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湖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2021-03-26 09:30来源:湖南省政府关键词: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篇 着力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湖南

立足“一带一部”,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区域战略布局,整体优化区域格局,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第九章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把促进自身发展与服务全国大局有机统一起来,立足国家战略谋划区域发展,加强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提高湖南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第一节 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战略协同,在区域经济格局上打造“三个高地”,在交通区位上构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将长株潭建成最具增长潜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在长江经济带上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打造畅通高效的重要节点,全面提高湖南区域发展竞争力,努力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率先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接续区。

第二节 建设长江上中下游密切合作的高效经济带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南岸高铁,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进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科技信息等方面深入合作,加强联接上游区域经济中心。发展壮大长江中游城市群,密切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都市圈、昌九都市圈的深入连接,强化交通互联互通、能源协同互济、产业协作互补、环境协调共治、科技协同互助、市场一体开放,共同打造“中三角”、形成“第四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力承接长三角地区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上游转移,建设跨区产业联盟和合作园区,密切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构建和谐共生人水关系,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构筑统一开放有序的综合交通运输和江海联运的物流体系,打造重要支点,共同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专栏11 共建长江经济带行动计划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加强长江干流和跨省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联合打击危废固废非法转移、非法釆砂等违法行为。建立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修订完善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出台《洞庭湖保护条例》。

产业转型协同发展工程。推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建立企业家联盟,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推动革命老区、天岳幕阜山全域旅游示范新区项目开发,推出长江中游森林步道等旅游精品线路。

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工程。实施开放崛起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畅通对外贸易通道,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湖南。推进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长沙陆港型、岳阳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长江宜昌至安庆段航道、松滋河等省际水运通道建设工程,城陵矶港、长沙港等重点港口集疏运通道和铁路专用线建设工程,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渝长厦高铁(长沙至赣州)、长九、常岳九高铁建设工程,桑植至龙山(来凤)等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昌九都市圈在能源、水利等方面深入融合建设工程。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和水铁公空多式联运,建立省会城市国际和境外航空联盟。

长三角产业链共建工程。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对接合作力度,吸引成套装备制造商、整机制造商等大型企业落户。

长三角科技转移转化工程。联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面向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放仪器设备、共享车间、大型软件等资源,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构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合作建设若干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国家级引智基地。

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江流域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做足“红色、绿色、古色”三篇文章,开辟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进长江中游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发行长江旅游年卡。

第三节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协作区

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往来与合作,增强湖南区域发展的牵引力和竞争力。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对接粤港澳的铁路建设和铁海联运发展,建设湖南至大湾区3-5小时便捷通达圈。推进现代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发展“飞地经济”,着力建设配套和服务基地,全产业链对接先进制造业,大力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打造京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带。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走廊,组建离岸创新联盟,共建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强化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合作。对接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促进旅游休闲康养联动,共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定期举办旅游合作交流活动。共同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共筑南岭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参与建设联通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投资贸易走廊,建立和完善与大湾区高层对接对话和部门协商合作长效机制。

专栏12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行动计划

交通通达行动。规划建设永清广高铁,构建对接粤港澳的第二大通道;推进铁海联运发展,拓展建设无水港;推进G4京港澳高速湖南段提质扩容、临武至连州高速公路建设,提高纵向主通道的通达能力;加开直达粤港澳主要城市的高速列车和航班航线;全面打通省际断头路。

产业协同发展行动。建设京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带,引进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特色材料等产业,共建特色产业发展联盟,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端产业走廊。建设粤港澳农产品保障的后花园,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精深加工产业,打造“湘江源”蔬菜等一批特色品牌,成为粤港澳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

区域协同创新行动。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离岸科创平台,组建离岸创新联盟,发展“科创飞地”,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推进湖南粤港澳科创园、大数据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搭建国际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协调联动的创新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合作。

区域旅游休闲康养联动行动。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康养带,联合推出欧洲-长沙-香港等航空高铁旅游,张家界、崀山-丹霞山世界遗产旅游,湘西自治州、怀化、永州、清远、韶关等湘粤民俗文化旅游,梅州、韶关-郴州、长株潭等红色旅游,珠海-韶关-郴州-长沙-张家界等温泉康养休闲旅游等精品线路。

平台对接行动。建设电子商务国际金融结算中心,做强做实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机大会、中国(湖南)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湖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周、全球湘商大会、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等多种国际招商活动平台,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节 建设西部陆海经济往来的双向大通道

依托构建西部陆海双向大通道,全面挖掘激发武陵山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动能,打造畅通陆海经济循环新枢纽。依托渝长厦、渝湘高铁,联动湘西州、张家界、常德、怀化,加强与成渝地区总部经济、消费市场的衔接,突出发挥怀化门户枢纽作用,连通大西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湘渝黔边城协同发展合作区,推进湘渝黔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协同发展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湘渝黔合作新增长点。扩大湘桂琼合作,加强骨干通道衔接,深化与北部湾地区在东盟国家物流产业园、多式联运、国际中转运输等方面合作,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北部湾经济区,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打造怀化、邵阳、永州经广西、海南至东盟向海经济走廊,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

第十章 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

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构建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优化形成“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充分发挥枢纽、通道、县域和特殊类型地区比较优势,实现联动协调发展。

第一节 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

壮大长株潭核心增长极。大力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工程,全面加快长株潭一体化步伐,在打造“三个高地”上率先突破,在增强承载带动功能上聚焦发力,将长株潭建成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核心增长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主阵地、现代化湖南建设的主力军、新一轮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优化长株潭一体化格局,重点建设湘江发展轴,严格保护长株潭生态绿心,依托京广、沪昆、渝长厦等重大交通通道,打造宁乡、浏阳、韶山-湘乡、醴陵-攸县等城镇组团,形成“一轴一心、三带多组团”空间格局。

创建长沙国家中心城市。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对外提高集聚力和影响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国家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积极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平台,擦亮长沙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开放名片。对内增强辐射力和引领力,做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城市活力和吸引力,辐射带动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建成宜居乐业安全的特大都市。推进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湘阴、九华新片区规划建设,提升新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品质。

建设长株潭现代化都市圈。以长株潭三市主城区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提升长株潭整体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能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最具增长潜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加快外环网和连线工程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内外循环,形成一小时通勤圈。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促进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和共享,扩大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建设金融、技术、土地、人力资源等一体化市场。构筑都市圈生态安全体系,建设长株潭生态绿色融合发展示范区。

