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结果2196
      中国碳市场的未来:从区域看全国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1-06-21

      (2)参与主体: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一)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二)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来源:中评社2021-06-20

      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全球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奠定了各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基本构架。...技术方面,退煤、新能源发展、碳捕获技术、技术转型、通过立法约束和构建碳排放交易市场提高排放成本成为主要手段。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节点和大多数国家相近,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远远短于发达国家。

      来源:中华环境2021-06-18

      全国碳市场建设,与我国制定与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政策进展相匹配,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20 年以后的碳市场发展目标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考虑到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低碳发展转型进程相匹配,也可以粗略地将未来全国碳市场发展划分为逐步发展成熟以及成熟运行两个阶段。

      碳汇、碳足迹、碳配额、碳交易、CCUS、CCER、碳知识大全

      来源:能源日参2021-06-18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探索碳核算概念、方法与体系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2021-06-18

      虽然全国碳市场首批仅纳入2000余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电力企业,但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将超过40亿吨,亦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6-18

      这种“野排”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可小觑,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4 总结化粪池与下水道产生ch4是不争的事实,且各自排放量与全国污水处理碳排量同属一个数量级。这种隐形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巨大而往往又被忽视,即使意识到又难以消除、且难以记账到哪个部门身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17

      制造业大发展推升碳排放能源活动是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发达国家90%以上的碳排放和75%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但碳排放问题只是缓解但并未解决。

      碳中和加速 环保行业受益几何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2021-06-17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需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实现碳中和。...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各国需要力争实现碳中和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需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实现碳中和。

      中国碳<mark>排放</mark>权产品和碳金融市场的展望

      来源:金杜研究院2021-06-17

      reduction units,erus);我国目前《条例(草案)》及《管理办法》项下经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证并登记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实施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替代

      中国碳<mark>排放</mark>权定价与交易市场展望

      来源:安永EY2021-06-17

      排放定价机制的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可直接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本,直接传导至企业利润,倒逼其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减排。碳税具有实施成本低的优势。主要依托现有税政体系实施,无需设置新机构,也无需考虑配套基础设施等问题。

      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经验

      来源:中国外汇2021-06-15

      在制度设计上,美国州政府出台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支持金融机构参与低碳减排。...英国:市场化原则+政府引导 英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倡导者和先行者,自2001年起就开始通过金融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前后经历了三个探索阶段。

      环保公用行业:碳中和浪潮时势渐成 把握发展机遇期

      来源:中泰证券2021-06-15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社会积极推进碳减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97 年,为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第 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对缔约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总量、减 排多种温室气体和履约机制作出规定。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6-12

      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规范,健全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和披露体系,实现全经济领域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市场主体全覆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大数据平台,提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完成对中晶环境的投资

      来源:中晶环境2021-06-11

      随着我们向可持续的低碳经济转型,中晶环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可持续投资负责人陆美珩(priscilla lu)表示:“中晶环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前沿技术有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投资这些技术感到兴奋的原因,这项投资也符合最近中国在气候峰会上的净零承诺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11

      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报送和生产活动产出数据报送功能用于碳排放量和生产活动产出数据的量化、报告、核查、检查等工作。...综合管理平台应当包括配额注册登记、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报送和生产活动产出数据报送、碳交易相关业务办理及信息披露等功能。注册登记功能是确定配额和核证减排量权利归属的依据。

      研究综述 | 污水COD中化石碳排成分不容小觑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6-11

      这势必对大气圈原有碳循环造成冲击,导致温室气体浓度(co2、ch4)剧增,成为当今世界气候变暖的元凶。因此,这部分污水中由化石碳产生的co2量应该补充纳入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但是,该“指南”有关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仅涉及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过程ch4和nxo的直接排放,以及处理/处置过程中能源和物质投入所造成的间接碳排放

      重庆:关于开展2020年度碳<mark>排放</mark>核查及复查工作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11

      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碳排放核查及复查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2021

      中国碳中和债券市场现状与前景

      来源:债券杂志2021-06-11

      环境专家普遍认为,全球变暖导致热浪、飓风和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而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3月,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危”与“机”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6-10

      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作为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已在全球成为主流,未来也将成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德国和英国启动国内碳市场,中国也将在6月启动全国碳市场,届时全球碳市场将覆盖全球17%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量超90亿吨,呈现出广阔发展的态势。

      碳中和特别专题:“双碳”战略意义深远 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来源:曾宁大宗商品研究2021-06-10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平衡,狭义上指二氧化碳排放,广义也可指所有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本身是一个科学问题,最早源自于法国科学家傅里叶的温室效应理论,直到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雷维尔和苏斯研究发现,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不能被大自然全部吸收,才逐步地引起科学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