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当前位置:环保热搜词负排放

负排放

北极星环保网为您提供负排放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负排放最新动态。了解负排放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环保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排放”相关结果54个

类别:工业节能来源:发改委环资司2022-06-14 09:19:26

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实现规模化示范持续推进源汇评估分析、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及空气捕集等负排放技术基础研究,深入开展低成本低能耗捕集、地质封存、风险监测等共性关键技术示范...依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功研制的5000型电动压力泵成套装备可使能耗降低20%、效率提升71%,实现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零排放

专访王凯军、李景明:这可能是最后一个万亿潜能的环保产业投资机会

类别:碳交易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21-12-17 15:31:58

显然以沼气利用为主的甲烷减排将是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主战场,可再生能源中的沼气也逐渐在碳中和战略中明确了“负排放”定位,沼气行业将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联合宣言》称,两国特别认识到,甲烷排放对于升温的显著影响,认为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21世纪20年代的必要事项。

类别:运维增效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12-13 11:28:22

“将生物质原料进行统一收集、加工,阻断甲烷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发展沼气、生物天然气等能源化利用,将会形成显著的负排放效应。”...在2021(第三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指出,要想实现“碳中和”的最终目标,“单纯依靠减少碳排放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用负排放产生的减量抵消掉相当一部分的排放

浙江金华市印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类别:碳交易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11-03 09:33:25

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碳负排放技术研究方向,建设省级创新载体1家以上,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0家以上,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初步建成省内领先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集聚区

类别:海水淡化来源:山东发布2021-11-03 09:18:57

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政策,大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加快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海洋灾害应急响应和海上救助能力。

类别:烟气脱硫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2021-11-01 09:38:27

在未来低碳、零碳领域竞合并存的格局下,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布局低碳、零碳及负排放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通过自身绿色市场规模和政策引领,不断降低绿色低碳技术成本,提升我国在绿色低碳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导力...从发展角度看,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同根同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这将在促进减污降碳的同时,实现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十四五”规划下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与机遇

类别:碳交易来源: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2021-10-21 08:58:47

如果仅延续当前政策、投资和碳减排目标等,现有低碳、零碳和负排放技术难以支撑我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低碳技术体系涉及可再生能源、负排放技术等领域,不同低碳技术的技术特性、应用领域、边际减排成本和减排潜力差异很大。

张希良:碳中和与碳市场相关问题

类别:碳交易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10-19 08:50:12

二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削减,这一部分成本比较高,将来可能通过能源系统的负减排抵消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三是构建负碳体系,探索负排放的技术,比如ccus、碳汇等。...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12亿吨,大头在能源,达99亿吨左右,电力排放40亿吨,钢铁、水泥、化工等非电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59亿吨左右。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大概有24亿吨。

碳交易研究专题(一) | 碳交易解构与阐释

类别:碳交易来源:中大咨询能源Plus2021-09-28 08:34:41

由于碳市场通常只把高排放行业纳入交易范围,负排放行业无法直接通过碳配额参与碳市场交易。...配额可以在包括排放者在内的各种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交易(trade),配额代表了碳排放权,排放者的排放量不能超过其持有的配额量。

“双碳”目标下的碳资产管理模式探索

类别:碳交易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9-22 10:14:33

、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自身能力等划分出不同的市场主体并且区分他们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应该做出的贡献能力,有控排企业、有减排企业,有企业通过“技术提升+碳交易”实现碳中和;有企业通过技术提升实现负排放...根据全国碳市场相关规定,控排企业每月需要上报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关数据,每年要上报上一年度排放量数据并接受第三方核查,在核查后要向政府清缴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数量相等的配额,对企业在合规性上提出新的要求。

