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保公益诉讼”相关结果536

      来源:中国环境2020-07-24

      虽然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已经走过很多年头,但现有的针对生态或环境本身损害救济的法律规范还是多为程序性规范,已有的司法实践仍多以“准用”环境侵权责任实体规则来避免裁判困境。...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619条规定“对包装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应当采取足以保护标的物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包装方式”等,都从自然人的日常行为入手,使得节约、环保于法有据

      来源: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2020-07-10

      2015年6月12日,湘潭环保协会诉株洲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该案也是湖南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标准梳理三、环境公益诉讼案例自新环保法2015年实施以来,社会组织在与垃圾焚烧厂相关的环境公益诉讼方面多有实践。

      《民法典》环境污染责任条款的法律适用

      来源:上海里格律师事务所2020-07-07

      、检察机关等,分别对应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及司法确认程序、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检察院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被追究污染者付费责任的风险极大提升,甚至有可能存在重叠追责的情形。

      非法电镀私排最高50多倍超标污水 武夷山4人获刑

      来源:福建检察2020-06-29

      案情回放2017年10月1日,被告人刘某承租了一间位于武夷山市某村一处厂房,先后雇佣了被告人宋某某、邓某富(化名)、邓某春(化名)等三人,在未经环保部门审批且未取得相应电镀及排污资质的情况下,由被告人刘某的亲戚陈某负责每四天运送待加工电镀材料至厂房内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06-19

      2005年,《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要发挥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1973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保工作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进一步发扬了这一传统。

      来源:法制日报2020-06-17

      该问题也成为安徽省环保督察组对滁州市重点督察问题之一。...芜湖经开区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部门、公益诉讼部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固定损害后果等证据。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04-20

      “停止侵害”表现为完全停产或部分关停、改建环保治理项目;“消除危险”主要包括环保治理项目改建以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等;“赔偿损失”的范围包括排污行为直接造成的现有财产的损毁或价值的减少以及为消除污染、防止污染扩大和修复生态环境采取合理措施发生的必要费用

      来源:阳光时代法律观察2020-04-03

      3.社会公众治理方面,《意见》指出要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畅通环保监督渠道,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作;加强舆论监督,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为进曝光;“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03-17

      传统只是强调发挥环保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次《指导意见》强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这就明确了社会团体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需要发挥的作用,表述比过去更清楚。...环境治理的社会手段包括一系列环境社会政策、机制、平台,如社区圆桌对话机制、网上信息沟通平台、环境公益诉讼等,通过加强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促进、合作,可以实现互惠互利、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

      来源:正义网2020-03-16

      湖北省松滋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检察官坐不住了。疫情发生伊始,松滋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在参与社区防控时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主动与该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联系了解相关情况。

      来源:新华社2020-03-03

      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十三)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行...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作用,畅通环保监督渠道。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来源:环境诉讼研习社2020-02-27

      本案就是因祝家地区的污泥而产生的公益诉讼。印象中,这也是当时全国第一起社会组织败诉的公益诉讼案件(本案比常州毒地案早)。但判决书在判决生效一年多以后才在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据悉,本案生效后,中华环保联合会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目前正在审查过程中。小编也将密切关注。

      来源:正义网2020-01-15

      接到报告后,该乡主要领导立即与县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经收集初查,沿河3个村共计在河内发现桶装废弃物190桶,系危险废物。...河北省临西县检察院对闫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污染环境一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近日该案宣判。

      来源:最高法2020-01-10

      据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王旭光介绍,这10个案例中有7件系违法向长江干支流偷排、直排污染物的刑事案件,还有行政案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各1件。...遇有环保监管部门检查,丁厚平等提前通知被告人晋华杰等通过操控暗管阀门、冲洗车间,帮助公司逃避环保检查。

      来源:每日甘肃2020-01-08

      2016年12月,张家川县水务局联合国土、环保、电力等部门,对李某某非法经营的砂场进行整改关闭,并当场下发停业整改通知书,但李某某仍在夜间非法采砂。...同时,崆峒区检察院于2018年3月对吴某某等二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来源:闽南网2020-01-06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加上环保历史欠账多等问题,导致漳州市小流域水质提升难、易反弹,小流城治理亟待加强。...参照省级经验做法,市财政探索设立市级小流域“以奖促治”专项资金,对水质跨类别提升的小流域予以资金奖励;二是建立以水污染赔偿补偿机制为主体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来源:法制日报2019-12-12

      法院同时对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作出一审判决。此前,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备受瞩目的“特大非法跨省倾倒有毒污泥案”进行了一审宣判。...曹明德认为,针对异地倾倒危险废物,各地有关部门、环境保护机构应该对企业、个人进一步普及环境保护法,加强环保法治教育,提高相关企业、个人的守法意识,使其明确违法后果,放弃侥幸心理。

      图文实录|生态环境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2019-11-29

      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处力度。四是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健康发展。三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加快制定和修改长江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测、排污许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9-11-28

      其中,肖某某于2017年3月被雇用为该厂环保副厂长及污水处理小组组长。...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判决被告单位普宁市某印染厂赔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为47万余元。当事人以主要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为由提起上诉如此重的判决,二审还有希望吗?

      来源:三湘都市报2019-11-19

      在他们被要求支付长沙宁乡、长沙县两地环保“罚单”40余万元后,11月18日,衡阳市人民检察院又以公益诉讼的方式继续向他们追究民事侵权责任。...这起备受关注的湘赣跨省环保大案两年前已经宣判,涉案的7人获刑两年七个月至六个月不等。(详见2019年6月18日a07版)如今获刑的彭某保等人已陆续出狱,可事情还没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