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设计制度时,必须考虑到所有的漏洞和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在现今“官民”之间的信任度还比较低而公众的权利意识又比较高涨的情形下,这样的极端情形完全有可能经常发生。“权力怀有扩张的本性是个共识,权利同样也具有膨胀的天性。”
为了防止公众滥用知情权,多国信息公开立法均有关于滥用知情权问题的相关规定。例如,泰国《官方信息法》第一条规定,如果申请涉及过量信息或无合理原因过于频繁提出申请,该申请可能会被拒绝。韩国《公共机关信息公开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因申请人要求提供的信息为人所知或要求提供的信息量过大,以致严重地影响公共机关的正常业务,可以限制所提供的信息副本或者复制件。”保加利亚《公共信息获取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最近6 个月内曾经向申请人提供了所申请的公共信息。”南非《信息公开促进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于“明显无聊或无理取闹”的申请或对“公共机构的资源造成实质性的、不合理的转移”的申请可拒绝。新西兰《政府信息法》第十八条规定:“申请轻佻、无根据或无足轻重”的,“可作出拒绝决定”。在墨西哥,可以拒绝侮辱性的申请或此前已经回应过的申请。在英国,刁难性或重复的申请,以及对已经公开信息的申请和将要公布的信息的申请都被排除在外。但我国目前并无类似规定。
判断公众申请信息公开的行为是否构成滥用知情权,应当考虑是否存在以下情形:“是否存在大量频繁的申请;是否存在向同一机关一次性提交大量申请的情形;是否存在就同一申请向不同机关或向同一机关在不同时间提出的情形;是否存在明知不是政府信息而执意要求公开的申请; 是否存在已经获取和知晓所申请的政府信息仍以明显不能成立的理由逐一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情形; 是否在提出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程序中存在故意扰乱秩序的行为等等。”如果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认为公众是在不合理地行使知情权,行政机关或者法院可以拒绝其信息公开申请。
如何解决公众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能力之间的冲突,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并不等同于任何公民无需任何条件获取政府环境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代表了当前中国政府部门对公众申请环境信息公开权利边界的主流看法。
笔者通过调研和收集相关案例了解到,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实践中,只要没有超出合理的工作量,对于公众提出的没有证明“生产、生活、科研需要”的信息公开申请,相关政府部门也经常予以公开,而并非一律予以拒绝。但这种做法并非是在履行法定职责,而是超越法律要求的“为人民服务”,是政府部门可以掌握充分主动权的自由裁量行为。
政府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形下,为公众提供一些“方便”是可以的,但一旦法律取消了“生产、生活、科研需要”的限制,这种目前还可以自由裁量的行为就会变成一种强制性的法律义务,将极大地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如果未能履行这种法定义务,还可能面临追责。因此,他们普遍反对全面取消对于“生产、生活、科研需要”的限制。
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当力争有所进步。但如果完全不考虑现实中的种种制约条件,一味追求“与国际接轨”,最后的结果无异于立法上的“大跃进”,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反而会损害法律本身的威信。
如今,保障和促进公众的权利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但毕竟关于保障公众权利的制度主要都是由一个个平凡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而不是“铁人”或者“超人”——来执行的,如果这种制度的目标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经过艰苦努力能够实现的,那么通过一系列的激励制度还可能实现制度的目标;但如果这种制度的目标严重超越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能力范围,那么再高远的制度目标最后也可能会落得一个“破罐破摔”的结果。
“学者们……更多地站在立法者的立场上,批评执法、司法和守法者,却对执法、司法、守法者的甘苦毫不知情……当我们真正走出书斋,看到外面的世界,发现曾经被我们批评甚至毫不留情地痛斥的人和事背后,掩藏着太多我们根本不了解的事实,还存在很多因为我们不知情而造成的后果时,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反问、反思、反省”。
从既能扩大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又不过分超越当前政府部门环境信息公开能力的角度来看,本文建议,在申请政府公开环境信息方面,可以有两种比较可行的途径:
一是参考目前环境公益诉讼的做法,规定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无需理由申请政府公开环境信息。为了避免社会组织滥用申请公开的权利,可以对其在一定期限内申请信息公开的数量进行限制。对于公民个人,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则可以仍然要求其证明生产、生活、科研需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文件的要求,现内蒙古远景绿色新材料有限公司达茂旗源网荷储高质量绿色纯净铁合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关信息予以公告。公告内容如下: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内蒙古远景绿色新材料有限公
芜湖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垃圾焚烧项目飞灰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文件的要求,现将垃圾焚烧项目飞灰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众参与的有关信息予以公告如下: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9月20日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系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暂行)》,其中提出公共企事业单位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信息,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一)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办事服务信息;(二)履行社会环境责任的信息;(三)对营商环境影响较大的信息;(四)
为满足南疆支撑电源火电配出需要和喀什地区电力负荷增长需要,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充分利用煤电系统支撑和灵活性调节作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拟建设南疆喀什2×66万千瓦煤电750千伏送出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现就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如下:一、建设项目名称、选
为满足克拉玛依地区富裕电力送出的需要,满足克拉玛依中石油“两个联营”项目电厂电力安全稳定送出,增强供电保障可靠性,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拟建设克拉玛依中石油“两个联营”项目电厂750千伏送出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现就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如下: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