增强长株潭辐射带动能力。加快“3+5”环长株潭城市群联动发展,推动形成长岳、长益常、长韶娄等经济走廊,高标准建设长株潭衡“中国制造 2025”示范城市群,将益阳、娄底建设成为长株潭都市圈的拓展区和辐射区,形成经济上紧密联系、功能上分工合作的城市聚合体。发挥长株潭高质量发展示范效应,加强与洞庭湖、湘南、湘西地区深层次合作,促进四大板块发挥比较优势协调发展。

专栏13 长株潭一体化工程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构建“一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经济圈”和长沙为中心的“四小时国际航空经济圈”。以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快实施渝长厦通道常益长、长赣高铁,推动呼南高铁顺畅连接长沙。研究建设长九高铁、长沙至岳阳、长沙至衡阳(包含长沙西至湘潭北至株洲西)城际铁路。推进既有长株潭城际铁路“高密度、地铁化”运营。加快建设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工程(山塘至湘潭北),规划建设长沙地铁6号线人民路站至株洲西、湘潭北至湘潭站至株洲西、长沙至宁乡、黄花机场至浏阳、长沙西-山塘站等市域轨道交通。建设长株潭环线高速公路,推动实施湘江长江下游段Ⅰ级航道工程。加快建设“四连线”项目,进一步完善“三干”项目附属配套设施及配套路网建设。全面建成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共建长株潭国家物流枢纽。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程。加强长株潭一体化水资源配置。

产业发展一体化。共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显示功能新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储能材料为主的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集群,以现代传媒、设计咨询、高端会展、特色旅游为主的全国一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着力推动长株潭三地产业园区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区域产业转移、园区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加强长株潭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布局,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衔接和配套能力。

科技创新一体化。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两山三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湘江西岸科技创新走廊,加快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机动车检测中心株洲分中心、湘潭院士创新产业园、油茶科创谷、港澳科创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科研平台设施共建共享,联合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共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改革开放一体化。加快金融、技术、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技术交易市场联盟,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高端人才、紧缺型技术人才户籍互认,加快形成统一开放大市场。加快更高水平协同开放,高水平建设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辐射带动长株潭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展会对外开放品牌,引进一批国内外企业生产基地、运营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销售中心。支持优势企业“抱团出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就业、户籍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公交、健康、社保、图书馆等“一卡通”。推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养老保险信息互通,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推行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合力打造教育特色品牌和智慧教育示范区,共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建设湖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湖南图书馆新馆等文体场馆设施。实行长株潭旅游“一票通”,共建高品质旅游走廊。

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长株潭“绿心”国家生态公园,推进长株潭绿色融合发展示范。加快推进清水塘改造、竹埠港生态修复和水府庙、浏阳河、捞刀河综合整治,加强湘江岸线管控及洲岛、沿岸湿地保护。建立区域PM2.5、湘江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水土保持等一体化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严格落实长株潭生态绿心法治化保护。

第二节 建设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

岳阳市。用好用足通江达海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依托港口功能,上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下联长三角、内联一湖四水流域,建成港口型国际物流枢纽。依托铁路大通道,推动北联武汉、南联长沙、东联江西,密切跨省份城市之间的经济联动与创新协作,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级,打造“中三角”要素聚集流动的中心城市。构建现代化立体口岸开放体系,依托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等开放平台,促进对接“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新空间和拓展力,打造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和通江达海的开放引领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石油化工、先进装备、电子信息为主导,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层级,构建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加快建设全省第二经济强市。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6000亿元。

衡阳市。发挥老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优势,当好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加快形成工业品“大湾区研发、衡阳生产分拨”和农产品“衡阳加工集散、大湾区消费”的产业协同格局,做大做强先进装备、特色材料、轻工消费品、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推进传统产业链和新兴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建设现代产业强市。全面提升衡阳在湘南、粤北、赣西、桂东北等区域的集聚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节点,完善综合物流、生产组织、现代商贸等区域性枢纽功能,成为湖南省连通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投资贸易走廊的重要支点,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和现代消费中心。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500亿元左右。

第三节 打造三条高铁经济带

打造京广高铁经济带。以南北深入对接、整体融通互动为方向,对外加强与京津冀、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纵深联系,对内带动“一核两副”及郴州等城市间的串联协同,加快发展高铁客货运和空铁港联运,推动沿线城市的人员流动、产业集聚、要素共享、功能整合和市场融通,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端产业走廊、联通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以人流物流消费流为特点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带,增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

打造沪昆高铁经济带。以横贯东西节点、提升带动功能为重点,建设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循环畅通的大通道,密切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和往来,增强西联贵州、云南的重要旅游通道功能,大幅提升沿线城市的经济关联度和活跃度。有力增强怀化、邵阳、娄底等城市的承载集聚和开放交流能力,建设成为沪昆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形成现代制造、文旅康养、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产业特色鲜明的经济带,更好带动湘中和大湘西地区开放发展,打造东西向高效经济走廊。

打造渝长厦高铁经济带。以打通通道、集聚优势为目标,建设东接海上丝绸之路、西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通粤港澳大湾区的新高铁经济带。深入挖掘和整合沿线文化、旅游、农业、生物、生态等资源,全面激发益阳、常德、张家界、湘西等沿线市县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打造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文化旅游带、优质农产品供应带、中部消费经济带,将常德建设成为湘西北连接长株潭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第四节 推动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推进长株潭地区一体化发展。强化长沙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株洲、湘潭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一体化步伐,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环成网,产业互补互助、成链成群,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半导体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积极布局前沿和未来产业,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沙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株洲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为主导,建设株洲·中国动力谷。湘潭以智能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为主导,建设智造谷。娄底以钢铁新材、工程机械、现代物流为主导,建设先进制造配套区和长株潭现代物流服务区。

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发挥临江临湖区位优势,建立湖区特有的生态产业和合理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业、滨水产业、港口经济,积极发展与长株潭相衔接的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制造。加快恢复良好的洞庭湖生态环境,以岳阳副中心为龙头建设环湖城镇群,实现津澧融城,建成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支持常德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物流枢纽,布局发展工程机械、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建设全省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国生态农产品基地。支持益阳打造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食品轻纺、特色装备、碳基材料等主导产业,建设数字产业集聚区。

加快湘南地区开放发展。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平台功能,以衡阳副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东盟等区域合作,着力引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材料、特色生物轻纺、特色机械和电子消费品及零部件,打造新兴产业承接带和科技产业配套基地,建成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支持郴州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建设区域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支持永州布局发展食品轻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打造湘粤桂省际区域枢纽城市。

