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体排放”相关结果2529
      碳达峰和碳中和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来源:普益标准2021-06-24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的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全球主要经济体先后多次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和《巴黎协定》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欧盟颁布的主要政策支持文件和温室气体排放机制的五大基石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在碳市场方面,欧洲碳市场(eu ets)启动于2005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其中2020年占据全球碳市场交易总额的九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减排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汇+移除技术”即可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约为每年12亿吨二氧化碳,首先是发展森林碳汇,再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发展碳捕集、利用。9....以钢铁行业为例,电炉炼钢技术的碳强度远低于高炉生产技术,长流程进步到短流程可大大降低碳排放,以绿氢直接还原铁可实现钢铁生产零碳化。但是需要下功夫,需要时间。6.实施建筑行业减排。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2021-06-22

      土壤面源污染若不加以防治,将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还会造成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当中。...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来源:津云新闻2021-06-22

      应对气候变化是重大国家战略,天津坚持把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天津市紧密围绕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约束性指标,落实工作责任,圆满完成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评估,持续推进区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将各区控制温室气体目标纳入污染防治攻坚考核,引导各区低碳发展。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6-22

      与2014年相比,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湖北试点碳市场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分别下降了3.14%、6.05%和2.59%,完成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中国碳市场的未来:从区域看全国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1-06-21

      (2)参与主体: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一)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二)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来源:中评社2021-06-20

      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全球首次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奠定了各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基本构架。...技术方面,退煤、新能源发展、碳捕获技术、技术转型、通过立法约束和构建碳排放交易市场提高排放成本成为主要手段。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节点和大多数国家相近,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远远短于发达国家。

      来源:中华环境2021-06-18

      全国碳市场建设,与我国制定与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政策进展相匹配,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20 年以后的碳市场发展目标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考虑到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低碳发展转型进程相匹配,也可以粗略地将未来全国碳市场发展划分为逐步发展成熟以及成熟运行两个阶段。

      碳汇、碳足迹、碳配额、碳交易、CCUS、CCER、碳知识大全

      来源:能源日参2021-06-18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探索碳核算概念、方法与体系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2021-06-18

      虽然全国碳市场首批仅纳入2000余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电力企业,但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将超过40亿吨,亦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6-18

      这种“野排”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可小觑,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4 总结化粪池与下水道产生ch4是不争的事实,且各自排放量与全国污水处理碳排量同属一个数量级。这种隐形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巨大而往往又被忽视,即使意识到又难以消除、且难以记账到哪个部门身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17

      制造业大发展推升碳排放能源活动是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发达国家90%以上的碳排放和75%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但碳排放问题只是缓解但并未解决。

      碳中和加速 环保行业受益几何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2021-06-17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需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实现碳中和。...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各国需要力争实现碳中和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需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实现碳中和。

      中国碳<mark>排放</mark>权产品和碳金融市场的展望

      来源:金杜研究院2021-06-17

      reduction units,erus);我国目前《条例(草案)》及《管理办法》项下经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证并登记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实施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替代

      中国碳<mark>排放</mark>权定价与交易市场展望

      来源:安永EY2021-06-17

      排放定价机制的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可直接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本,直接传导至企业利润,倒逼其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实现大幅减排。碳税具有实施成本低的优势。主要依托现有税政体系实施,无需设置新机构,也无需考虑配套基础设施等问题。

      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经验

      来源:中国外汇2021-06-15

      在制度设计上,美国州政府出台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支持金融机构参与低碳减排。...英国:市场化原则+政府引导 英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倡导者和先行者,自2001年起就开始通过金融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前后经历了三个探索阶段。

      环保公用行业:碳中和浪潮时势渐成 把握发展机遇期

      来源:中泰证券2021-06-15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社会积极推进碳减排,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97 年,为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第 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对缔约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总量、减 排多种温室气体和履约机制作出规定。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6-12

      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规范,健全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和披露体系,实现全经济领域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市场主体全覆盖。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大数据平台,提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正式完成对中晶环境的投资

      来源:中晶环境2021-06-11

      随着我们向可持续的低碳经济转型,中晶环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可持续投资负责人陆美珩(priscilla lu)表示:“中晶环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前沿技术有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投资这些技术感到兴奋的原因,这项投资也符合最近中国在气候峰会上的净零承诺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11

      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报送和生产活动产出数据报送功能用于碳排放量和生产活动产出数据的量化、报告、核查、检查等工作。...综合管理平台应当包括配额注册登记、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报送和生产活动产出数据报送、碳交易相关业务办理及信息披露等功能。注册登记功能是确定配额和核证减排量权利归属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