为满足国家电投塔城托里电厂电力配出需要,支撑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能够发挥煤电作为电力系统“压舱石”的兜底作用,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消纳能力,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拟建设塔城托里2×66万千瓦煤电项目750千伏送出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为满足托克逊电网负荷发展需要,缓解托克逊电网上、下网瓶颈,促进托克逊县新能源发展,增强供电保障可靠性,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拟建设托克逊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现就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如下: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一)建设项目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承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林业等相关部门或机构,按规定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信息公开工作。关于公开征求《浙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办法》,要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按照“谁处罚、谁公开”的原则,负责本机构作出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工作。重庆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我市生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政府发布云梦县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第一次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第九条规定,建设单位需向公众公告建设项目相关信息。现将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公告如下:一、项目名称及
华能南通(通州湾)2×100万千瓦大型清洁高效煤电项目(以下简称“本工程”)地处通州湾示范区的通州湾港区内,通州湾港区西距南通市约60km,位于长江口北翼,北距连云港280海里、南距上海洋山深水港区130海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需开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地方标准《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数据共享的体系框架、共享流程、共享方式、共享安全要求和共享数据格式与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之间、生态环境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生态环境数据共享。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环境信息数据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本标准按照综合政务、综合业务、科技支撑、自然生态保护、水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土壤生态环境、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核与辐射安全、环评与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环境执法、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中节能(汉中)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汉中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热电联产)PPP项目掺烧一般工业固废技改项目环境信息公示,本次技改内容为不改变原有处理规模,拟新增入炉原料,掺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及微波无害化预处理后的医疗废物残渣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第二次环境信息公告发布,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拟新建2×10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和烟气脱硝装置以及其公辅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发电100亿千瓦时的生产规模。详情如下:陕煤电
近日,宁夏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全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的通告,其中全区共参评企业1636家,其中,绿牌企业1507家,蓝牌企业98家,黄牌企业23家,红牌企业8家。详情如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2023年度全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的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法律
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南昌市2024年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昌富超实业有限公司等共231家企业入选该名单,其中包含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重点排污单位等。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南昌市2024年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通知各县(区、开发区)生态环境局、湾里生态环境局:根据《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示2024年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公示时间为2024年3月15日-2024年3月28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示2024年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4号)第七条、第八条以及第十条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市生态环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智慧治理,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固定污染源基本数据集第1部分基础信息》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自2024年2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HJ511-2009)废止。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智慧治理,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南》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自2024年2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HJ511-2009)废止。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生态环境部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建设,组织编制了《生态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意见征集”栏目(.cn)检索查阅。各机关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
“我们要高度关注漂绿问题。建议在开展责任投资特别是制定相关政策时,谨防漂绿问题的发生,从标准制度入手划好边界,这个边界应该是可操作、可量化、可检查的。一个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对于气候投资融资而言尤其重要。”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