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市场正文

助力环保企业净利增逾50% PPP模式仍难掩瑕疵

2016-08-24 11:33来源:中国环保在线关键词:环保企业PPP项目PPP模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PPP项目“起风”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正逐日加深。而环保企业对PPP项目的“凶猛争夺”,与后者未来可能出现的巨大市场息息相关。近日,财政部披露2016年上半年PPP市场的概况,称截至6月末全部入库项目已有9285个,总投资额达10.6万亿元,其中代表已经落定的执行阶段的项目总投资额更破1万亿元。

助力环保企业净利增逾50%PPP模式仍难掩瑕疵

政策加码刺激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提速。近期,中央财政引导设立的1800亿元国家级PPP引导基金(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一周之内接连签约两笔,涉及项目总投资310亿元。

与此同时,来自日前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搜集整理,目前已公开披露的国内PPP引导基金注册资金总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相对应的是,财政部数据显示,PPP项目落地正呈加速趋势。其中,环保PPP领域较为抢眼,无论从项目数量还是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来看,都出现了明显增加。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现在环保PPP项目单体投资金额越来越大,动辄就三五十亿元,现在低于十亿元的项目,可能在我们这个圈的人眼里面,都认为它是小项目,近期北京通州就推出了8个标段共280亿元的项目。”

延续环保PPP高景气度

截至8月23日,49家环保概念公司中有22家发布了半年报。其中,17家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有7家公司增幅超过50%。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PPP项目落地提速、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是提振业绩表现的主要因素。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环保效果化评价体系完善,污水出水水质提标,水价上调将是大势所趋。今后,水处理行业将在黑臭水体治理、膜法水处理、海绵城市、污泥处理等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细分领域发展。

目前,水务板块PPP项目落地率最高。水务龙头碧水源(300070)上半年实现营收23.47亿元,同比增长122.74%;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76.16%。公司全资子公司久安公司市政工程业务增长较快,市政与给排水工程实现10.5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93.05%。据了解,碧水源上半年参与PPP等特许经营类项目总额高达181.5亿元。通过PPP模式,公司推动膜技术进入新的区域水务市场。

随着气、水、土三大环境治理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将延续高景气度。分析人士指出,基于环境治理与稳增长的双重需求,预计下半年环保政策的支持与落实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有望带来订单的加速释放。与此同时,受益于PPP模式的加速推进,水务、垃圾焚烧发电等相关细分领域的景气度将持续攀升。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PPP项目获取实施能力的龙头公司、单一细分领域具备过硬技术的辅助型公司,以及在国企改革预期下大股东存在资产证券化需求的区域平台型公司,值得被重点关注。

民营企业依旧是配角

另据环保部规划院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国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

毫无疑问,已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环保领域,但是制度不完善所产生的问题,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时常显现。赵笠钧指出,从企业最关心的资金问题来看,尽管国家各部门制定的金融政策很多,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相对其它传统行业,多数环保企业规模小,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绝大多数较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低成本贷款,申请信贷审批流程较长且条件严苛,难以满足长期及流动资金的贷款需求。赵笠钧强调,这正是环保PPP项目落地的主要障碍。

“‘公益’色彩依旧的环保企业,如果仅依靠自有资金,基本上难以维系企业的生存发展,而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在初期就需要大规模投资,且建设周期普遍很长。”赵笠钧表示,就目前而言,财政支持对环保企业至关重要,而受益者往往是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相信随着市场对环保产业的关注度以及环保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等特点,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增加”。

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指出,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环保PPP项目中的参与度,也在逐步增加。从财政部前两批示范项目来看,已落地的项目中,民营企业有43家,混合所有制企业8家,外资企业3家,国有企业65家,前三类非国有企业占45%。

仍存掣肘需破瓶颈

此外,在PPP项目带动下,大批资本涌入环保产业。据公开资料,2015年全年约有130余家环保企业参与了并购,一批具有技术集成、工程建设、设备运营和投融资能力的综合型环境集团正在形成。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家指出,尽管发展迅速,但从实践来看,尤其是环保行业,我国PPP模式还面临一些瓶颈——

制度“匹配性”瓶颈。国孙学工指出,在具体执行项目中涉及很多其他相关政策,如果这些政策不做相应调整,就会成为制约PPP项目落地的限制因素。诚如,PPP项目签订合同周期经常是二三十年,这种长期付费机制与现行财政预算体制不一致,地方财政预算一般是按一个年度安排预算。

政策模糊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专家介绍,目前一些PPP项目边界比较模糊,缺乏非常明确的政策规则,基本停留在“一事一议”的层面。PPP模式是个新事物,地方政府的相关机构在项目设计、运营过程中的专业性不够,由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聘请的专家专业性不够,企业需要反复沟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地方政府负责人是不断换届的,企业最担心的是前一任领导认账而后一任领导不认账。

PPP项目融资存在瓶颈。专家指出,PPP项目对资金需求量特别大、周期比较长,但我国目前缺乏长期性资本,从PPP项目运行情况看,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为普遍,成为制约PPP模式发展的一大瓶颈。

企业“跑马圈地”型风险。健全的收入模式与投资回报机制是决定PPP项目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在这些机制还没有完全健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和社会资本跑马圈地、盲目一哄而上,甚至从事短期投机行为,可能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持续发力建机制、补短板,确保发挥PPP改革的牵引作用,放大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便成了新经济时代一下环保PPP的题中之义。

原标题:助力环保企净利增逾50% PPP模式仍难掩瑕疵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企业查看更多>PPP项目查看更多>PPP模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