类别:烟气脱硫来源:能源基金会2021-09-17 09:59:24

,我们归纳出六个关键领域会对此发力:一是应对可持续的需求,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二是能源部门,特别是电力部门的深度减碳,尤其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主;三是终端用能部门的电气化;四是非电力低碳能源的转换;五是负排放...另一方面,通过中国2005年以来gpd增长曲线与二氧化碳排放曲线显示,碳排放排放趋缓并基本上进入一个准达峰的平台期。

类别:综合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9-07 09:28:52

;7)碳中和负排放技术;8)碳中和与生态保护修复;9)碳中和目标下的碳汇研究;10)碳中和背景下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潜力和实现路径;11)城市碳中和与碳达峰;12)能源、交通与工业部门深度脱碳;13)...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与管控策略。

类别:碳交易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2021-09-06 09:17:45

各国国情、发展阶段、能力各异,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如果要实现全球2050年碳中和,发达国家应当2040年前实现碳中和、2050年前实现负排放,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碳中和提供充足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报告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起点不同,实现净零排放的时间也可能不同,发达经济体必须先于发展中经济体达到净零排放,并协助他们实现目标。

国外41位学者澄清“碳中和”的10个认识误区

类别:烟气脱硫来源:环境生态网2021-08-11 08:46:53

——我们必须分别制定负排放和碳减排目标,而不要混淆二者。至关重要的是,社会和环境适宜的负排放是气候投资或气候融资,而不是作为碳补偿。——我们必须停止以“气候中性”或“积极气候”来推销商品和旅游。

类别:烟气脱硫来源:中国气象报2021-08-05 09:58:33

蓝色碳汇未来可期1.海洋碳汇的几种途径根据我国碳中和目标要求,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减排增汇,平均水深4000米、覆盖地球70%面积的海洋成为探索“负排放”的重点领域。...实际上,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并且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未来,蓝碳将分担和缓解碳排放压力,是减排的另一条可行路径。

双碳目标下工业节能市场增长动力不减 但未来重点将从传统节能服务转向技术设备

类别:工业节能来源:辰于公司2021-07-19 09:18:21

另外,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零碳能源路径、节能提效路径、负排放技术路径三条碳中和路径中,节能提效路径有望成为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根据the iea world...energy outlook预测,节能提效对 205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 10gt 的贡献度为 37%,在三条路径中贡献最大。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背景(中国篇)

类别:碳交易来源:中研顾问2021-07-16 13:11:57

(3)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实现碳中和要求能源系统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生物质能源

碳中和是什么?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关系?

类别:碳交易来源:新金融评论2021-07-15 09:49:54

目前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有126个,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约51%。其中,不丹和苏里南已经实现了负排放,绝大部分国家承诺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则承诺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中和就是净零排放。净零排放不是零排放,地球可能永远也做不到温室气体零排放。没有人类活动,自然界也会产生温室气体,毕竟牛打个嗝都会释放甲烷。

类别:碳交易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7-14 09:02:19

二氧化碳等长寿命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较长,即使实现全球碳中和或净零排放,历史累计排放也将造成持续几十年甚至数个世纪的气候变化。实现温室气体净负排放将是更为长远的目标。三是碳汇靠不靠谱?

类别:碳交易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7-05 08:51:04

在可预见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为实现碳中和愿景,转变发展方式和低碳结构性变革是核心,降低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是根本,碳汇和负排放措施是补充。...目前,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能源革命浪潮下,产业链供应链利益链面临绿色重构,我国在能效、储能、消纳、负排放等许多关键低碳技术和软实力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和缺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机构成果转化面临障碍

陈迎:碳中和是人为的源跟人为的汇相平衡

类别:烟气脱硫来源:经济学家圈2021-06-22 09:23:43

实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除了减排之外,人类还有一大类奇思妙想,那就是地球工程,希望能够通过非常规的人为手段去减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太阳辐射管理,另一类就是现在常说的负排放技术,如生物能源耦合碳捕获和封存(...目前碳排放这么高,碳中和是要实现“零排放”,肯定是要有一个峰值的。从上升阶段到下降阶段肯定要形成一个峰值,但这个峰值不是既定的。