提升大湘西地区开发水平。落实湘西地区开发各项优惠政策,以生态产业为导向,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材料、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食品医药等产业,将大湘西地区建成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承接产业转移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集聚区、生态安全保障区。支持湘西自治州建设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面向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布局发展文化旅游、特色材料、生物科技、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打造文旅融合绿色发展先行区。张家界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等绿色生态产业,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世界绿谷。怀化加快建设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突出发展食品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商贸物流产业,打造五省边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邵阳着力建设湖南对接东盟地区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显示功能材料、特色轻工、工程装备产业,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特种玻璃谷”。

第五节 加快特殊类型地区振兴

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以湘赣边、湘鄂渝黔等为重点,加强红色传承和绿色发展,完善特色产业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发展协同,打造“湘赣红”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建成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支持湘赣边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区域协同发展。支持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特色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增强交流与合作,促进绿色创新发展。支持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

推动民族地区聚力向心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实民族政策法规和帮扶举措,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护传承特色民族文化,支持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好对口援藏、援疆工作。

促进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资源型地区发展方式,构建多元支撑、多点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批接续替代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提高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质量。深入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引导独立工矿区因地制宜改造提升,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改造路径。

加快老工业地区转型发展。推进老工业城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做精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工业老城”向“产业名城”转变。加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推进重点保护展示。

支持生态退化地区保护修复。进一步加大武陵山片区、南岭山地、湘中盆地、罗霄-幕阜山片区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科学合理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统筹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推进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专栏14 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工程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十大工程。实施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红色文化旅游提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示范、产业转型升级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等工程。

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做好革命遗址遗迹保护修复,制定重点红色文物资源名录,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围绕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一批红色文艺作品,将红色经典、革命故事纳入中小学教材和干部培训教材。

民族地区凝心工程。加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创建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支持民族地区开展逢十周年庆典活动。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程。支持常宁市、耒阳市、资兴市、冷水江市、涟源市等资源枯竭城市加快产业转型,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市。

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支持永兴县、邵东市、宁乡市、涟源市、攸县、澧县、武冈市、邵阳县、资兴市、辰溪县等重点采煤沉陷区加快综合治理,实施重大安全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接续替代产业平台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有效改善矿区生产生活条件。

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支持临湘市、冷水江市、苏仙区、衡东县等县市独立工矿区,大力推进居民避险安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分类探索改造提升的有效模式,走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积极支持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等深入开展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创新链整合,支持株洲市、湘潭市、娄底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探索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新路径。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醴陵窑(株洲)、醴陵群力瓷厂旧址、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建筑群、湘江电厂下摄司厂旧址、中核二七二厂铀水冶纯化生产线及配套设施、衡阳建湘柴油机厂早期建筑群、桃林铅锌矿工业遗产、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老厂房、邵阳合金件厂、世界锑都-锡矿山矿冶遗址、裕湘纱厂旧址等遗址遗迹的开发利用。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根据生态区位、石漠化程度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在全省23个岩溶地区石漠化县(市、区),以森林植被重建和恢复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因地制宜安排治理模式和技术措施,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以及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等措施,增加森林面积,改善林分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功能。

第六节 增强县域发展动能

实施新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建设50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扶持一批有实力的县(市)成为全国百强县。推进县城城镇化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带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建成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深化扩权强县改革,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地方撤县设市或撤县(市)设区,加快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城郊乡镇纳入县城规划区。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发展一批精品特色小镇。

专栏15 县域经济强县工程

县域特色产业壮大工程。支持引导各县域集中资源重点发展1-2个特色主导产业,支持县域开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传统产业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一批产业项目在县域布局,加强县域产业对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的就近配套功能。提升县域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特色产业小镇发展质量,促进产业集聚。

县城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加强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推进4大类17个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健全和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社会福利、社区综合服务等设施。推进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健全和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污水集中处理、公共厕所等设施。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优化市政交通、市政管网、配送投递设施,推进智慧化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健全冷链物流设施、提升农贸市场水平。

县城发展品质提升工程。推动县域精明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科学编制县级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县城空间格局。加强环境治理、文化塑造和生态美化,加强县城智慧化、网格化管理,建设宜居平安县城。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工业园区等建设,提高县城产业承载力和人口集聚力。

县级财力保障工程。拓宽县域财源,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强收入征管,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优化财税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省以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对脱贫地区倾斜力度。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有力和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加大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倾斜力度。

第十一章 建设新型城镇体系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更高质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构建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中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第一节 构建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以都市圈带动城市群、以城市群辐射全省,优化形成“一圈一群多点”新型城镇格局。做强长株潭现代化都市圈,扩大长株潭整体能级效应,到“十四五”末建成都市圈人口达到1500万左右、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的特大都市圈。做大“3+5”环长株潭城市群,优化城市之间的功能布局、协同合作、经济互补、市场融通,实现联动发展。推进地级城市及30万人口以上县城等多点优化布局,支持岳阳、衡阳向II型大城市发展,把湘潭、常德建成城区人口百万以上大城市,壮大发展一批区域性城镇群,支持一批经济强县(市)率先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培育若干城区人口20万以上新生中小城市。立足特色发展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强镇,将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形成全省人口、产业合理集聚、科学布局的新型城镇体系。

第二节 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建设宜居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强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建设完整社区,完善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社区服务等市政设施,切实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建设人文城市,保护传承城市文化,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迹和历史街区,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塑造独特城市风貌。建设韧性城市,实施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增强应急避难“弹性设计”,提升城市抵御冲击、应急保障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绿色城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整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建设海绵城市,推广透水地面、雨水回用等技术,提升城市蓄洪排涝、自我净化功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信息技术在社区治理、公共安全、环境监管等领域广泛应用,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第三节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以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积极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大幅提高落户便利性,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完善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落实人地、人钱挂钩政策,推进资金和建设用地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城镇倾斜。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增加人口流入较多城市教育卫生投入,提高社保跨区转移接续效率,扩大保障性住房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覆盖范围,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第四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公共资源普惠共享。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以市县域为整体,根据人口密度统筹推动道路、通讯、水电、环境治理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与管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普惠共享,加快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到“十四五”末,基本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乡镇燃气普及率达到35%。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全面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推进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服务城乡发展。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重点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医疗卫生队伍和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面向农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抓好农村科技培训、农村科普和实用先进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强化乡村发展资金保障,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促进工商资本入乡,健全乡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专栏16 新型城镇化提质升级工程

