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市场正文

2016年市场分析:行业变革加速 细分领域掘金“十三五”环保

2015-12-30 09:07来源:东吴环保作者:袁理关键词:PPP模式环保并购十三五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1.4. 环评行业推荐南方泵业

环评行业市场分散,区域竞争下主要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格局。我们认为今年环评政策连出,清理红顶中介并提升环评企业资质标准将促行业集中度提升,民营环评企业最高有3倍收入提升空间。企业通过与环评企业合作将通过“环评治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将大大增强拿单能力,推荐收购国内民营环评龙头中咨华宇(民营环评企业工程师数量第二)实现“设备-工程-设计”产业闭环的南方泵业(300145)。

3.2. 市场化+监测下沉+指标增加+智慧环保,多因素催生环境监测更大空间

3.2.1. 市场化规范监测行业促新需求

环保部2015年2月5日发布的《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提到,未来除敏感环境数据外,原则上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下第三方专业公司托管运营。作为环境税以及排污权交易背景下监测将成为衡量企业减排价值的重要标尺,我们预测未来环境监测市场化加速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政府监管付费+三方投资运维”模式将形成企业自觉减排、地方政府监管、中央等上级部门监察的模式,运营优质、信誉良好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未来将获更多市场空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12日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到2020年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同时要求环保部负责建设并运行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明确要求2017年前上收国控点的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后国控环境监测站将由国家环保部直接管理,省控站的监测工作则上收到省或直辖市的环保部门负责。与2015年7月8日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结合,责任明晰保障数据有效性,催生地方政府对准确、有效、高质量环境监测设备的需求。

3.2.2. 环境监测站点下沉增加需求弹性

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和水利部2012年联合发布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重点流域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轻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比例59.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降低8个百分点(2010年16.4%)。虽然受政策重视程度高,但流域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根据环保部2015年10月28日向媒体通报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4年度考核结果,截至2014年底《“十二五”规划》治污工程项目平均仅完成55.3%,其中三峡水库及上游地区的项目建设完成率仅为30.9%;77.2%的考核断面达到考核要求。为加快流域治理进度,发改委于2015年8月份陆续发布内蒙古、河南、河北、云南、甘肃、宁夏、浙江、安徽、江苏、上海、黑龙江、吉林、陕西等13省份的流域治理投资计划,13省总体投资计划为212.65亿元。

随着流域欠账正在逐步弥补,经治理后的流域需要环境监测设备对环境质量实时监测,实现环境监测站点的下沉。根据环保部、财政部2015年8月24日发布的《2016 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将对全国555个县进行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环境空气进行监测,监测站点已经开始逐步向区县下沉,监测的连续性有待提升。

我们认为环境监测站点下沉是监测只是市场空间扩大的第一步,未来下沉的环境监测站点也将实现网格化的在线连续监测。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莱芜市一级网格以全市所辖行政区域为一个单元,划分为1个网格;二级网格以各区所辖区域为单元划分为莱城区、钢城区等5个网格;三级网格以各镇(街道)所辖区域为单元划分为20个网格;四级网格原则上以行政村(社区)为单元划分,也可连片划分,具体由各镇政府(街道办)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网格化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基建和设备一次性投资2300万元,每年运营费用约400万元。按照全国1425个县,每个县平均20个环境在线监测点,单个监测点投资60万元进行估算,未来市场空间将达到171亿元。

3.2.3. 细分领域为监测打开新空间

1)VOCs打开监测百亿空间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学名挥发性有机物,作为造成雾霾的重要前体物之一能损害血液和神经成分。危害大、污染高、政策缺失是VOCs持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政策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2015年6月发布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要求对石油化工和包装印刷两个行业作为试点征收VOCs排污费;2015年8月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首次将挥发性有机物(VOCs)纳入监管范围,明确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

通过向VOCs排放企业征收排污费将对积极治理的企业进行奖励,同时对消极治理的企业进行高额收费作为变相惩罚,不仅可以为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进一步用于投入到对VOCs行业的整治之中,还可以充分发挥排污费的杠杆作用对企业进行效果较好的激励作用。排污费收费标准远高于企业治理+监测设备采购成本,政府补贴激励企业对监测设备的采购和治理的成本投入。按照此前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对于全国共计1311个VOCs重点治理企业,以及假设全国都可以按照上海市的政策力度推行VOCs监测(重点治理企业28个,补贴企业2000个)比例来估算,VOCs监测设备在污染源端有望实现最高9.36万台。按照污染源单套监测设备50万元估算,市场空间将达468亿元。

2)地下水监测近百亿空间

地下水监测难度大,技术壁垒较高。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要求,到2015年要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申报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5年4月19日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现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国土资源部将建设10103个地下水监测站点,31个省级地下水监测中心和信息节点,改建2个地下水均衡试验场、1个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测站。其中新建监测站点7235个,改建监测站点2868个。按照单个站点建设成本平均100万元,改建成本平均50万元,省级地下水检测中心建设成本平均500万元计算,未来地下水监测市场空间将达约86.69亿元。

3)新增监测指标提升行业天花板预期

国家环境政策的趋严使环境监测指标不断增加。 2012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 35 项增至 106 项,增加了 71 项。根据环保部2015年11月4日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污水处理厂控制污染物将由原来的62项增加到103项,规模范围扩大了66%。与水质监测类似,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了PM2.5等空气指标。可以看出,随着国家环保政策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指标伴随着环境监测覆盖面的提升也在相应增加。

可以看出,从简单五指标到全系列数十种品类,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到PM2.5,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新增到监测目标中。新增指标监测需要开展仪器设备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这也使得环境监测成为了最容易超预期的细分行业。正因为市场对天花板的普遍共识,任何一个新增量都会带来高额的“预期差弹性”,为环境监测企业带来相当的利润空间。

3.2.4. 智慧环保带来监测企业订单十倍扩张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完全长效化的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其中生活环境宜居化被靠前强调,要求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作为对整个城市环境最全面的统一监测,智慧环保通常伴随着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共同展开,直接解决地方政府关于环境管理困难的痛点。通过智慧环保,环境监测领域实现了智能化、系统化、移动化,而相关企业的成长路径也从单纯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销售,向着整体环境监测治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化,由此催生相当于传统规模十倍级别订单的扩张。同时,智慧环保方案将有利于引导城市在环境监测治理方面的需求,将原本缺陷、忽视的部分补充。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加上2013年8月5日对外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所确定的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随着智慧城市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在进行智慧城市跑马圈地扩张过程中,技术和运营实力强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订单。而由于智慧环保的订单规模巨大,未来行业的马太效应将显现,强势企业增速更快,获得更迅速的发展。

(注:本文内容略有删减)

原标题:环保行业2016年年度策略:行业变革加速,细分领域“十三五”掘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PPP模式查看更多>环保并购查看更多>十三五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