区黑臭河、湖、沟的污染问题,全力保障海口水生态环境安全、提升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5-26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课题》结题会上表示,《课题》综合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产业发展水平和需求之间的协调程度,提出了引导工业行业合理布局的建议,对做好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源:北方新报2015-05-14

      ;在健全水节约集约使用制度方面;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方面;在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方面;在实行生态补偿制度方面;在发展环保市场方面;在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方面

      来源:中国水泥网2015-05-08

      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

      来源:新华网2015-05-07

      一是红线管控制度,从资源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提出了红线管控的要求,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特别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i投资微信2015-02-10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强化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4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制度,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河北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1-28

      业内专家还表示,新《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

      来源:河北新闻网2015-01-21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国土资源用途管制。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制度,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来源:华创新三板2015-01-14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提高城镇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在此背景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力提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必然趋势。...金达莱专注于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是一家专业从事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1-13

      点评:新法涌现出许多亮点,其中,新《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政府和部门单打独斗的传统方式,体现了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理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