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资源”相关结果735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2015-01-28

      推进生态金融,就是推进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进程,而环境资源具有权属不清的基本特征,生态金融发展路径的出发点必须是明晰的产权界定,亦即环境权界定。...一些地方金融机构也围绕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新业务品种,拓展业务范围。生态金融制度体系,已经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上初见成效。

      来源:学习时报2015-01-26

      为了适应环境司法专门化(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和三审合一(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统一集中审理)审判模式,要尽快统一和明确环境诉讼案件的立案标准,拓展各类环境诉讼特别是民事行政交叉诉讼、民事刑事关联诉讼和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范围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5-01-23

      而九三学社昆明市委员会则以集体提案的方式,建议尽快建设生态补偿机制,收滇池保护费,让湿地建设好之后有人管护、维护,发挥湿地的生态效应。...九三学社称,建立滇池生态保护专项资金,出台在滇池流域内开放项目需支付滇池保护费以及滇池湿地生态建设补偿金的相关政策,用来补偿其因建设而导致的滇池流域环境负荷增加,环境容量下降所应承担的环境资源费用,体现谁污染谁付费

      来源:南海网2015-01-23

      在今年的海南省琼中两会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协环境资源与经济委员会的提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这份《关于将乡镇污水处理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争创生活污水治理全国示范县的建议》的提案指出,三亚、万宁和陵水等市县正借助城乡一体化建设,将沿海农村居民点的生活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琼中作为生态腹地,更应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污水处理体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1-15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全面展开,将有利于深入推进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之间环境资源资本有序流动。...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将农村地区现有污染削减量纳入政府排污权储备范畴并进行交易,其削减的污染为城市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环境容量支持,其收益重点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并向重庆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和重庆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倾斜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1-14

      2014年12月3日,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为科学评估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泰州市专门聘请了东南大学的教授,并当庭阐明了向水体倾倒危险废物的行为直接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1-12

      第二十一条 鼓励各地高效利用环境资源,在一个五年规划期内,当年剩余的重点污染物许可预支增量可以结转到下年度使用。...日前,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河南省获悉:《河南省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办法》下发,全文如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河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01-09

      此外,对于应由原告负担的评估鉴定等费用,还可以从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以及服务功能损失赔偿款项中予以支付,以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王灿发指出,环境资源类案件往往是跨区域的,具有技术性和复杂性,在审理、执行中都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层级较高、专业性较强的法院审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5-01-07

      依据《解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判决被告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等费用,应当用于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郑学林指出,在审查是否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时,主要审查该社会组织的章程中对主要职责、宗旨、从事活动的规定是否是环境保护。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5-01-07

      本次出台司法解释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辖区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实际情况,在辖区内确定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最高法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郑学林表示,司法解释对于环保社会组织的地域环境保护活动范围没有做限定。也就是说环保组织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活动,这扩大了环保组织起诉的范围。

      来源:21世纪网数字报2015-01-07

      为此,《解释》第七条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辖区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实际情况,在辖区内确定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最理想的环境资源类案件管辖制度,是一个省统一由一个中院或者是少量的中院管辖,不能都去管,这样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是不利的,将来还可以探索跨省的行政区划案件的管辖。郑学林说。

      来源:重庆商报2015-01-06

      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污权储备,将先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农村地区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核心是将公共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资料进行有偿分配,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交易。根据方案规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按照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2-3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境资源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目前正在考虑在环保工作考核中推行环境保护的党政同责。...潘岳表示,新修订的《环保法》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纳了各方面共识,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环保法》。

      来源:青海新闻网2014-12-30

      西宁作为省会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任务重,环境损害风险高,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将有利于及时审理涉及环境资源案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西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网2014-12-25

      实施41个生态环保项目,保障71个乡镇约22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截至12月23日,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44天,同比增加38天。...明年起将把排污权以废气票、污水票、垃圾票形式进行交易及抵押融资,促进城乡环境资源资本有序流动。会上,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史大平还通报了2014年全市环保工作情况、部署了2015年环保工作。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微信2014-12-22

      着力构建、主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全面开创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环保法庭为破解环境资源案件立案难取证难等问题,进一步加大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力度,7月3日,中国最高法院对外宣布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同时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以避免地区生态在地方政府的盲目开发中遭到严重破坏。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2-19

      今年6月23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规定,符合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应当依法受理。...从近年来的司法实践看,一些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往往因为起诉人不具备原告资格被挡在了法院门外,导致大多数涉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案件没法受理、立案。

      来源:21世纪网2014-11-30

      健全环境资源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将创新生态环保投资运营机制作为重要内容,在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排污权交易、改革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支持措施

      来源:玉林日报2014-11-29

      新《环保法》还规定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新《环保法》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