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访谈正文

【访谈】夏光:改进环境治理体系何处着手?

2016-02-01 09:13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治理夏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当前环境治理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是什么?什么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夏光: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突出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减排。这种格局是有原因的,因为过去我国环境问题的焦点和难点确实是在大中城市和工业领域,环境保护的主战场必须摆在这里。随着环保工作不断发展,现在大中城市的环境治理体系已有较大改善,机构比较健全,各种软硬条件大为改善,基本能够应对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同时,县域和乡镇层面的环境问题却变得日益突出和尖锐:大量工业企业建在县城或乡镇,城市中转移出来的很多产业来到农村,农村还新办了畜禽养殖场以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同时,大量农民集聚到县城或集镇上生活,却没有及时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清运系统。这些地方没有大城市的集聚优势,不得不依赖落后产业搞发展。这一切都使很多过去被认为“环境好”的县城和乡镇,现在变成污染严重、环境脏乱的典型代表。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和风险出现在县乡层面,大量的环保任务集中在县乡层面,保障环境质量的责任在县乡层面也越来越重。然而,县乡层面又是我国环境治理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环保机构力量薄弱,工作条件简陋,环境监管难以实施,环境治理失效情况突出。

郡县治,天下安。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县乡环境治理在我国环境保护全局中的地位,把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向县域和乡镇倾斜。在2015年环境保护部环保工作创新大讨论中,我们提出“把环保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县乡层面”的建议。我们在地方调研时,基层环保部门也向我们反映,应该把环保工作重心下移。

下移环保工作重心,加强县乡环境治理,应该着重做好5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县乡环境保护的特殊政策,重在帮助县乡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绿色产业发展。特别是进行工业重组和建立产业园区,缓解当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二是加强对县乡各种企业的环境风险排查,在加快推进关停超标排放企业的同时,优先做好防范污染事故发生的措施,避免出现重大污染事件。三是对县乡环境保护采取利益激励机制,将县乡环境守法情况与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四是加强对县乡企业达标治理的监督管理,制定分区域的县乡企业达标目标,对到时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一批,并帮助企业进行转产或退出。五是帮助加强县乡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对县乡环保机构进行人员调整,加强人员培训和设施配备。

中国环境报:环境保护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政府、企业、公众都有义务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改进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在社会共治方面应做出哪些改革?

夏光:社会共治是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对于不断增加的监管对象,政府环境监管力量增长是有限的,需要借助于社会力量的参与。这种从政府直控型治理向社会制衡型治理的转变,是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途径。社会制衡型治理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共治格局,其核心是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这是一种全民环保,突出人民群众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从政府包办环保向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综合作用转变。

全民环保就是走群众路线,打人民战争。对于社会共治,我建议:

一是对社会公众赋予更多环境权利和相关责任,包括知情权、监督权、索赔权、议政权等。让社会公众和环境监管对象参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形成环境保护统一战线。

二是以司法公正体现环境公平正义,鼓励公众依法维护环境权益,通过投诉、诉讼等途径,与噪声、水污染等侵权行为进行坚决斗争。积极办理环境公益诉讼等司法案件,增强环境司法信息公开和司法审判公开。

三是发起绿色宣传教育,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于国民教育体系,通过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向社会大量输入环境信息,进行环境保护国情教育。

四是建立环境信用制度,让环境违法者承担违法违规的长期个人成本,以此引导社会改变忽视环保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培育社会绿色消费方式,推动节能低碳产品标准体系建设。

五是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协商和合作,有序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原标题:改进环境治理体系何处着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治理体系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治理查看更多>夏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