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之环保行业篇(下)

2016-07-11 09:29来源:中信建投作者:王祎佳、万炜关键词:环保行业环保企业PPP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除了引起洪涝灾害外,大量降水被市政排水系统直接排出城市还会导致城市的屋顶和路面上有大量泥沙、枯枝落叶、油脂、沉降污染物等的堆积,相应的雨水径流同时会冲刷屋顶和路面,携带大量污染物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我国很多城市还未实现“雨污分流”,大量较为干净的雨水与生活污水混在一起,既增加污水总量,又增大处理难度。与发达国家城市的雨中无涝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在整治城市内涝问题上任重而道远。政策稳步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描述,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模式参考国外的“低影响开发”(LID)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等,旨在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理想状态下,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以开发建设后径流排放量接近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时的径流排放量为标准。自然地貌往往按照绿地考虑,一般情况下,绿地的年径流总量外排率为15%–20%,因此海绵城市模式的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最佳为80%–85%,比目前传统模式提高3倍以上径流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也是海绵城市的目标之一,预期悬浮物(径流污染物控制指标)除率可达到40%–60%。

自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以来,经过接两年多的政策预热,海绵城市建设已经进入稳步推进的状态。国家层面有关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不断落地和细化,并覆盖从治理目标、建设技术规范到具体投资和财政支持方案,海绵城市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政策支持。相关政策大体分为三类: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2014年10月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首次提出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给各地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指导意见,旨在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等现象。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给出《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而在2015年底,“海绵城市”被认定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国家财政投资方案。2014年12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助力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3年的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总补助规模达210亿;同时还指明其余大额资金缺口主要需引进社会资本(PPP)融资,国家对采用PPP模式融资达到一定比例的地方政府还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此外,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PPP项目落地的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通知》等。公布试点城市申请条件和名单。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制定并公布了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之后各个城市陆续发布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方案, 2016年第二批共14个试点城市名单也随后公布:福州、珠海、宁波、玉溪、大连、深圳、上海、庆阳、西宁、三亚、青岛、固原、天津、北京。

延伸阅读:

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之环保行业篇(上)

环保人必看!投资大佬们最青睐哪些环保企业?

原标题:中信建投证券2016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之环保行业篇:把握新趋势,看好高景气细分领域(下)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行业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PPP查看更多>