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项目名称:红壤区农田镉砷污染阻控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佛山市铁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耕地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即农田重金属污染控制与安全生产技术。
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点位超标率19.4%,中轻度占其中的94.3%;主要为镉、砷。与温带相比,亚热带更加严重。例如,珠三角叶菜镉超标率高达30%;湖南稻米镉超标率高达30%。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技术难度大: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至达标并不能保障农产品安全、国内外均缺乏成熟的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与产品。农田重金属污染必须因地制宜,亟待研发兼顾作物与土壤重金属治理,可克服上述难点的新技术。
针对上述难点,基于重(类)金属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理论,以镉/砷从土壤矿物至植物根表的迁移机制以及从根至籽粒的转运机制为关键科学问题;研发降低重金属有效性的钝化技术与钝化剂、阻控农作物积累重金属的生理阻隔技术与阻隔剂。
主要发现、发明及创新点包括:
(1)发明了农作物可食部位积累镉砷的精准生理阻隔技术。以农产品安全为核心,发现硅硒营养调控可抑制镉砷从水稻茎叶向籽粒转运,不动土,与农业生产便捷结合,直接高效降低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突破了重金属移除技术高成本、难大面积应用的技术瓶颈。
(2)发明了生理阻隔剂硅溶胶、稀土复合硅溶胶与硒复合硅溶胶的生产工艺。依据农作物生理特点,发明了水稻型硒复合、蔬菜型稀土复合二氧化硅溶胶生产工艺,产品获农业部登记证,实现了产业化。大规模应用可降低稻米镉30%—70%,降低砷20%—50%;效果为传统方法的3-5倍,成本仅15%。大面积实现轻度污染农田的达标生产。
(3)发明了稻田土壤镉砷同步钝化技术。针对稻田镉与砷难以同时钝化的难题,发现铁循环调控可激活镉/砷固定功能微生物,大幅度降低土壤中镉砷向根系的迁移。突破了基于吸附固定与酸碱中和钝化技术的技术瓶颈。
(4)发明了具有镉砷同步钝化功能的铁基生物炭、铁基腐殖质、微生物铁剂、多功能重金属钝化剂等新产品,获农业部登记,实现了产业化;与叶面阻隔技术组合,超标稻田的稻米达标率不低于75%;大面积实现了中度污染农田的达标生产。
核心技术与产品已成为我国同行业中应用面积最大的,叶面阻隔技术属于开创性,显著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授权23件(美国、日本各1件),公开发明专利10件(美国、日本各1件);共发表相关论文127篇,SCI 82篇。国家支撑首席、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各1人。整体达国际先进、部分居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超过100万亩;产值超过5000万元,新增利税992.9万元;间接效益1.1亿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目前,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因此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其生态环境安全对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汞、铬、砷、镉、铅等都是重金属,因含量超标而造成污染乃至影响人体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些重金属会破坏人的细胞、脏器、皮肤、骨骼、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有些会致癌、致畸、致突变,因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土壤重金属超标、农产品镉超标、大米污染等,均是热点议题。本文提出摸清家底,效法自然,需求导向,保障健康,用好政策,创新模式等24字方略,目标是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9月27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根据报告,安徽省围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污染防治和修复,着力推动解决土壤污染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
摘要为恢复农田基本功能,确保农产品生态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国家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和大冶市政府、市环保局选取某镇的具有代表性的283亩农田开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工程。示范工程成功地找到了适合当地社会经济水平、科学适用的重金属污染农田“深翻耕+”修复模式,为解决大面积
摘要:现阶段,农田土壤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金属污染危机,农田污染具有潜在性、隐蔽性,需要科学地监测才能明确其污染物含量,并对应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从而有效控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护农业生态安全。近年来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给农作物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对农田重金属定
近日,永清环保收到河南新乡市、济源市两个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项目中标通知书。据悉,两个项目均为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示范项目,属于北方典型旱地碱性土壤,项目的中标,标志着永清环保在碱性农田土壤修复领域迈上新台阶,也为永清环保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冲锋号。据永清技术人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小方初步探讨了我国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技术层面存在的困难,以及这些困难背后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相关文章近日发表于《土地退化和发展》杂志。我国正在遭受农田重金属污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金属去除、
2018年10月30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湖南省开展“回头看”,并统筹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察。11月12日,督察组下沉益阳市,发现当地石煤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威胁洞庭湖及长江生态环境安全。一、基本情况石煤是一种含碳少、热值低的燃料,并往往伴生多种金属。石煤
