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政策|山东聊城市节能环保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7-09-22 09:00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超低排放除尘技术节能环保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重点项目带动工程

培育、引进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分别在节能产业领域、17环保产业领域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创优势、补短板,实现重点项目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到2020年,组织实施100个以上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

(六)“双城同建”工程

实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双城同建”工程,加大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力度,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计划,开展各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工程,推进阳谷、茌平等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2017年、2018年,“双城”建设内容分别全部完成。

(七)绿色工厂创建工程

优先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纺织、医药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开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合理布局厂区内能量流、物质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淘汰落后设备,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建成能源管理中心,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实现工厂的绿色发展。到2020年,全市创建10家绿色示范工厂。

(八)绿色建筑推广工程

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利用建筑垃圾、粉煤灰、炉渣、尾矿、湖河淤泥等固体废物为18原料的新型墙材及低辐射镀膜玻璃、断桥隔热门窗、遮阳系统等绿色建材,提高新型绿色建材的使用比例,积极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动光热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进一步开展公共机构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等工作,完善绿色建筑建造、运营监管体系和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到2020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经信、环保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其他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建设节能环保产业联盟,加强行业自律,抱团发展,共图大业,制订出台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推进工作方案、扶持政策和保障性制度,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建立市县区联动推进机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二)加快推进落实

围绕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细化分解各县(市、区)目标任务。建立产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制定综合考评办法,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纳入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按照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确保责任分工落实和目标任务完成。

(三)加大政策扶持

认真落实国家已出台的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优惠政策,帮助节能环保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完善节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体制,探索和推广PPP建设运营模式。对节能环保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点工程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保障。完善财政支持方式和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财政资金倾斜力度,落实政府绿色产品采购相关政策,推广应用节能环保产品。

(四)完善市场化机制

严格节能环保执法,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等责任。认真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居民用电、用气、用水阶梯价格政策。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节能发电调度。创新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运营模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

(五)着力人才建设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面向产业基地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机构。大力引进高新技术、科研和管理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内部挖潜,合理布局职业培训、高等教育、在职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不同人才培养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培养多20层次的节能环保专业人才,逐步建立自主人才培养体系。

(六)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消费宣传力度,把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体系。组织好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谋划节能环保高层次产业和项目招商会、展览会,召开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论坛。加强对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常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科普教育,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促进全民参与和全社会监督。

延伸阅读:

141家企业 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新技术、装备(产品)公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低排放查看更多>除尘技术查看更多>节能环保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