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气体监测企业正文

大气污染治理的“辛集路径” ——辛集市利用科技手段实施精准治霾、铁腕治霾、合力治霾

2018-10-19 15:59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刘晓星关键词:空气质量监测大气污染防治泛测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主任刘理宪介绍说,辛集市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设置预警专员,实时监测各类影响环境质量的问题,并实现了随时发现、随时交办、随时处置的目标。设置巡察专员,利用两台无人机、手持式VOCS检测仪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建筑工地等不断进行巡察监测,及时解决发现的各类问题。设置分析专员,随时对空气质量检测仪、蓝天卫士视频探头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一日一报告、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考核,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精准数据。

那么,这么多的任务又是怎样实现及时交办、快速处置的呢?

——织牢三级责任网。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市乡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辛集市19个市直部门、16个乡(镇、区)、344个村街网格长、网格员的监管范围、工作职责、考核奖惩,做到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有担当。

——建立互动微信群。组建500人的“大气污染防治治理微信群”,市级领导、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各乡(镇、区)主要领导和主管副职、各派出所所长、重点企业负责人、各村街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全部加入。指挥中心交办任务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时跟进督导。截至目前,指挥中心交办的焚烧柴草垃圾、监测点数据不正常等400余件问题,全部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联合打好保卫战。指挥中心牵头,协调公安、环保、市场监管、法院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管重罚、顶格处理,对7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对31名焚烧秸秆垃圾的行为人实行了行政拘留,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同时,积极发动人民群众举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奖励举报人员7人,奖励金额48.5万元,打了一场保卫蓝天的人民战争。

T@_~ZG$G$8SUKBNZ3IQN9MD.png

图为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平台。

关注四:压力传导突出“严”,确保治理效果长效

大气污染治理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务,辛集市站在与京津共享一片蓝天的高度,辛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科学布置监控点位,亲自到基层一线夜查空气污染源,亲自跟专家一起研判污染成因,亲自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严实举措,确保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在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中,辛集市委书记邸义是一位多面手,是领导,是专家,更是司令员!从技术选择到监测点位设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的领导下,辛集市善于利用高科技秘密武器来解决环保问题。除了引进泛测公司的空气质量网格化监管方案,辛集市还将申科公司的环保设备精准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到污染企业的生产过程监控中,通过物联网通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预防企业“偷排漏排”;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辛集市率先引进光纤传感技术,实现了对长距离流域的高密度监测监管。

“环境监测点位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可比性及科学性。”他解释说,监测点位的设计要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表征污染源排放特征或评价区域环境空气状况;又要考虑地理、气象、工业布局、人口分布特点,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压力在层层传导中更严,更实。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辛集市探索建立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确保治理效果稳定化、常态化,持续改善辛集空气质量。

——用好通报“利剑”。每天对污染排放活动频繁排名前10的点位,通过《空气质量日报告》进行通报,责成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排查问题原因并反馈现场照片,对排查后仍然排名靠前的点位,指挥中心会同思蓝泛测公司专家利用无人机、热感摄像头等手段进行现场排查,真正查找污染源头。同时,每月对各乡镇常规空气污染6参数综合指数、同比改善率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切实增强了乡村干部的责任感和压力感。

——用好督查“利剑”。建立空气质量监测反应指挥中心发现问题交办反馈情况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乡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责任到人,及时解决。同时,对交办事项进行跟踪督查问效,确保问题真正解决到位。对敷衍推诿、瞒报谎报的严肃问责,并在全市通报。

——用好考核“利剑”。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大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乡科级领导班子年终考核挂钩。制定了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发放办法,明确了环境治理、违法占地、信访稳定、软弱涣散、场所建设五个绩效补贴一票否决项,以此倒逼村级组织这第一道防线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确保从源头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应该说,辛集充分利用网络化监测与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空气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科学决策提供强大支撑。

总结辛集大气治理的路径,对于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带来了诸多启示。2017年,为提高重点区域环境监管效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全行政区域按照3km×3km划分网格,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筛选出PM2.5年均浓度较高的3600个网格作为热点网格,进行重点监管。经过一年多的试点,现已在“2+26”城市全面开展,取得较好成效。

据了解,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逐步扩大“千里眼计划”实施范围。2018年10月前实施范围为“2+26”城市;10月起增加汾渭平原11城市;2019年2月起增加长三角地区41城市,从而实现对重点区域的热点网格监管全覆盖。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将研究通过地面监测微站和移动式监测设备(车载式或便携式)等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理念,探索构建“热点网格+地面监测微站+移动式监测设备”的工作模式,不断深入实施“千里眼计划”,细化执法监管区域,精密监控PM2.5等污染物质的浓度变化和异常时段,进一步提升热点网格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提高大气污染监管水平。

辛集在大气污染治理的历程中,为探索“热点网格+地面监测微站+移动式监测设备”的工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大气污染治理的“辛集路径”。


原标题:大气污染治理的“辛集路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空气质量监测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泛测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