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会展正文

2016上海环博会会议纪要系列之:第四届国际场地修复论坛

2016-05-11 08:30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关键词:场地修复污染场地2016上海环博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7日 星期六

09:00 - 12:10

主题三:污染场地修复先锋城市论坛

主持人:黄锦楼,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1. 09:00 - 10:45

交流城市:

上海

上海在过去一段时间对场地潜在污染场地进行了全面筛选,分级评估,普查各类在用场地、待开发场地、历史遗留场地等的地块位置、用地行业、用地历史、企业生产方式等情况,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危害评估和分级,利用现场移动端棕地排查信息采集系统和

基于GIS的潜在污染场地信息管理系统全面防治污染。

北京

北京目前已经通过法律法规建立了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在“十一五“期间北京编制的地方标准有:《场地环境评价导则》,《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另外在“十二五”期间北京计划编制的地方标准有:《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环境监理技术导则》,《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导则》,《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等。

北京希望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污染场地治理的场地环境评价、场地修复、修复验收、后期管理四大部分实现全方位标准化、规范化。

重庆

重庆是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绝大多数企业分布在长江、嘉陵江两岸,企业生产厂区与居民相互交错,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十分突出。

目前,重庆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在探索中前行,政府明确专职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摸清底数,试点推进技术示范,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机制,制定标准,整体推进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成效明显。

重庆市努力推进污染场地管理不断开拓创新,以规划引领,推进法规标准建设,构建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行业产业发展,目标在2020年,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浙江

浙江退役工业场地形势严峻:数量逐年剧增,小型场地众多;污染场地类型多样,污染情况复杂;污染责任不清,今后规划不明,矛盾纠纷不断。

目前开展应对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污染源头未被遏制、企业对土壤污染的关注不够;潜在污染场地数量巨大,底数不清,监管责任压力过大;污染场地开发利用风险和污染扩散风险并存,场地污染导致的矛盾增多。另外,还存在着缺少相应法规标准体系、长效监管机制和资金来源的问题。

浙江计划在“十三五”改变这一现状,立足现有法律框架、坚持问题导向,摸清底数,从农田土壤污染治理,污染场地风险防控两方面着手,实施全领域的源头污染防治,理顺纵横两条线的责任机制,强化土壤污染的排查和监控,建立企业主体责任倒逼约束机制。

苏州

苏州领导重视污染场地治理工作,采用统一管理、由简到难、分布推荐的方法,强调大型污染场地调查的重要性。

苏州过去的污染场地治理工作经验可总结为:调查内容要为后续开发决策提供依据,开展大型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规划研究;在进行开发利用前要先进行多种风险评价;开展修复技术研究、重视二次污染防控;修复技术的使用、开发要重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沈阳

沈阳市国内最早开展污染土壤治理的城市之一,2004年至今,已开展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场地十余个,累计面积约200万㎡,场地类型涵盖冶炼、机加、化工、农药、制药等。

沈阳重视场地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沈阳市污染场地环境治理及修复管理办法》,在市区两级环保部门的管理下制定调查、监测、风险评估、修复、工程验收的标准化管理流程,明确责任主体,由国家及地方专项资金和开发商、购房者共同支撑制度的实现。

2. 10:45 - 11:05

茶歇

3. 11:05-12:10

主持人:

黄沈发,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

姜林 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互动讨论,特邀专家:

林玉锁 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李发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宋 云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研究员

邵春岩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长

黄锦楼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姜林:今天我们聚集这么多的专家学者,主要是希望能考虑清楚几个问题:现在的很多工程,到底有没有必要引入环评?我们现有的法规制度到底能不能解决场地修复的问题?现在的环境污染事件,其中具体的情况可能存在责任方界定等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如何在制度设计中对此进行界定?公众和媒体对待环境应该持什么态度?政府应不应该公布问题,建立政府、公众、媒体之间透明的关系?

林玉锁: 如何认识污染场地?