国务院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土十条”)明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4000万亩,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为加强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交流、案例分享、模式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区学办主办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2年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5月30-31日举办,地点不变。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用四年时间查明查清全国土壤质量、形状及利用状况,建成土
在“双碳”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推动下,结合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以及融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相关政策完善、技术升级以及行业标准细化,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相关工艺技术要求也将越发严格,行业壁垒也将明显提
2022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SRS2022)将于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为业界同仁搭建一个了解最新政策标准、交流新技术新产品、分享实战项目管理经验、拓展新业务的平台。
近日,永清环保收到广东惠州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综合试点项目中标通知书,这是永清环保首次中标华南地区耕地修复项目,标志着永清环保耕地修复业务正式挺进珠三角地区。据永清技术人员介绍,本项目将开展非食用植物替代种植、低积累水稻品种、钝化剂和叶面阻控剂品种筛选以及“VIP+n”技术模式等多种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73.08万元,较上年大幅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34.0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8元(含税)。3月30日晚间,永清环保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39%;
根据2014年原环境保护部与原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公报显示,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中度污染占超标点位的94.3%。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农产品中主要超标元素为重金属镉与类金属砷。所有粮食作物中,稻米的镉与砷超标率最高。稻田镉砷污染治
6月16日,长沙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吕文明一行莅临航天凯天环保考察指导。
摘要为探索生物炭作为改良剂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450℃制备生物炭,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与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室内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在不同培养时间条件下,添加不同施用量(0、1%、3%和5%)的生物炭后,对矿区土壤pH,阳离子
日前,湖南发改委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湖南将推行工业领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保管家服务市场化。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湘发改环资〔2017〕883号各市(州)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局:为加
十二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市场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稳步增长的发展阶段。经过2015、2016两年的调整,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格局基本清晰,环境监测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在一些细分领域可能会出现快速增长。土壤监测项目基本明确2016年5月28日,作为我国土壤环境治理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土壤
作者在主题发言中,重点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土壤重金属治理与修复中的重要应用,特别是通过实验室数据论证、技术应用案例阐述等方式、对于土壤中的镉、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进行了重点说明。延伸阅读:干货|矿山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卢一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集成试点与探究土壤重
大量研究通过对土壤母质分析后认为,土壤中的Al、Mn、Ni、Cr等元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的风化、变质等物理化学过程,且不同元素间的富集情况可能因为土壤母质地质年代变化的不一致而存在差异,如Al,Mn被认为是来自古生代和中生代等最古老的地质岩石中,Ni、Cr来自于上新世松散沉积等地质区。Pb、Hg、Cd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污泥年产量约7000万吨,其中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各占一半。污泥危害大,而我国目前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落后,加上重水轻泥的问题,使得污泥面临极大的处置压力,实际有效处置率不到25%。在污泥产业探索近10年的张虎明,或将暂时告别污泥处理处置产业了,并且短期内似乎并没有重返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量越来越大,如不能安全处理处置,与生活垃圾一样,如不能安全处理处置,将影响生活环境。如污泥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导致污水处理厂内的污泥大量积压,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甚至可能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全面瘫痪。在污泥产业探索近10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量越来越大,如不能安全处理处置,与生活垃圾一样,如不能安全处理处置,将影响生活环境。如污泥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导致污水处理厂内的污泥大量积压,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甚至可能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全面瘫痪。在污泥产业探索近10年
污泥处理市场空间前景固然客观,但同样遭遇市场重生的困局。有分析称,市场遇冷背后,暴露的是政府管理机制不同步、法律保障不健全、信息公开不透明、游戏规则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一种声音则持有相反的观点,蛋糕就这么大,什么样的企业都想往里挤,现在是很多东西没理清,但预计过不了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