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染者”相关结果690

      来源:华夏时报2016-06-0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谷庆宝表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需要投入的费用较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对拒绝治理的污染者进行处罚,同时综合采用政府拨款、政府补贴

      来源:OFweek2016-06-03

      美国环保署(epa)1980年的超级基金法提出污染土壤修复治理资金主要由责任方承担,即污染者付费;污染行为人暂时没有修复能力或不愿支付费用时,超级基金拨款负责相关费用,再由环保署向责任人追讨。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06-02

      环境领域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公共服务的商业回报模式有受益付费污染者付费两种。土壤污染涉及方方面面问题,无论受益付费或污染者付费,目前都缺乏具体支付主体。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06-02

      另外,土壤修复付费模式也包括污染者付费,即谁污染,谁付费与受益付费的谁受益,谁买单。...我们认为,由于环境污染本身外部效应显著,排污企业产生污染成本由社会大众承担,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将对排污企业造成成本与费用,所以排污企业本无内生性动力去采购环保设施、进行环保处理。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2016-05-30

      同时,土壤污染防治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也使得立法在法律责任设置等方面存在极大难度。目前,立法在法律责任方面,是采用污染者负担原则消费负担原则还是社会化填补机制方面存在争议。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5-27

      另外,土壤修复付费模式也包括污染者付费,即谁污染,谁付费与受益付费的谁受益,谁买单。...详情点击关于公开2016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公告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获悉,环保部发布关于公开2016年第一季度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公告,详情如下

      来源:中南环境法所2016-05-26

      ,规定污染者应当消除污染,并且恢复环境的原状或者实施有关的修复措施。...丹麦《土壤污染法》(1999)第1条规定该法的宗旨包括:确认污染者为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并将污染环境恢复原状的首要责任人,第41条第1款规定:对于2001年1月1日或者之后发生的污染,根据第39条,环境管理当局可以发布执行通知

      来源:证券之星2016-05-25

      预计土十条将从顶层设计上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包括税收、信贷等措施鼓励企业参与治理,通过ppp基金整合各方资源,同时针对城市棕地实行谁受益、谁修复、谁付费,针对未来潜在的污染实行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机制

      来源:华信数据2016-05-24

      本次出台的《意见》单独将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作为一项重点项目列出,再次重申我国将坚持污染者付费、损害担责的原则,不断完善环境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运营服务标准、管理规范、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鼓励工业污染源治理第三方运营,工业污染源治理第三方的市场已越发明朗和清晰。

      来源:国海证券2016-05-24

      另外,土壤修复付费模式也包括污染者付费,即谁污染,谁付费与受益付费的谁受益,谁买单。1.1、谁污染,谁付费主要原则为谁污染,谁付费。

      来源:土壤地下水修复2016-05-23

      ,包括土地管理、占有者和污染者具体实施的方式,规定土地的所有者以及污染者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英国在《环境保护法案》中有如下规定:地方授权机构负责调查和识别污染场地,并根据一定的程序确定污染场地,污染场地调查和识别的费用由纳税人承担;污染场地修复费用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由污染者承担,在污染者无法找到的情况下

      来源:夏青说绿2016-05-23

      是否因为诉讼要提出新的生态环境修复任务,必须向该地块的污染者追要污染修复费用?...现在看看常隆地块,近6年的开发修复演变,确实在污染预防、分类管理、修复监管和污染者付费方面值得汲取的教训太多。

      来源:北京商报2016-05-20

      第三方治污快速发展本次出台的《意见》单独将鼓励发展环境服务业作为一项重点项目列出,再次重申我国将坚持污染者付费、损害担责的原则,不断完善环境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管理制度。...延伸阅读:环保部:鼓励工业污染源治理找环保管家(附政策原文)

      来源:财富创业板2016-05-19

      土壤修复付费模式包括污染者付费与受益付费模式。...但由于土壤修复存在大量污染者责任主体难以确认,以及污染土地流转价值有限情况下限制受益付费模式情形,我国土壤修复目前仍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下的示范项目为主,土地开发流转价值与资源化产品价值提供补充。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7

      瑞士、美国、德国、欧盟等都建立了覆盖广泛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污染者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等经济原则,并将科学技术标准纳入环境立法体系。二是依靠科技。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从多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来源:证券日报2016-05-16

      对于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政府还贷高速公路通行费等收费,其按照污染者/使用者付费原则由企业或个人缴纳,全额上缴地方财政,专款专用,并按照约定返还给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提供方。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2016-05-12

      污染者负担是首要的,场地控制负担是补充性的,在适用污染者负担原则存在困难情况下,适用场地控制负担原则。...根据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立法例,污染场地修复私人责任主体包括污染者污染场地权利人。行政机关基于及时且有效修复污染场地的目的,有权命令污染场地权利人承担修复责任,污染场地权利人担责后可以向污染者追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5-11

      第三条 【基本原则】襄阳市汉江流域水体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与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社会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直接或间接向流域水体排放水污染物的, 必须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来源:环境工程2016-05-06

      由于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土壤污染的法律责任主体、污染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等问题缺乏明确的界定,而土壤修复资金需求量大,防治资金短缺是土壤污染防治中的一大难点。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6-05-04

      有评论指出,在污染治理责任认定上,国务院曾经做出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但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毒地修复困境的责任难以界定,尤其难以追索历史污染者的责任,随着企业的搬迁、破产,更难以追踪到具体的责任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