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其二,编制依据不足。生态环境部对医疗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规定有如下依据:
纵观前述表格中所援引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并未出台相关规定许可医疗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仅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文件中做出相应的规定,即在“经环保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和“因特殊原因,确实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两种特殊情况下医疗机构可以自行处置医疗废物。但对医疗机构处置医疗废物做出明确禁止性规定(除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之外)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系国务院出台的行政法规。按照《立法法》之规定,《指南》作为下位法,明显与上位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相抵触,应予以及时修订或者撤销。
其三,监管责任不明。《指南》中关于医疗机构自行进行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法律规定不仅不具备上位法支撑,且在医废处理监管方面亦存在一定的漏洞。如医疗机构按照《指南》之规定自行处置医疗废物,随之发生传染病源污染事故,将可能导致对相应追责主体无法进行有效追责。产生污染事故情节严重者,相关医疗机构、监管机构及责任人员将涉嫌《刑法》第338条污染环境罪、第409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等,但因其行为符合《指南》之规定,将可能产生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或其他责任的结果。
其四、对新标准缺乏足够应对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来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对医疗废物的产生、运输、储存、处置等过程做了相应规定[4],但在《指南》中,针对医废应急处置的编制依据仍在延用2009年《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医疗废物管理预案》;《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2010修正)第2条规定,“五)依照《条例》自行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医疗卫生机构未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或者未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的”。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除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可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外,并未明确自行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定义和范围;现行《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第35条规定,“除经批准允许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单位外,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都应交由在本市取得集中处置医疗废物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置”。其中,“经批准允许”的定义、批准主体、程序均未作出任何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在整个的法律体系运作中将会产生严重冲突与矛盾。上述问题的存在足以表明我国现行有关医疗废物处置的法律法规并未形成统一完善的法律体系,缺乏详细具体的操作性规范。
其五、配套规定亟待修订2003年12月26日,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该规范一直试行到现在,且早在2011年原环境保护部就表示已经下达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进行修订的计划,但至今原环境保护部仍未做出其所谓《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修订。2006年02月26日,国务院出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距今近14年之久;2007年07月04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距今已有12年;2008年04月0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距今已有11年。现行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已无法适应现今经济社会、法治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的新情况、新要求,必须做出及时修订完善。
二WHO相关要求[5]及建议
根据各国加入的相关国条约和机制,WHO要求成员国就医疗废物管理问题立法,且所订立之法律应当满足如下要求:1、有害医疗废物的明确定义及各项分类;2、明示医疗废物制造者负有安全运送和清理医疗废物的法律责任;3、记录保存与报告的细则;4、建立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运送的许可或授权机制;5、调查与监督细则以确保法律和惩治措施的实行;6、指派法院负责违法及不合规行为所引发的纠纷。上述要求2中世卫组织对医疗废物制造者的清理医疗废物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的原则要求,世卫组织的要求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也为我国在不同时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提供了方向。2014年,WHO出版了《安全管理医疗活动产生的废物》[6],其中对于应急状态下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提出了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处理:第一,应急评估,是指对紧急情况下医疗废物的状况尽快进行一个初始评估,给予临时的医废处置机构或设施以初步的信息。经验显示,如果一个医疗机构或一个区域拥有已建立的较为完善的“应急准备和预案”机制,那么其在应急状况下处理医疗废物的效果通常会更好。第二,应急响应,在应急初始评估的基础上,可作出一个简要的行动方案,该方案根据初始评估信息,将较为清晰的职责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或者负责机构,并跟区域内社区具体情况结合,形成联动机制,开始实施。国家层面的应急医废处置预案在这个阶段应起到指导作用,并由具体责任人员监督实施。在紧急情况下,也至少应当按照尖锐物品和非尖锐物品的分类方式对医疗废物进行简单分类,然后进行运输和处理。第三,恢复。恢复的阶段应被视为一个长久的计划,目的是使被紧急事态影响的地区恢复到未发生紧急事态之前的状态,或者更好的状况。待资源允许的情况出现时,应当启动一个更细化深入的评估机制,对本次紧急事态的原因、信息进行评估,目的是为了建立更有效的防控策略和预案。WHO为应急事态的医废处理评估专门提供了一套工具,可供建立更好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使用。
三初步建议
构建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法律制度,对于突发事件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完善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制度,是应对类似本次疫情状况中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力武器。在立法方面,仅提出以下浅显建议。首先,在环境保护及传染病防控法律规制层面,将应急期间医疗废物处置的相关法律规定纳入《环境保护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范畴,明确应急医废处置的权限以及处置不当的环保责任和病源防控责任,并通过法律授权相关部门对应急期间医疗废物处置做出相应规定;其次,正面面对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并进行立法完善,制定统一的实施细则或指导意见;例如,在法律层面,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人民政府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进行细化或予以明确授权内容;在行政法规层面,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基础,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在其中明确应急情况下医疗机构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原则;第三,参照WHO提出的应急医疗废物处置建议,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医废处理初步评估机制和事后恢复及深入评估机制,并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和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第四,完善医疗废物监管法律制度。严密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和回收利用活动的监管。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违规操作,暗箱勾结,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情节严重的撤销相关资质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1];最后,医疗机构内部应急处置规定应提升至立法层面,建立完备的操作机制。如,可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对应急情况下医疗机构管理医疗废物做出相应规范,规范可包括应急情况下医疗机构医废管理的基本要求,医疗机构医废管理有关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应急状态下医废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技术要求,以及制定医疗机构医废应急处置预案的相关职责和内容,并建立医疗机构内部的监督监察机制。
注释:
[1]第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2]第二十一条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形处理;
(二)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三)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3]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 421-2008)《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医疗废物管理预案》(环办〔2009〕6号)。
[4]郭娟,《国内医疗垃圾法律制度的改善,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5]Yves Chartier et al. (eds), Safe Management of Wastes fromHealth-Care Activities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nd ed, 2014)
[6]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以 环 境 保 护 为 视 角,陈先根 重庆大学,法制博览 ,215页
本文作者:张良 程娟娟 周晨阳
系环境、资源与能源法业务委员会委员
指导老师:杨荣宽 律师高级合伙人
环境、资源与能源法业务委员会负责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江苏宿迁发布《宿迁市2025-2026年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2025-2026年,全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共编排11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工程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22.4亿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0.7亿