城市更新工程。统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加强居住社区市政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保护,到2025年,各市州60%以上社区达到完整社区建设标准。实施供水提质、垃圾治理、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智慧建设增效5大工程,提升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打造智慧出行平台,建设智慧社区。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完成109个未闭合城市防洪保护圈的闭合。推进全省城市和县城排水管渠、排涝除险设施、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系统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产城融合发展工程。推进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一体化建设,鼓励园区集中建设生活配套设施,建成一批服务精准化、产城融合度高的现代化智慧园区。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示范,完善县城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引导县域特色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区域性城镇群发展工程。加快建设益阳益沅桃、郴州“大十字”、邵阳东部、衡阳西南云大、怀化鹤中洪芷、娄底娄涟双冷新城镇带、永州冷祁零城镇带、常德津澧新城等区域性城镇群,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

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工程。创建工业、农业、文旅三类特色产业小镇,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推进产镇融合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品牌,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和就业带动能力,建成创业兴业就业新平台。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

第十二章 建立差异发展的空间格局

加强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的空间治理体系,建设格局清晰、集约高效、发展协调、治理有序的高质量国土新空间。

第一节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合理划定县域主体功能定位。将全省极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划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将农业生产条件好、对全国或全省农产品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划为农产品主产区。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好、区位条件优的区域划为城市化发展区。制定重要文化与景观功能区、特别振兴区、自然保护地、其他重点开发的乡镇等名录,按名录实施管控。明确分区引导和管控要求,实施空间资源的差异化配置,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市县精准落地。

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长江为纽带,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湘资沅澧为脉络,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自然屏障,构建“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生态空间格局。以长株潭都市农业圈、环洞庭湖生态农业区、大湘南丘陵农业区、大湘西山地农业区为主体,构建“一圈三区”农业生产格局。以长株潭现代化都市圈为核心,“3+5”环长株潭城市群联动发展,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构建“一圈一群多点”城镇空间格局。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按照互不交叉重叠的原则,统筹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以生态修复为主,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重要水源地、文物等实行特殊保护制度。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切实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构建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由省、市(州)、县(市)、乡镇“四级”以及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类”共同构成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编制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推进相关专项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根据村庄分类与布局,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

第二节 加强空间约束管控

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机制。构建用地全程一体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打通审批、供应、登记全流程,实现省市县统一平台,逐宗对土地进行管理,将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要求贯穿全过程、各环节。构建自然资源监测保护体系,健全影像统筹机制,完善卫星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加强自然资源执法保障,完善月度卫片执法机制,强化协同执法,完善自然资源督察工作机制。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

建立监督实施体系。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动态监测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行为,加强各类管控边界、约束性指标监督。建立预警机制,严防违反开发保护边界及保护要求或突破约束性指标的行为。建立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程留痕制度,确保规划管理行为全过程可回溯、可查询。

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全面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违反国土空间规划的各类行为。

第四篇 着力建设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代化新湖南

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畅通高效的市场体系、流通体系,夯实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打造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

第十三章 畅通经济循环

融入国内强大市场,推动形成要素、产业、供需、交通、物流、市场等全面畅通循环,增强经济融合协同发展能力,提升全省经济整体效能,发挥湖南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重要节点作用。

第一节 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

推进供需适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提升“湖南供给”对全国需求的适配性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顺应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以需求侧管理引导供给优化,充分依托数字技术,不断挖掘和拓宽消费渠道,充分挖掘市场消费潜力,科学开展市场需求引导与经济调控,提高对市场预期准确度,释放需求空间,扩大本地消费,提高电子商务上行比例。

推进要素高效配置。加快产权、要素交易和价格制度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建立反映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实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管理等各类要素高效配置和发挥效应。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抓好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推动资源要素集中到先进产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进产业衔接协调。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优化完善金融体系,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发挥房地产的合理作用,协同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上下游均衡发展,促进产供销有效衔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均衡发展,加强能源、土地、人才、科技等各类资源要素均衡高效配置。

推进统一开放市场建设。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畅顺循环。在生产环节,大力提高生产与消费的适配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全省生产能力和供给水平。在分配环节,构建基于国内统一市场的资源要素配置和商品分配体系,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在流通环节,依托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畅通产品流通渠道和网络,促进直供直销,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在消费环节,清除市场壁垒,加强市场营销,改进消费服务,实现生产有效贯通到消费末端。

第二节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提高对外市场开放水平。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深化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建设。提高全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跨境合作,提升湘企湘品在两个市场的占有率。加强与省外沟通衔接,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国内市场建设,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力推动出口转内销,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调控。

集聚优质资源要素。立足人口大省和科教大省优势,发挥区域枢纽地位,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培育和引进体系,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技术管理和分享机制,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增加引进资金、资源和优质产品,集聚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

第十四章 促进消费升级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培育重点领域消费,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激发消费潜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第一节 提升消费品质

提升传统消费。促进吃穿用住行等传统实物消费提档升级,促进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吃穿用消费品质升级,带动生活必需品消费提质扩容。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推动居住类产品消费质量提升,持续改善居住品质。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挖掘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潜力,促进汽车消费“更新换代”,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促进餐饮住宿消费,扩大托育托幼消费,提质文化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升级家政服务消费,完善健康养老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发展新型消费。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建立健全“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覆盖面。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实体企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无接触、少接触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支持生鲜、医药品及其他零售品融合电商发展。

扩大农村消费。畅通城乡消费联通渠道,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持续做好农批、农贸(集贸市场)提质升级,加快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市场拓展,引导农村消费梯次升级。推动汽车下乡,鼓励整车企业开展多品牌联合经营,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推动农村地区家电更新换代,鼓励家电生产企业依托销售网点开展家电下乡。

第二节 完善城乡消费网络

结合区域发展布局打造多层级消费中心。持续提升都市圈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都市圈消费升级。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和文化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同步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支持创建新型消费示范城市,支持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

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节点。加快推进成熟商圈提档提质和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积极发展智慧街区、智慧商圈,鼓励有条件的街区加快数字化改造,提供全方位数字生活新服务。优化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鼓励特色农产品的网上消费、体验消费和定制消费,拓宽农产品进城消费渠道。完善社区便民消费设施,加快建设便民生活服务圈、城市社区邻里中心和农村社区综合性服务网点,规划建设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节点,畅通城乡消费循环。

