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脱碳”相关结果422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背景(中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16

      从总量来看,为实现我国21世纪深度脱碳目标,绿色投资需求约为174.38万亿元;从投资结构来看,对各行业的绿色投资占比将大大提高,金融资源进一步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

      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机会——5大产业链与18个赛道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7-14

      从碳排放源出发,中国碳中和的路径,主要也是电力部门脱碳化、工业部门节能化、交运部门电力化、建筑部门绿色化,除此之外,还有公共部门承担着环保减碳的责任。...其中,电力部门脱碳路径比较清晰,即发展光伏、风电替代火电,交运部门的减碳技术更为成熟,目前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发展快车道,而工业部门减碳的难度最大,一方面要靠能源替代(绿电代替化石能源,如电解铝),另一方面

      来源:南京日报2021-07-11

      最终探索通过碳捕捉、碳封存技术固化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实现水泥行业深度脱碳生产。市发改委副主任田峥嵘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来源:CCU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21-07-09

      在能源转型期,中国可能不得不依靠多种能源组合才能实现低碳或无碳排放,包括以脱碳化石燃料为基础的清洁能源。

      《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

      来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07-08

      节能降耗和能效提升是全球公认的“第一能源”,是加强能源安全、实现经济脱碳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来源:中新经纬2021-07-08

      第三阶段,在2045年-2060年,整个经济发展深度脱碳,参与碳汇,实现了“碳中和”的目标。第三条路径,完善社会治理的体系,鼓励全民减排。

      碳中和重塑全球银行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1-07-06

      各国推动碳中和的政策举措疫情加速了全球经济的“脱碳”进程。...全球变暖对策推进法》,明确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日本金融厅、经济产业省、环境省联合发布《气候转型金融相关基本指针》,强调为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需要加大金融机构对高碳行业和能源转换部门的支持力度,以促进脱碳转换期的创新研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7-05

      这意味着在碳排放到达峰值并继续快速下行后,约2046-2060年深度脱碳,距离最终实现碳中和,还剩约35年。

      全球碳定价现状与趋势——我国碳交易体系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来源:交能网2021-07-01

      碳定价的意义 各国政府和企业对碳定价在向脱碳经济转型中的基本作用日益达成共识。对于政府而言,碳定价是减少排放所需的气候政策一揽子计划之一。

      德勤: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再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力(详解版)

      来源:德勤2021-06-29

      ,也是“碳中和”的根本要义,需要世界各国执行脱碳措施;对于中国,把握本轮能源革命的主动权,不仅关乎提升能源安全性,还在于从双向驱动制造业升级从政策驱动来看,全球多国通过颁布政策或立法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构成了第三次能源革命,生态环境与国际关系亦迎来转型发展“碳中和”即净零碳排放,旨在实现碳吸收端与排放端的抵消;由此,实现路径可分为加、减两个维度,增加碳固定和碳汇,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而最终目标的确立又深刻影响脱碳的实现控制全球温升事关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

      我国日用玻璃行业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路径研究

      来源:环境视线2021-06-25

      碎玻璃相当于一定的经脱碳处理的原料,利用lt碎玻璃,可以减少玻璃原料中碳酸盐的分解所释放出的约150 kg的co2。

      河钢集团低碳绿色发展实践路径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21-06-24

      2 低碳绿色发展规划2.1 规划目标《行动计划》围绕“2022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按照碳达峰、稳步下降、较大幅度下降、深度脱碳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发改委:关于请报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23

      包括项目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能力,以及项目脱碳效率、固碳产品封存时限和条件等,已投入运行的项目请一并报送实际运行数据。5. 经济性分析。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2021-06-23

      殷瑞钰强调,要提高站位来看待碳达峰、碳中和,它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艰巨的全社会脱碳工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智能家居、智能家用电器的普及,均将加速建筑行业脱碳。其中,建筑改造不仅可节能,还能产能。比如利用bipv,实现电力自发自用的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约为每年12亿吨二氧化碳,首先是发展森林碳汇,再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发展碳捕集、利用。9. 将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中和促进法等,作为引导碳减排

      这20家企业制造了全球55%的塑料垃圾!

      来源:微信公众号“摆脱塑缚”2021-06-21

      环保人士、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表示,这一开创性的分析揭示出,在两个化石燃料的主要市场,运输和发电正在脱碳之际,这些企业正匆忙转向塑料生产。

      位于新加坡的全球首个海上垃圾填埋场将“变身”发电厂!

      来源:新加坡眼2021-06-21

      太阳能将是新加坡“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和脱碳的“关键开关”。接下来,jtc 和壳牌将在下周联合开展信息征询活动,以从市场上寻找创新解决方案。...新加坡壳牌公司董事长aw kah peng 女士也指出,该项目符合该公司重新定位其核心业务、减少自身二氧化碳排放和帮助客户脱碳的10 年计划。看来,这个太阳能发电场很有可能是各取所需的双赢结果。

      碳中和加速 环保行业受益几何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2021-06-17

      对于电力行业,电力系统深度脱碳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来源:《瞭望》2021-06-16

      ,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到8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16

      未来应发挥用能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赋予地方和企业在节能提效减碳过程中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提升终端用能效率,在工业、建筑、交通领域开展深度脱碳技术示范,完善节能提效的市场化机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