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卫市场正文

深度报告|农村环保现状分析:补短板 如何撬动基建投资

2018-08-14 15:42来源:EBS公用环保研究作者:光大公用环保团队关键词:农村环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环卫设备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土资源部于2017年1月26日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其中管道输水灌溉面积4015万亩,喷灌面积2074万亩,微灌面积3911万亩。到2020年,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6亿亩左右,占灌溉面积的比例提高到32%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确定了分省建设任务,其中新疆、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甘肃、黑龙江、云南、广西、山西、吉林、辽宁等12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任务在300万亩以上。


我国喷滴灌面积占总灌溉面积比例很低,2016年不到20%,而发达国家喷滴灌占比较高一般为50%,我国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而根据科学测试,滴灌对节水及增产均具有正面影响。


节水灌溉产业链:节水灌溉产品为PVC/PE管材,上游是炼化化工企业,下游地方政府及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节水灌溉企业。

在商业模式上:(1)设备及工程招标采用政府补贴方式主要是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2)打包成PPP为农户提供用水服务、水利工程管护、征收水费,灌溉水费作为合作收益,按投资比例分红。

行业壁垒方面:主要是资金和资质。前者即前期需要垫资,所以企业需要有一定资金实力;后者需要有水利及农业相关等资质约束。

我们根据在《“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的要求,测算“十三五”节水灌溉:“十三五”节水灌溉新增投资为1115亿元。


3.2、化肥、农药零增长,耕地修复市场渐开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多样性;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污染超标率为19.4%,以18亿亩的耕地总量计算,中重度污染耕地约为5220万亩、耕地总污染量为3.492亿亩。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该计划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根据“土十条”进度,2018年底土壤污染详查将完成,可关注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的落地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土壤修复商业模式仍然有缺陷:现阶段,工业场地修复以污染者责任延伸制度进行划定,资金来源较为明晰确定,而农业或其他污染地块修复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则会有一定的资金缺乏。该问题或可通过耕地提质达占补平衡、土地增值、产业附加的方式加以解决。

耕地修复的“加、减法”:减法即通过削减化肥、农业使用量,并尽量使用低毒性产品进行。从2016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情况来看,总体较2015年已经削减了38.5万吨,农药使用量也已经逐渐消减,但从绝对量上看,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依然较高,农药利用率也较低。对标国际:2013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欧美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则是50%-60%(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因此,在环保监管施压下,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仍将逐渐下滑,所以这两个行业需求逐年降低。

耕地修复的“加法”即通过土壤修复技术实现耕地提质。

耕地修复技术上:主要适用的技术有热处理、稳定/固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前两者较为常见但成本较高;植物修复成本最低、操作简单,但周期较长。因此,客观来讲在耕地修复技术上仍需一定的探索时间。

商业模式方面:2016年,7月25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举措的核心,即在补足耕地数量的前提下,通过对现有耕地提质改造、以补充耕地与改造耕地相结合方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其他方式如通过土地增值、产业附加的方式也可进行推进,单纯通过政府补贴由于资金有限,修复推进速度将减慢。

土壤修复空间3.6万亿:我们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通过污染程度的占比测算污染面积,最终得出相应的治理成本。但需要指出的是,“土十条”发布后,国家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调查,数据可能会更新,同时,技术选择也需要因地制宜。


3.3、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实现资源化

(1)畜禽养殖:

养殖业环保治理是从2014年兴起的,此后各种政策频出。纵观各种政策,我们总结出养殖行业的环保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禁”:在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地区,包括一些教育、科技园区等,划定禁养区;

二是“限”:对南方一些水网密集、养殖量比较大的地区,承载力不够的地方禁限养;

三是“转”:把生猪养殖向环境承载容量较大的地区转移;

四是“治”:采取生态养殖、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治理畜禽粪便、治理环境污染;

五是“奖”:对养猪补贴遵循“规模越大补贴越多”的原则。

2015年“水十条”规定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2016年5月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明确规定禁养区划分依据;2016年11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再次重申2017年底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目前大部分省市均出台了禁养区搬迁的时间列表。除四川、湖南还未公布明确完成时间,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预计于2018年底完成,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基本要在2017年底前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关闭、搬迁。


畜禽养殖产业集中度会提升。2010年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标率很低,基本不足40%。随后几年虽然有所进步,但农户特定的分布及行为状态、政策强度不足,治理达标率的提高仍然存在一定困难。而今,通过强制性方式,划定禁养区强制搬迁、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达标要求提高,有助于整体行业绿色发展。同时,新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环保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一般高达30-40%,倒逼农村散养逐步关停,行业会趋于环保做得比较好的龙头企业。


“土十条”提出要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畜禽粪污排放已经成为农业的首要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万吨。农业农村部要求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而对于粪污综合利用,2017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完成200个以上整县推进任务,项目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根据图30和表16的数据,如果以肉牛、猪、家禽为测算基准,全口径计算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养殖废水约61亿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需要建立一套体系,从减量化、无害化到资源化,预防及末端治理并重,而不是单一的排放处理或采用常规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如下图31。


当前资源化链条并没有建立起来。当前环保部联合农业农村部正在研究一些政策的扶持措施将畜禽养殖粪便到农业肥料打通,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在部分生猪大县开展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试点,鼓励支持畜禽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建设,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原标题:农村环保:补短板,如何撬动基建投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村环保查看更多>城乡环卫一体化查看更多>农村环卫设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