第三节 激发消费潜力

完善消费政策。稳定和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增强节日消费便利程度,丰富节日消费市场商品和服务供给。规范发展消费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创新健全消费者维权保障体系。加强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探索建立消费环境测评体系。充分运用政府信息平台,推动家政服务等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和消费后评价。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专栏17 消费升级促进工程

传统消费巩固提升行动。开展“汽车下乡”和汽车“更新换代”促销活动,出台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调整升级政策,建立健全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发展“互联网+废旧物资回收”新模式,促进家电家具等以旧换新。持续推动零售行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省内重点零售企业,引进境内外知名零售品牌,培育在全国业内有较强影响力的本土零售品牌,创建绿色商场。扩大“中华老字号”和“湖南老字号”品牌队伍。鼓励湘菜企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推动拍卖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培育商贸流通主体行动。持续推进商贸流通限上企业“破零倍增”和结构优化,大力引进境内外知名流通企业和服务领域品牌,不断壮大商贸流通主体,推进流通企业主体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

服务消费融合创新行动。加大健康、文化、医疗、教育等新型消费产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信用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热点,促进各消费行业之间的集聚融合。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等新业态。

城乡消费提质扩容行动。支持长沙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区域性消费中心。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开展“湖南省示范步行街”创建。加快建设养老、托育、家政、便利店、菜市场等配套设施,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农贸市场(产品)提质增效行动。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依托红星、马王堆、大河西、佳惠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推动数字化转型,形成辐射中西部邻近区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推动集贸市场提质升级,建设群众满意的农产品购销场所。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经验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县,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

数字新消费行动。加快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培育一批示范平台和项目。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开启“云街”等新模式。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构建“互联网+家庭式”共享养老模式,鼓励发展家政、养老、社区照料服务等家庭服务消费。积极开展消费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试点,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智能终端、AI智能服务新消费。

夜经济点亮行动。制定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对传统商业街区、百货商场、闲置厂房、街道内巷、高校和创业创新集中商圈区域等进行改造提升,推进智慧夜市建设,打造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重点打造“长沙夜星城”全国品牌。

第十五章 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完善投资要素保障,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第一节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围绕“三高四新”战略,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动向,着力实施“扩投资四大行动”,稳定有效投资增长。加强稳投资项目储备和政策储备,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精准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按照近期、中期、长期三类,精准储备开发一批强基础、增动能、利长远重大项目。密切跟踪和分析研判投资形势,完善投资评价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财政性资金带动作用,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拓宽投资来源。完善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机制,建立项目全过程跟踪机制。提升项目质量和前期深度,建立常态化前期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全力提速项目前期。完善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全要素保障。

第二节 优化投资结构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实施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长株潭一体化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大产业投资力度,扩大高水平、高质量产业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先进制造业投资比重、技改投入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围绕培育新动能,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引导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和提升、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和应用、集群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等领域投资。突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公用试验设施、重大科研平台等建设投入。拓展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加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幼、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基本公共服务投入。

第三节 提高投资效益

确立高质量投资导向,建立投资绩效评估机制,优化投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价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全面落实政府投资条例,推进政府投资科学决策,防范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增加政府债务风险,避免无效投资和重复投资;强化政府项目代建制管理,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概算管理规定,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超概审计核查。发挥产业投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合理布局,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投资领域流动,集约高效投资。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强化项目的评估咨询论证,防控项目选址、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风险。创新投资管理手段,利用大数据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与项目储备、实物工作量“双挂钩”机制,奖优惩劣。

第四节 扩大民间投资

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建设运营。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招商引资各项政策,促进“引资补链”“引资强链”“引资扩链”。深入开展招投标专项整治,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投资项目建设运营。在市场不能完全有效配置资源、具有一定回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力度(PPP),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产业园区等领域,选择一批有合理回报的存量资产项目,规范有序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释放社会投资空间。建立民间资本重点领域项目库,定期向社会资本推介重大项目,大力开展政银企担合作,建立完善投融资在线对接平台,畅通项目主体和融资机构对接渠道,助力社会资本融资。

专栏18 扩投资四大行动

项目储备开发深化行动。加强重大项目开发储备,优化人员配置,加大前期经费支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多途径开发项目。围绕国家与省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和重大政策落实、当地发展重点,精准开发储备项目,完善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库体系,突出谋划以“五个100”为代表的产业项目,以“五张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以补短板惠民生为目标的社会事业项目,建立“现代产业+四大工程(市政、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应急能力)+五张网”的“145”重大项目体系。

项目前期工作提速行动。进一步完善发改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常态化前期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大重大项目前期难点堵点协调调度力度。区分政府投资、企业投资重大限制类和一般类项目,分类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实现“资金等项目”向“项目等资金”转变。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大力推进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和承诺制,推行区域评估和“多规合一”,简化整合项目报建手续。深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加快全程网办和“一网通办”,实现“最多跑一次”。

建设要素保障强化行动。推行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分片协调调度、重大项目工作专班等措施,分层分级负责,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强化项目建设全要素保障,统筹做好资金、土地、水电、燃气、环保等要素配置,实现重大项目“物流通、资金通、人员通、政策通”。

民间投资扩量提质行动。开展市场准入限制性条件清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领域,实现国有、民营平等参与、公平竞争。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合资合作。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速龙头骨干企业股权融资,落实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支持政策,稳步拓宽贷款抵押质押范围。健全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落实“4321”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与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第十六章 打造现代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适应产业人口布局和新一代技术发展趋势,统筹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能源、水安全、物流、信息五张网,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网

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统筹开发利用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等资源,打造“三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构建京港澳、呼南、焦柳三大纵向通道:依托京广高铁、京广铁路、浩吉铁路、京港澳高速、湘江航道等,进一步扩能京港澳通道。依托呼南高铁、洛湛铁路、二广高速等,加快提升呼南通道。依托张吉怀高铁、焦柳铁路、包茂高速、呼北高速等,加快完善焦柳通道,融入西部陆海大通道。构建沪昆、渝长厦、杭瑞、湘桂、厦蓉五大横向通道:依托沪昆高铁、沪昆铁路、沪昆高速等,稳步扩容沪昆通道;依托渝长厦高铁、长张高速等,加快打通渝长厦通道;依托杭瑞高速、澧水航道等,形成杭瑞通道;依托衡柳铁路、湘桂铁路、吉衡铁路、泉南高速等,逐步扩容湘桂通道;依托厦蓉高速、桂新高速等,加快构建厦蓉通道。