类别:运维增效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6-10 08:50:52

然而,从降低碳排放的角度来说,生物质能源具有负排放的特性,而且多元化的能源特性在能源领域进入深度脱碳阶段生物质能的价值尤为凸显。...若实现产业链全部的零排放短期内尚有难度,或者说全产业链的零碳排放经济性欠佳。

类别:碳交易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09 15:25:22

,开展负排放技术应用推广。...2045-2060年为深度减排期,需以深度脱碳为首要任务,通过负排放技术和碳汇应用为必要的碳排放部门提供中和手段,从而兼顾经济发展与减排行动,最终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国外先进企业制定碳中和目标的启示

类别:碳交易来源:能源情报2021-06-09 09:39:57

微软:重视商旅减排微软是最早提出负排放目标的企业之一。...其不仅在2012年通过购买环境权益实现了碳中和,还计划2025年实现100%清洁电力的使用,2030年实现负排放和供应链减排50%,2050年实现历史累计排放的碳中和。

负碳排CCUS技术的商业化前景与机遇

类别:碳交易来源:国泰君安产业观察2021-05-28 09:55:20

ccus作为一种适用于大型碳排放源的减排方案和唯一一个有机会实现负排放的技术手段,是全球气候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及供暖部门作为中国主要的co2排放部门,大型co2排放源多集中于此,每年排放超40亿吨的co2。

双碳目标下 不可或缺的CCUS为何发展缓慢

类别:碳交易来源:辰于公司2021-05-17 11:04:03

此外,ccus与生物能源相结合,能够使发电过程产生负排放,对于一些成本较高或技术解决方案有限的部门,该技术能进一步抵消剩余排放。...例如,水泥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碳排放强度低的原料代替石灰质原料,包括电石渣、高炉矿渣、粉煤灰、钢渣等,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四是降低工业产品的需求量。

周小川:建立碳市场需要回答的若干问题

类别:碳交易来源:北大金融评论杂志2021-05-13 08:12:35

从过渡的过程来看,大体上来讲,我们未来40年,可能前20年有一些新工艺只要能减少碳排放,就是好事。到后20年,仅仅减少碳排放可能还不够,还得真正做到零排放或者是负排放才能行。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水泥篇:水泥行业碳减排路径

类别:碳交易来源:麦肯锡2021-04-28 10:07:28

生物质:目前为不足1%的水泥生产供热,被认为是无排放的清洁资源,并且搭配碳捕获技术可能产生净负排放。...放眼全球,水泥行业贡献了碳排放总量的7%。如果将全球水泥行业看作一个国家,那么它将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碳排放国。我国生产全球近六成水泥,水泥行业碳排放量也逾全球水泥产业碳排放总量的一半。

类别:碳交易来源:i自然全媒体2021-04-24 11:40:36

“碳中和”负排放的重要一环在植被丰茂的山野,每一次呼吸都像在给肺部进行一次推拿……长期以来,人们对吸碳释氧的“绿碳”极为熟悉。相比之下,海洋植物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关系就低调多了。...“海岸带蓝碳将会是碳中和负排放方案中的重要一环。”肖溪说,相较于绿碳,蓝碳主要有三方面优势。首先,封存时效长。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碳封存可以达到上千年的时间尺度,而陆地绿碳生态系统往往只有几十年。

张益:垃圾资源化 助力碳中和

类别:垃圾收运来源:固废观察2021-04-23 09:04:19

绝对减排:垃圾焚烧发电、厨余产沼发电和可回收物资源利用,因得益于回收能源和再生资源,可实现碳净减排,也就是碳负排放,其碳净减排能力分别约为0.70吨、0.40吨和0.30吨co2当量/吨垃圾。...碳达峰是指co2的排放量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技术回收、碳交易等形式,冲抵自身co2排放量,实现co2“零排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