中科环保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加18.43%;利润总额4.01亿元,同比增加13.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加18.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23.04%。2024年,中科环保处理生活垃圾394.06万吨,同比增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贵州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向社会资本推介项目“三张清单”,涉及正安县土溪电站工程、六枝特区洒志风电场项目、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贵州美锦华宇综合能源岛项目、盘州市出水洞水库坝后式电站工程等多个电力项目。全名单如下:贵州省2025年第一批向社会资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有关要求,为科学引导通化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利用处置企业规模化、专业化运营,现发布通化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投资指导性公告。一、指导思路坚持以
3月31日,上交所公告称,因厦门市政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本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长期扎根于我国环境能源领域,主营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危废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厨余垃圾处置、渗滤液处理、生态填埋、海上环卫、垃圾压缩中转等,形成了以生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理性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按照《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深化危险废物闭环监管“一件事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湖南省依法组织对2023年度排放源年报数据进行调查,依据《排放源统计调查制度》(国统制〔2024〕11号),现将2023年湖南省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公布如下。一、统计范围2023年度排放源统计调查对象为重点调查单位全省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简称农业源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3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统计公报》。详情如下:2023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统计公报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湖北省依法组织对2023年度排放源年报数据进行调查,依据《排放源统计调查制度》(国统制〔2024〕11号),现将2023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公布如下。一、统计范围2023年
2024年“成绩单”出炉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2024年以来全面发力,全年固废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昆明市印发《昆明市“十四五”时期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经由2024年11月28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于12月6日发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优化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布局,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有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山东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加快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全文如下: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关于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措施》已经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
近年来,安徽省生态环境系统忠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工作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各地持续做好执法司法联动,综合运用行刑衔接手段,严厉查处一批社会反响大、涉案人员多、环境危害严重的违法犯罪案件。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效应,形成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的通知》(川环办函〔2022〕156号),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促进雅安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月23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川渝危险废物“点对点”综合利用取得进展,医疗废物协同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综合利用取得突破,中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2月21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示《浙江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23-2030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为1601.05万吨/年(含自行利用处置能力),较2017年增加103.3%。全省共有工业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87家、医疗废物经营许可单位13家。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焚烧处置
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的通知》(川环办函〔2023〕174号),巴中市组织对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情况以及已投入运行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一、危险废物产生量及处置能力现状(一)危险废物产生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2023年11月3日兰州市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兰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兰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23年11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废物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1〕47号)有关要求,为科学引导通化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利用处置企业规模化、专业化运营,现发布通化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投资指导性公告。一、指导思路坚持以
2024年“成绩单”出炉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管理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2024年以来全面发力,全年固废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昆明市印发《昆明市“十四五”时期
1月7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公告。公告显示,云南省危险废物经营能力高于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经营单位负荷率普遍不高,基本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详情如下: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发布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公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7号)等规定,为贯彻《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贯彻落实湖北省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3-2025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4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统筹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构建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7号)《江苏省强化危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统筹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有关情况,科学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健康发展,现发布乐山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有关信息。一、危险废物产生情况2023年,乐山市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量26.0547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泉州市石狮生态环境局印发石狮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筛选方案,方案要求,试点单位经营能力不超过1万吨/年。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全文如下:各相关企业:根据《福建省推进危险废物收集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闽环规〔2023〕4号)《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推进落实危险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泉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公告(2024年),总体上看,泉州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方式涵盖了收集、贮存、利用、填埋,企业委外利用处置量占比仍较大,部分类别危险废物利用能力不足,详情如下:根据《福建省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行动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优化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布局,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有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福建省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科学实施《福建省“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厦门市“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专项规划》,促进危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延安市人民政府发布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的九条措施,措施主要针对危险废物产生过程、运输过程、处置过程中的企业监管、落地监管、部门监管等方面,详情如下: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的九条措施》已经市政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