专栏19 综合交通大通道布局

(一)三纵

京港澳通道。对接京津冀、中原、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由北自岳阳经长株潭、衡阳至郴州往南。利用京广高铁、京广铁路、浩吉铁路、京港澳高速、湘江航道等,重点推进京港澳扩容,适时启动许广高速拥堵路段扩能,建成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扩建岳阳三荷机场。研究建设长岳、长衡城际、京广铁路岳阳城区段外绕。

呼南通道。对接关中、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等城市群和海南自贸港。由北自常德经益阳、娄底、邵阳至永州往南。利用洛湛铁路、二广高速等,加快建成常益长铁路,尽早启动呼南高铁襄阳-常德、益阳-娄底、邵阳-永州线路建设,推动洛湛铁路扩能改造,规划建设永清广铁路;建设零陵至道县高速;提升常德港能力;谋划永州机场迁建,扩建邵阳武冈机场。

焦柳通道。对接关中、北部湾等城市群。由北自张家界经吉首至怀化往南。利用焦柳铁路、包茂高速等,推动张吉怀高铁“北上南下”形成系统能力,融入西部陆海大通道。谋划建设张吉怀高铁与呼南高铁联络线、怀化至桂林铁路,做好安康至张家界铁路规划研究;全线贯通呼北高速,建设安化至溆浦至洞口高速;建设沅水上游航道;建成湘西机场,加快张家界、怀化机场改扩建。

(二)五横

沪昆通道。对接长三角,滇中、黔中等城市群。由东自长株潭经娄底、邵阳至怀化往西。利用沪昆高铁、沪昆铁路、沪昆高速等,谋划建设长九高铁,利用既有铁路尽快开通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实施沪昆高速拥堵路段扩容、江干高速东延等线路建设;建设娄底机场。

渝长厦通道。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由西自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常德、益阳经长株潭向东。利用黔张常铁路、长张高速、长益高速扩容等,加快建成常益长、长赣铁路,谋划建设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建成桑龙、益常高速扩容,谋划建设张家界至桃源高速等。

杭瑞通道。对接长三角,滇中、黔中等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由东自岳阳、常德至吉首往西。利用杭瑞高速、澧水航道等,建设铜吉铁路,谋划建设常岳九、荆岳铁路;加快建设平益、安慈等高速,力争启动辰溪至凤凰、沅陵至酉阳高速建设;建设澧水、沅水、资水中下游高等级航道。

湘桂通道。对接北部湾城市群,延伸对接东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由东自衡阳经永州往西。利用衡柳铁路、湘桂铁路、吉衡铁路、泉南高速等,建成湘桂铁路永州段扩能,实施衡柳铁路提速改造,谋划衡阳铁路枢纽改造;建设衡阳至永州、永州至零陵、茶陵至常宁等高速。

厦蓉通道。对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由东自郴州经永州往西。利用厦蓉高速等,研究建设兴永郴赣铁路;建设桂东至新田高速。

完善综合交通大网络。依托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推动交通设施多层次网络化布局,实现各经济板块的互联互通。构建“五纵五横”干线铁路网,重点建设融入粤港澳、对接长三角、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路项目,加快推进张吉怀、常益长等铁路建设,实现所有市州通高铁,形成省内2小时高铁经济圈,长沙至周边省会及深圳2-3小时,至北京、上海、成都4-5小时的高铁出行圈。以专用线建设和既有线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普速铁路提质增效。建成“七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加速推进新增国高网、繁忙路段扩容、出省通道、路网优化等项目建设,加速形成长株潭1小时、“3+5”城市群2小时、全省4小时高速圈,提质改造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约6900公里,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一江一湖四水”水运网,基本贯通湘江、沅水高等级航道,有序推进资水、澧水等级航道建设和涟水复航,打通洞庭湖入长江第二黄金水道(松虎),建设连通工业集中地的重要支线航道,促进岳阳、长株潭、常德、益阳等港口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建设湘阴虞公港。构筑“一枢纽一干九支多点”航空网,建成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发展湖南航空,构建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建设娄底机场、谋划迁建永州机场,统筹推进张家界、岳阳、衡阳、邵阳等机场改扩建;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建设“1+13+N”通用机场体系,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促进城市内外交通高效衔接,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都市圈和环长株潭一体化交通网。

建设综合交通大枢纽。强化交通协同服务能力,将长沙(株洲、湘潭)建设成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面向全球的国际交通门户,将岳阳、衡阳、怀化、永州、常德建设成为全国性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跨省运输和便捷集散服务水平;推动其他市州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枢纽衔接运转能力,促进不同层次枢纽城市分工协作。加强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实现不同运输方式在枢纽节点的高效衔接,提高旅客换乘和货物接驳转运效率。发展智慧交通,完善交通物流、运输调度、应急指挥等信息平台,提高交通设施信息化水平。

第二节 夯实能源保障网

切实加大能源供应能力。坚持省外优质引入和省内加快建设相结合,多渠道全面提升能源供应能力,构建保障有力、清洁低碳、适度超前的能源供应体系。大力引入区外优质能源,提升祁韶直流、雅江直流利用率,加快“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实现鲤鱼江电厂送电湖南;加大天然气、煤炭引入力度。充分发挥煤电兜底作用,实现永州、平江、华容和怀化石煤等4个电厂建成投产;鼓励煤电机组延寿改造和煤电联营,加快推进株洲电厂退城进郊、益阳电厂三期、石门电厂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湘南地区新建一个煤电项目。加强煤炭产运需协调衔接,推进与陕西、山西、内蒙古等重点产煤地区合作,多渠道保障煤炭供应。淘汰煤矿落后产能,优化煤炭生产结构,推进煤炭绿色发展。深度挖潜水电,建成五强溪电站扩机工程;重点依托一体化基地规模化布局风电,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发展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和地热能,稳步推进氢能等发展。加强应急储备调峰设施建设。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大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建成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安化抽水蓄能电站,争取安化二期、东江、汨罗、攸县和湘南地区等抽水蓄能电站纳入选址规划,鼓励风电、光伏发电与储能融合发展;加快煤炭储备体系建设,依托浩吉铁路运力和临港码头建设岳阳、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在湘北、长株潭、湘中、湘南等地区布局区域性煤炭储备基地,鼓励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煤炭应急储备项目建设;推进长沙、常德、衡阳等地应急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新建长沙等一批天然气调峰电厂;加快岳阳国家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黄花机场航煤油库等建设。