林玉锁:这个问题不同角度不同人去看,存在比较混乱的情况。这个就像生病,有不同程度不同时期,要去医院诊断,才有对应的方案,不是一刀切的。要针对不同场地具体诊断,基于这样的程序和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姜林:对于现在的污染场地管理,管理部门不在台上,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方向与世界相反,政府使用备案制,不参与污染管理,这样是不是合理,能不能解决目前我们污染频发的情况?

黄沈发:上海现在有一系列的相关规定,要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其中专家评审涉及到几乎每个步骤,最终意见要到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在审时候认为有问题的可以再组织专家审,但是一般这种情况很少,

邵春岩:备案制现在很重要,实际上是公共管理最有效的情况,要有两个条件:政府主体责任;备案人要有诚信制度。但现在情况看,的确没有实现这些。我相信随着社会进步,备案制会成为社会发展有效的手段。风险三个方面:1)污染场地风险增大的风险;2)治理修复的时候就是风险最大的时候;3)治理修复后的风险。

1)彻底消除场地污染物;2)彻底断绝污染暴露途径。要有后期持续性的监管。场地治理的风险 场地管理者的风险。

姜林:备案制不是不行,但是主体责任这块缺失,未来土壤法能不能增加这块。

张俊丽:市场手段,环保部门不被公平对待,并不是说备案制就不能解决问题,尝试把专家评审作为一种制度加入法中。责任体系目前是法律中难点,责任具体界定很复杂,这体系目前理不顺,相互交叉,需要深化调研深化工作,

姜林:目前大家把责任都放在污染责任这里,但是对其他参与方的责任还没有明确规定,而且需要在法中规定免责部分,台下有没有人对此关心

观众:我从事行业不久,我太太从事房地产土地估计工作,注册职业资格,她们行业也牵涉到风险管控,以法人代表为责,后来改成专家担保,现在是估价师担保,跟你的责任信用等等挂钩,专家是一个协会,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关注,我个人觉得从各行业发展环节来讲,这样一种方式可能是比较好的办法,对专家负担也不那么重,专家很难在很短时间内把问题看清楚,让专家更多精力投入到工程应用方面,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

姜林:我们向其他行业学习,的确是一种方式,未来在法制定过程中的确是一个可以参考的。场地调查修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业主管理部门希望得到明确的结果,宋总给个建议,未来应该怎么办,

宋云:现在环境调查修复认识片面性大,专家审相对简单,40乘40网格一测,就结束了,国外每个调查阶段都不是一拨人,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漫长过程,调查很清楚,国外有毒理学这类人才,国内现在都是软件之类的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不能只开一次专家评审会,要很多次才能搞清楚搞明白。复杂场地问题,农药产地六六六、DDT,我们搞清楚,有些新的农药全世界都搞不明白,测的还是原来的污染物,新污染物测不出来,风险评价之外,环境影响标准要有的

姜林:人口密集区场地修复,

李发生:美国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土壤修复占大比例,我们都是在大气上,刚才讲备案也好,利益相关方交流也好,方案本身缺陷大,这是不管用的,可持续方案的审计的好处,它列了一百种不同方案,我们可不可以委托第三方对我们的方案进行评价,把这些矛盾都给解决。

姜林:制度上去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

黄锦楼:场地调查的经验很重要

大家都去过污染场地吧,我在农药场地项目,每一个土样我都是闻过的,现场经验是十分重要的,自身要提高经验,还要通过各种学习提升经验,中国生态修复网致力于搭建一个修复领域的学习型互动社区。

黄沈发:简单说两句,我们的论坛开的还是非常的成功,非常感谢各位一直参与的人员,感谢报告的专家们,我们也是很不容易请到在坐的各位专家们,对专家们进行衷心的感谢。让我们行业有一个这样的组织,希望每年都能搞一个这样的论坛。跟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每次的论坛尝试一个突破,让大家能够各有所得,谢谢大家。

4. 12:10 - 13:00

午餐,论坛结束

原标题:【全程报告纪要】中国环博会第四届国际场地修复论坛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场地修复查看更多>污染场地查看更多>2016上海环博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