着力构建坚强能源网络。优化布局能源输配通道,构建“十纵八横六通道”的综合能源大受端。建成荆门-长沙-南昌交流和祁韶、雅江直流相结合的强交强直特高压网;优化完善电网主网架,基本建成湘东“立体双环”网、湘南“日”字型环网、湘西北和湘北环网,实现500千伏电网市州全覆盖和220千伏电网县级全覆盖;加强配电网升级改造,全面提高城网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将长沙打造为一流城市配电网,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着力加强县城电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基本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气化湖南工程”,依托新粤浙干线、忠武线潜湘支线、西二线樟湘支线、新粤浙广西支线等“一干三支”国家天然气管道,构建长株潭“日”字形环网,促进湘西、湘中、湘南地区联环成网,省内输气管道突破50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逐步推进天然气“进镇入乡”,建设产业特色小镇等重点乡镇气化工程。打造长郴、兰郑长、长炼-黄花机场、邵怀、娄邵永“四纵一横”成品油管网。完善铁路和“海进江”等煤炭入湘通道的储备和转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湘资沅澧流域煤炭码头建设,建成从煤源富集地到终端用户“门对门”的煤炭集疏运系统。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充电桩40万个,形成“车桩相随、开放通用、标准统一、智能高效”的充电网。

深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中长期交易为基础、现货交易为补充的交易机制,推动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和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完善电力辅助服务,研究增加绿电交易品种,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完善两部制电价政策,提升调峰电源建设积极性。有序推进油气体制改革,促进省级油气管网同网同价,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开展大用户直供试点。优化需求侧管理,推进需求响应机制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简化能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专栏20 “十四五”重大能源工程

能源拓源工程。火电:建成永州、平江、华容、怀化石煤电厂,推进株洲电厂退城进郊、益阳电厂三期、石门电厂三期和湘南电厂开工建设。水电:建成五强溪扩机工程。新能源:推进环洞庭湖和湘南“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基地建设,推进建设岳阳氢能示范城市。区外能源:推进“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实现鲤鱼江电厂供电湖南,加大天然气、煤炭引入力度,提升原油和成品油调入能力。应急储备调峰设施:争取平江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开工建设安化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岳阳、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和长沙、常德、衡阳等天然气应急调峰设施建设。新建长沙等一批天然气调峰电厂。推进岳阳国家原油商业储备基地、黄花机场航煤油库、衡阳盐穴油气储库等建设。建成电化学储能200万千瓦。

能源强网工程。电网:建成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湖南段、荆门-长沙-南昌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和长沙特高压交流站。新建宁乡、娄底西、自治州、张家界和郴州东等500千伏变电站,改扩建罗城、浏阳、星城和牌楼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自治州-娄底西、雁城-郴州东和宗元-紫霞第二回等500千伏线路,加强配电网升级改造。天然气网:建设新粤浙广西支干线湖南段、玉屏-新晃、铜仁-凤凰等入湘气源管道,推进“气化湖南工程”,新建3000公里省内输气管道。油网:建成长岭-黄花机场航煤油等成品油管道。煤炭物流网:搭建省级煤炭交易中心。充电网:建成充电桩40万个。

第三节 筑牢水安全网

蓄泄兼筹保障防洪安全。围绕洞庭湖水系防洪安澜,以四水流域为重点单元、县级以上城市为重点对象,完善防洪格局。提升洞庭湖防洪能力,持续推进长江岸线崩岸滑坡治理,加固洞庭湖重要堤防,降低防洪保护区溃垸风险;推进国家级重要蓄滞洪区分洪闸、安全区等建设,分步实施蓄滞洪区居民迁建,逐步实现设防标准下安全分蓄超额洪量;全面完成洞庭湖区18个重点涝片排涝能力建设,有效降低内涝风险。加强四水防洪保障,加快四水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河道整治与堤防等建设,提高四水流域蓄洪、泄洪和除涝能力。加强百城防洪保障,依托流域及区域防洪体系,加快完成89个县级城市防洪闭合圈建设,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加强城市和县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老城区排水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区排涝设施。建设智慧水利,构建安全可控的水利监测感知网络,提升洪水科学调度能力。到2025年,长江干流、洞庭湖区、四水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洞庭湖区等重点低洼易涝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排涝能力明显改善,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排涝能力明显提升。

量质并重保障供水安全。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调结合,构建丰枯互补饮水保障体系。完善饮水格局,加快现有水库功能调整,启动实施一批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推进城市第二水源及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完善用水格局,以衡邵干旱走廊、洞庭湖北部地区为重点,加快大中型骨干水源点建设和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论证,新建一批大型灌区,推进现有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到2025年,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

专栏21 “十四五”重大水安全工程

调蓄工程。推进钱粮湖等3个国家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洞庭湖洪道航道疏浚工程,研究论证并适时建设大兴寨水库、金塘冲水库、宜冲桥水库等防洪控制性工程。

堤防工程。继续开展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治理,启动实施洞庭湖区重点垸、重要一般垸以及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和河道整治工程、长江干流湖南段堤防提升工程等建设。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王家厂等17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快犬木塘水库、椒花水库等骨干水源点和引资济涟、湘江沿线水资源配置、四口水系综合整治等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建设,研究论证并适时建设何仙观、㵲水、梅山等大型灌区,继续实施韶山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

五小水利工程。开展小塘坝、小泵站、小渠道、小水池、小水窖等清淤、疏浚及修复。

第四节 优化物流运输网

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物流网。依托“三纵五横”骨干交通网络,构建八大物流通道;以长沙、岳阳、衡阳、郴州、怀化等国家物流枢纽或承载城市为依托,加快融入国家物流枢纽联盟;依托港口、铁路货场、公路枢纽及干线机场,健全和完善物流设施网、冷链物流网、城乡配送网、信息平台网等四张网络;以长沙金霞、郴州湘南等国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和若干综合性物流园为基础,打造互联互通的物流平台。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方式发展,加强不同运输方式转运场站和“不落地”装卸设施建设,提升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和货物快速换装便捷性。推动铁路专用线进园区、进码头,打通公铁水联运衔接“最后一公里”。发挥骨干物流企业作用,推动多式联运服务和设施设备等标准衔接,实现公路、航空、港口、铁路等企业之间的业务单证“一单制”和电子化。

补齐冷链物流和末端配送短板。构建“一核三区多基地”冷链物流格局,建设省级冷链物流平台,以肉禽水产、中药材、果蔬等为重点,突出洞庭湖河鲜水产运输、省际边界山区“山货出山”和肉类冷链需求,构建以长株潭为核心,洞庭湖、湘南、大湘西为片区,骨干冷链基地、农产品特色冷链基地和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组成的冷链物流格局。畅通城乡物流循环,促进农村客运和物流业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快递配送网点覆盖率,实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和“邮政在乡”“快递下乡”等工程,构建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

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丰富物流业态,推进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化,创新发展共享物流、无人配送、高铁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促进现代供应链、大件运输等专业化物流发展。加强信息化管理,加快数字化终端设备普及应用,推进物流信息资源交互共享,促进大数据在市场监测、优化配送线路、仓储储位等方面应用。提高标准化水平,加快完善物流标准体系,引导物流企业进行设备设施标准化改造,降低物流成本。到2025年,全省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

专栏22 “十四五”重大物流工程

物流网络布局工程。八通道:京港澳、洛湛、焦柳、沪昆、渝长厦、杭瑞、湘桂、夏蓉物流大通道;八枢纽:以长沙、岳阳、衡阳、郴州、怀化为依托,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推动长株潭合建国家物流枢纽,争取常德、娄底、永州纳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四网络:物流设施网、冷链物流网、城乡配送网、信息平台网。多平台:长沙金霞、郴州湘南等国家物流园,30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和若干综合、专业物流园区。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工程。围绕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推进专业化物流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打造若干高端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示范性项目,培育一批“两业”联动示范性物流企业。

快递(农村物流)优化工程。整合交通、邮政、电商、快递、供销等资源,进一步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推进农村快递网络建设,打造农村三级物流配送升级版,有效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农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依托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及大型物流园区,配套建设先进电商快递设施,促进电商快递物流降本增效。

冷链物流提升工程。加快怀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五省边区冷链物流区域中心。以冷链物流龙头企业等为载体,建设长株潭冷链物流核心区。以湘南地区、环洞庭湖区、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等为基础,建设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以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为依托,布局建设冷链物流特色基地。

物流智慧化工程。建设长沙现代物流技术装备产业园,培育和引进优势物流技术装备企业,支持发展一批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企业,打造智能物流技术装备产业集聚区。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推进物流龙头企业参与物流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引导邮政、供销社、快递企业和商贸流通龙头企业率先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应用。建设物流大数据中心和物流与供应链总部基地,提升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

国际物流畅通工程。实施岳阳市城陵矶新港、长沙传化智联、怀化武陵山片区四省联动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完善长沙至非洲的货运航线网络,打造中欧班列南方区域核心枢纽,畅通对接北部湾和东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中部地区对非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支持岳阳发展江海联运,开通岳阳至香港、日韩、东盟国家(地区)的直航和接力航线。

空港物流提质工程。以长沙、张家界、衡阳、岳阳、常德等航空口岸为依托,发挥支线机场支撑作用和通用机场补充作用,进一步拓展货运航线网络,扩大全货机服务覆盖范围。支持建设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着力提升长沙黄花机场在国家航空规划战略中的地位。

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工程。依托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重点物流园区,通过强化专用仓储、隔离区、快速中转换装等功能,打造一批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应急物流基地。加强应急物流能力储备,研究建立应急物流保障重点物流企业名单制度。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扩大5G建站规模,实现全省各市州城区5G连续覆盖,重点城区、产业园区、部分工矿区深度覆盖,用户体验和垂直应用场景形成规模效应。深入实施IPv6规模化部署,建设域名根镜像服务器、国家顶级域名解析节点。统筹全省卫星导航定位基站建设与应用,提升卫星导航定位服务能力,推动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稳步过渡,强化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创建航空航天遥感应用示范省。加快部署千万级智慧感知网络,推进各地“城市超级大脑”对接互联,建成全域智慧感知网络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一流人工智能算力设施,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和算法原始创新能力,升级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

完善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各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水平和互联互通能力,推进一体化平台AI中台升级改造,实现审批、服务、监管等政务服务场景的智能化应用。建设完善覆盖全省四级医疗机构的大数据资源中心,改造完善省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5G+AR/VR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加快互联网医院和智慧教育标杆学校建设。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内网和工业企业外网建设,鼓励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的建设。加快完善数字货币、电子认证等数字应用基础设施。对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

推动集群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高校院所,布局大型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世界顶级国际科学城。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依托,建设4K+AI实验室,打造具有全国标杆意义的视频文创高地。依托E级原型机系统,研制天河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加强量子计算实验室建设,谋划建设同步辐射光源、P3实验室,打造一流科学基础设施群。构建工程化基地、中间试验线、检测评价中心、数据共用库等基础设施,推动创建长沙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源头创新设施集群。构建具有自主技术的区块链网络,加快区块链安全监测与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为全省区块链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专栏23 “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G应用创新工程。实施5G传输扩容工程,完成15万个5G基站建设、6万个5G站址改造和新建工程。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湘江新区等5G试验网为标杆,推动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重点实验室和5G智慧电台建设,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娄底万宝新区互联网5G应用创新及区块链应用示范。建设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中心)。

网络基础升级工程。积极推进千兆固网改造和接入网络建设,实现用户体验过百兆、家庭接入过千兆、企业商用达万兆的网络能力。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新一代通信网络。统筹优化全省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力设施等支撑平台布局,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形成布局合理、连接畅通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发展应用承载、数据存储交易、容灾备份等数据服务。

网络安全保障工程。提升省、市两级党政机关以及金融、能源、通信、水利、交通、物流等行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能力。创新技术产品研发,推动技术应用创新,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商用密码等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持续推进信息化创新产品服务和国产密码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加快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长沙)建设,推进网络安全测试验证、产品检测、实训演练等公共平台建设。加快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

物联网产业强基工程。培育基于传感器技术、NB-IoT/5G通信模组、边缘计算技术等能源物联网。面向交通、医疗、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导航及定位系统、车载物联网终端等。推进诊断装备、治疗装备的医疗物联网。全省范围内建成1-2个国内先进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到2025年,物联网基础设施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有效覆盖。

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络,打造若干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升级标杆企业、外网优秀服务案例,推动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建设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分中心,提升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

新型智慧“交通网”“能源网”“水利网”建设工程。构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全省“城市超级大脑”互联互通、信息资源高度集成和综合挖掘利用,推动交通运输管理服务智能化。加快建设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运行的高可靠、低延时专用网络,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云平台。推进“发输变配用”全链条5G融合应用,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新建住宅小区充电车位占比不低于10%,加快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改造。加快水文、水资源、河湖管理等各类水利监测站点智慧化改造,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遥感等技术,构建覆盖全省“立体、联动、可见”的水利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平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质量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治理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